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冷杉林木腐朽程度是冷杉林分质量变化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西部高山林区冷杉林木腐朽是严重的,腐朽木的腐朽高度占树高的11.8~32.6%,腐朽材积平均为3.8~20.4%(Ⅱ阶段后期腐朽)。林木腐朽状况以林木年龄为转移,过熟林木腐朽高度为1.8~10.3m,超过中龄林木(0.5~1.8m)的3~6倍。林木径级与腐朽程度(腐朽高度、腐朽材积)成正相关。腐朽高度与出林率为负相关。研究结果,伐根腐朽直径(X)与腐朽高度((?)_1)、腐朽材积((?)_2)、出材率((?)_2)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林(原)木的伐根腐朽直径,即可判别其出材等级范围。冷杉林分腐朽状况是个体被害林木的总和,而林木腐朽程度反映了冷杉腐朽病的严重性。可以认为,冷杉林分腐朽率是数量增长的概念,而林木内部腐朽程度则是质量变化的标志。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冷杉林木年龄、径级与腐朽程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冷杉腐朽病危害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山杨林病害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及对立木材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杨林的特征及其病虫害情况(山杨林的病害主要有混合干基腐朽和树干腐朽),论述了山杨林立木腐朽与林木年龄、林木组成、坡向的关系及对立木材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遵循林分生长规律 ,对林分 (或林木 )生长过程及林分 (林木 )开始腐朽的时间确定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对于解决大兴安岭地区由于立地条件所引起的林木腐朽问题 ,如 :“老头林”的经营技术及对其健康维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本部高山冷杉林区,冷杉腐朽病的危害性在于降低了林分出材率,改变了林木材料结构。通过2849株冷杉伐倒木测定表明,冷杉林木发生腐朽后,林种结构有明显的变化,优良林种下降,加工材增加。在冷杉林木出材率方面,腐朽木较健康木下降8.4-28.8%(平均14.9)。冷杉林区冷杉林分出材率,与林分年龄的腐朽率,林分径级的腐朽率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回归方程分别如下:Y=81.46-0.21x1,Y=82.  相似文献   

5.
经解析木调查发现,鼠害可引发樟子松幼林立木腐朽。鼠害指数与立木腐朽指数 呈直线回归关系。5a前鼠害木腐朽指数比近1~2a受害者高3.7倍。因此,防止鼠害发生, 可避免林木早期腐朽。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针刺仪在测定树木年龄、木材腐朽及材性等方面的应用,找出了目前针刺仪在林木测定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针刺仪在林木检测应用中的策略及展望,为林木资源质量的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完达山林区柞树林病害的调查,掌握了柞树林的主要病害,通过调查研究柞树立木腐朽和林木组成、林分类型的关系以及对经济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腐朽病严重危害着林木,使其材质和价值受到很大影响,但对它的防治却很困难。若能在防治腐朽病害的同时,将其有价值的子实体利用起来,定会开辟一条集防治病害、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于一体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白桦木材中总酚含量与抗木材腐朽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朽是木材最严重的生物破坏,它能引起木材结构损坏,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是极易腐朽的树种(李坚,2002).本文利用5种木材腐朽菌对白桦进行生物降解,根据质量损失率筛选出易腐和抗腐植株,进一步研究易腐和抗腐白桦总酚含量的差异与木材腐朽抗性的关系.为今后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筛选适宜的天然抗腐朽植株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森林培育、木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信息,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降低防腐剂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太白山林木真菌病害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俊秀  田呈明 《林业科学》1992,28(4):311-316
我们对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林木真菌病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多年的探讨,结果表明,太白山林木真菌病害可划分为四个垂直分布带。即低山、低中山阔叶林叶点霉病和白粉病分布带;中山、高中山阔叶林锈病和立木腐朽分布带;中高山针叶林散斑病分布带;高山灌丛漆斑病分布带。  相似文献   

11.
真菌是一个庞大的生物类群,它在维持生态系的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真菌已被广泛利用,然而也有不少真菌是有害的,很多农作物、野生植物及森林的侵染性病害,有85%以上的病源物是真菌,给人类造成了灾害性的损失。凡引起林木腐朽的真菌称为木腐菌或林木木腐菌。这类真菌绝大多数是多孔菌目(Polyporales)中的真菌,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中的无隔担子菌类,估计有1000多种。很多种类木腐菌导致多种树木心材或边材腐朽,使森林遭到破坏,直接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为了加速我省林业的发展,应十分重视森林木腐菌病害的防治。本文论及了我省常见的27种林木木腐菌,描述了病源菌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许多林场的成龄刺槐发生腐朽,比较严重。有的林场建议采伐腐朽木。为了摸清情况找出原因,作出合理的决策,我们在徂徕山林场进行了调查。现将初步调查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便引起各方关注,迅速研究解决。一、调查的方法首先在全场两万余亩刺槐林中进行了踏查,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作标准地调查,共设标准地12块,调查株数为1104株。标准地分两类:一是不伐倒林木,仅从外表调查腐朽的情况;另一类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抽样,将样木伐倒,调查干基腐朽的情况,伐倒木计658株。  相似文献   

13.
立木腐朽病祁连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常发的一类病害,危害严重时影响青海云杉林健康。2015-2018年,结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监测预报调查,查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引起青海云杉立木腐朽的病原有44种,其中,原生生物9种、真菌35种;在全区均有分布的有7种,分布范围较广的有26种,只在少数保护站发现的有11种。发生危害的主要为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的采绒革盖菌、粗糙拟迷孔菌、北迷孔菌、红肉拟层孔菌4种。分析了青海云杉林木腐朽病发生特征,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木材腐朽是世界各国林业的大敌,它不同于林木的其它病害,既不是偶发性的,也不是间隙性的,而是连年持续的发展。因此,所造成的损失总是年复一年的不断加剧,而且有些木材腐朽是从活立木就开始发生。在我省的立木腐朽中,以针叶树白腐病和山杨心腐病造成的损失最大。如山杨心腐病除危害山杨外,还危害桦木、柳、槭、核桃、栎类等阔叶树,在我国东北、西南、华北、西北各林区普通发生,一般腐朽率为32.7%,最高可达46%。未作防腐处理的枕木,使用寿命有时不到一年。在贮木场存放的木材,如不进行防腐处理,将会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南方,原  相似文献   

15.
吉林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蒙古栎林于2006年突发栎窄吉丁虫害,导致部分受害林木枯死.持续5 a观察结果表明:害虫在蛹期受到啄木鸟的大量捕食和部分寄生蜂的寄生,其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虫害发生之后,相继引发四点象天牛和双簇污天牛的滋生以及多种木材腐朽菌的侵染,最终导致受害木分解腐烂;虫害造成部分林木枯死,使林分郁闭...  相似文献   

16.
倒木的功效     
在森林特别是老龄过熟林内,存有相当数量的枯倒木。森林调查时总把这些枯倒木统计到另一个栏目,人们总把这些枯倒木看成是林木腐朽的原因。于是千篇一律地列为清除对象。 然而,不能忘记它存在的另一方面作用。首先,随着腐朽的发展,倒木内部组织呈现海绵状,保存有相当自身内部体积五至七成的水分,为种子发芽和生长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条件。在林内不难发现,倒木上往往出现针叶树的幼苗幼树。  相似文献   

17.
1996年3月,旌德县蔡家桥林场檫木林区时有银杏大蚕蛾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是檫木纯林受害最为严重,树势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银杏大蚕蛾危害盛期过后,正值进入盛夏,檫木纯林树叶被严重取食,使林木树干表皮受阳光灼伤溃疡,干腐病菌侵入树体,诱发檫木干腐病的发生,造成材质腐烂,经济损失严重.据调查,檫木纯林心材腐朽率达40%以上,但杉檫混交林中檫木心材腐朽率仅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8.
毕湘虹  魏霞  邓勋 《林业科技》2006,31(6):18-21
对天然红松林与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及发生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天然红松林内大型真菌为211种,林木病害主要以立木腐朽菌危害最为严重;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种类为47种,林木病害主要以枝干和叶类病害危害最为严重。单一树种的人工红松林直接影响到大型真菌种类的减少,又形成了适合病原真菌流行的高密度和大面积的适宜寄主,从而造成侵染性病害的严重发生。这说明,真菌生物多样性是随着林内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根系的土壤紧缚力对侵蚀或山崩的影响,取决于侵蚀或山崩的程度和规模。在某种情况下,根系确有防正灾害的作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也有促进灾害的作用。一、根系的土壤紧缚力森林防止侵蚀机能之一是林木根系的固土作用和根系腐朽孔隙促进渗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李属等苗木边材腐朽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属(PrunusL )树木是辽宁省的重要绿化树种之一,是城市行道树和公园中常见的树种。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对李属苗木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但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中的李属苗木上发生了由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Fr:Fr )引起的严重边材腐朽病,如5年生京桃(PrunuspersicaSieb etZucc )苗木被害率就达88%,死亡率达35%,给当地苗木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立项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国外,美国曾报道裂褶菌有时造成多种林木边材腐朽,并造成受害树木溃疡,特别是造成苹果树属(MalusMill )、李属(PrunusL )、枫树属(Acer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