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本文以水培玉米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多胺(精胺与亚精胺)对其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POD和CAT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精胺和亚精胺处理增加POD和CAT活性,且精胺的效果比亚精胺明显。亚精胺抑制SOD活性,在处理的前两天精胺对SOD活性也有抑制作用,但3天后促进SOD活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亦随时间递增而降低,精胺和亚精胺能阻止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降解。  相似文献   

2.
外源甜菜碱对裸大麦叶片衰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mg/L甜菜碱能抑制裸大麦叶片的衰老,其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裸大麦叶片经外源甜菜碱处理后,可明显抑制POD活性的上升,SOD,CAT和ASA-POD活性的下降随外源甜菜碱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抑制,甜菜碱抑制MDA含量增加,而其含量与SOD,CAT和ASA-POD活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用植物低温保护剂(PLTPA)喷施油菜幼苗,使SOD、POD、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ro、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的TTC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汞对大豆种子萌发中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gCl2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保护酶(CAT、SOD、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gCl2浓度的升高,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CAT活性降低,SOD、POD活性升高,组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5.
春梢生育期间茶树越冬时生理机能的变化 以东湖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茶3个品种为材料,以自由基衰老学说为理论依据,对茶树越冬叶片在春梢生长期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越冬叶在春消生育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新梢的生长,越冬叶片的SOD、CAT、POD活性下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越冬叶片已明显衰老。因此,茶树在春季应留蓄新叶,以保证夏茶高产。 [摘自《…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肥条件下基施P2O5(0、120、240、360kg/hm 2)对花生主茎第12 片叶展开后不同天数的CAT(过氧化氢酶)活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展开后不同天数的叶片CAT 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每公顷施用120kgP2O5 时CAT 活性最高;SOD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6-BA对低温下水稻幼苗细胞膜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低温胁迫(3℃,48h)前后用6-苄基腺嘌呤(6-BA)(44μmol/L)处理水稻幼苗,可增强水稻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也提高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和叶绿素含量,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变化。在黑暗中处理效果优于在光照条件下的处理。亚细胞组分测定表明,SOD活性对低温敏感的顺序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6-BA对低温下叶绿体的保护作用最明显。外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1mmol/L)、苯甲酸钠(SB)(5mmol/L)和二苯胺(DPA)(5mmol/L)与6-BA配合,比单独施用对膜系统保护作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沈文飚  冯晴 《大豆科学》1999,18(1):22-26
以对SMV-a株系抗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感染SMV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科丰1号接种SMV的早期,PAL和POD活性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相反感病品种1138-2和徐豆1号的SOD和CAT活性明显上升,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则小于抗病品种,而1138-2的PAL活性则低于相应对照。  相似文献   

9.
西藏裸大麦叶片受旱衰老及其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藏裸大麦拔节期,干旱胁迫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不同叶位比较以下部叶受影响最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增加,H2O2累积,POX活性提高,而CAT、ASA、GSH水平降低。干旱8d,不同叶位间以下部叶具有较高的MDA和H2O2含量以及较低的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渗透胁迫对花生幼叶活性氧伤害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3种不同抗旱性的花生栽培品种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使花生幼叶水势(ΨL)下降,花生幼叶的O2、产生速率随渗透胁迫处理强度加大而增加,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水平变化与O2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MDA含量明显增高,其过程与不势呈负相关与RPMP呈正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渗透胁迫处理过程中,GSH和ASA含量下降。与泉花10号和汕油71相比白皮1号RPMP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温度处理冬、春小麦叶片,随温度的降低,SOD活性和O÷2产生速率增加;MDA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春小麦中下降,在冬小麦中上升。-2℃下,处理时间不同的小麦叶片,随时间的延长,SOD活性、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春小麦中减少,在冬小麦中呈Z型曲线。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贵  康宗利 《麦类作物》1998,18(3):42-43,64
不同温度处理冬、春小麦叶片,随温度的降低,SOD活性和O2产生速率增加;MDA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春小麦中下降,在冬小麦中上升。-2℃下,处理时间不同的小麦叶片,随时间的延长,SOD活性、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春小麦中减少,在冬小麦中呈Z型曲线。  相似文献   

13.
西藏裸大麦叶片受旱衰老及其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裸大麦拔节期,干旱胁迫导致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不同叶位比较以下部叶受影响最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增加,H_2O_2累积,POX活性提高;而CAT、ASA、GSH水平降低。干旱8d,不同时位间以下部叶具有较高的MDA和H_2O_2含量以及较低的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辐射损伤修复抑制剂对大豆油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辐射损伤修复抑制剂Caf和EDTA后处理对不同辐射敏感性油料作物大豆和油菜幼苗下胚轴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细胞膜透性(电解渗透率Sr)、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增大.大豆的Sr、MDA含量各处理均高于油菜,而POD活性则低于油菜,Pro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Caf、EDTA后处理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两者Sr、MDA和Pro含量,提高了POD活性,从而减轻了辐射对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aCl2叶片喷施对干旱胁迫下裸大麦叶片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10mmol/LCaCl2能使裸大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势下降,气孔阻力增大,蒸腾强度减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减小,SOD、CAT和POD活性增加,质膜透性降低。叶面喷钙处理后这些指标比对照下降或增加的幅度小,这说明钙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裸大麦叶片的保水能力,增强了各种生理生化活动,从而提高了裸大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钙对延缓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以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为衰老的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pH、Ca2+对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影响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最适pH为6.0;此条件下的Ca2+浓度为0.01~20.00mmol/l,低浓度的Ca2+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随着Ca2+浓度升高,则作用减弱;最适浓度为0.1mmol/l。Ca2+能延缓杂交水稻叶片的衰老,主要原因是由于Ca2+能提高叶片中活性氧防御酶的活性,降低活性氧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试验材料,当玉米幼苗2叶1心时,一部分在常温下(25℃/18℃)培养,另一部分在低温下(10℃/4℃)培养,以叶片喷施0.4 mmol/L亚精胺为处理组,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组,研究亚精胺在玉米幼苗冷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了幼苗生长,加剧了叶片中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产生,提高了膜脂过氧化水平,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叶片喷施亚精胺,显著缓解了冷胁迫导致的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下降、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提高了幼苗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使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此外,亚精胺处理提高了冷胁迫条件下幼苗热激蛋白HSP70和HSP9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黑胚对小麦幼芽某些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三个不同程度抗感黑胚病的小麦品种病粒和健粒的幼根和胚芽鞘中SOD、POD、PPO和PAL活性及幼根中总酚与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豫麦2号黑胚种子的幼根和胚芽鞘中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高感品种豫麦40号的SOD和POD活性变化不大。抗病品种幼根中PPO和PAL活性显著升高,胚芽鞘中PPO和PAL活性显著降低;高感品种幼根和胚芽鞘PPO活性升高,PAL活性下降。抗病品种总  相似文献   

19.
油菜双重不育系活性氧清除酶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细胞质不育系(CMS)L17A及保持系、细胞核不育两系(GMS)L18AB为对照,对甘蓝型油菜细胸质+细胞核双重不育系(GCDMS)品系GCDA-2测定花花和花蕾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清除酶活性,。结果表明:细胞核+细胞质双重不育系中的两类不同育性类型的不育株中,质不育株GCDA-2BA与细胞不育系数似,MDA含量、CA  相似文献   

20.
几种微量元素配施对杂交早稻秧苗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国庆 《作物研究》2000,14(1):12-14
采用Cu,Zn,Mn元素及农用稀土组配成不同的营养液,对杂交早稻进行浸种和盆播秧苗浇施,研究不同微量元素配施对秧苗的形态建成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稀土,Cu,Zn,Mn组配施用能有效地提高蛋白和SOD活性;Cu,Zn,Mn元素组与施用能明显提高秧苗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促进秧苗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