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结实长大的现象。秃顶是指果穗顶部不结实,当雌穗顶部花丝抽出时,雄穗已散粉完毕,或者是不良气候影响,导致花粉败育,因而得不到花粉授粉受精。缺粒有两种,一是果穗的一面有若干行由基部到顶部都不结实,即缺行;一种是满天星缺粒,即果穗上只结少数子粒。  相似文献   

2.
淮河东部沿海地区大麦后、油菜后夏玉米,在抽雄散粉期,因受西太平洋副高脊线控制下的灾害性天气、土壤环境、施肥水平等影响,常造成玉米群体受精结实不良,缺粒、秃顶现象加剧,甚至出现不结实的现象。通过调整播种时间,调控田间气候、人工辅助授粉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群体结实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氮磷钾对秋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4(23),3因素2水平4个处理:无肥区(CK)、无钾区(施P、N)、无磷区(施N、K)和无氮区(施P、K),分析氮磷钾对南方秋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氮极显著增加了秋玉米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出籽率,而对秃顶率无影响;施磷显著提高了秋玉米产量和穗长,显著降低了秋玉米穗行数和秃顶率,极显著降低了秋玉米千粒重和出籽率,而对稳粗和行粒数无影响;施钾则极显著降低了秋玉米穗长、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和秃顶率,而对产量、穗粗和行粒数无影响。[结论]施氮和施磷能提高秋玉米产量,改善秋玉米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一般使产量减少10%~30%。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形成牛角穗;二是果穗子粒稀少,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果穗的一半以上。现分析制种玉米缺粒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降水量60—610mm,蒸发量1400~3010mm,日照时数2200-3030h,无霜期85~165d。其生产的种子子粒饱满,光泽度好,千粒重高,商品性优。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制种面积达6万~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玉米制种花期常遭受高温干旱、阴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造成空秆、缺粒、秃顶,致使产量下降、质量变劣,制约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如何改善玉米制种的胁迫条件,提高结实率,确保制种效益和质量,应成为河西地区玉米制种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振杰5号是聊城市华丰玉米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型、最新审定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植株长势稳健,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抗倒伏,结实性好,无秃顶,活秆成熟,不早衰。夏播生育期96d,株高260cm,穗位95cm,果穗筒型,穗行数平均16.4行,穗粒数平均542粒,白轴,出子率88.0%,千粒重344g,容重712g/L。是适应单粒播种创高产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康丰利”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表明,"康丰利"对玉米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尤其是显著地促进了玉米穗长、行粒数及千粒重的增加,减少了秃顶长。"康丰利"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而对穗位高与茎粗影响不显著。但由于今年试验田包括CK处理基本上没有倒伏、倒折发生,故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玉米生育期间经常发生低温阴雨寡照、高温干旱、风暴袭击等自然灾害,极易诱发玉米的病虫害、倒伏折断、缺粒空秆等问题,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的产量和品质。湖北省玉米育种目标要在高产基础上,以提高抗逆性、抗倒性、结实性等为攻关重点,  相似文献   

9.
稻田春玉米不同育苗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登海1号为材料,比较了不同育苗方式稻田春玉米的生长发育速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与直播相比,采用软盘育苗、营养方块育苗和一般育苗等育苗移栽方式的稻田春玉米,其整体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单株叶片数有所减少,叶面积指数上升较快,但最大叶面积指数相差不大;生育期缩短3-9d,株高和穗位高降低,秃顶长度减少,行粒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增加,经济性状明显改善,产量显著提高。其中尤以软盘育苗和营养方块育苗两种育苗移栽方式效果为好,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一般育苗移栽方式由于在移苛过程中根系损伤较大而有一个明显的缓苗期,生长发育进程前两种育苗方式略显迟缓,但产量仍比直播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玉米弱小苗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富 《玉米科学》1998,6(3):068-069
玉米前期弱小苗,造成群体不齐;后期空穗秃顶严重,对产量影响很大,创建高质量的群体,是当前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制种果穗缺粒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亮 《玉米科学》2001,9(Z1):061-062
本文论述了玉米杂交制种果穗缺粒的原因:人为的、自然的及自交系本身特性几个方面造成的;防治措施为确保父本花粉供应量,花期能够良好相遇,合理施肥、灌水、加强人工辅助授粉等。  相似文献   

12.
鲜食苏玉(糯)1号单交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玉 (糯 ) 1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 1986年育成 ,1991年审定定名的糯质玉米单交种。其用途既可以收干子粒食用 ,更多的以鲜果穗上市。苏玉(糯 ) 1号的鲜果穗白粒皮薄 ,果穗大小均匀一致 ,无秃顶缺粒 ,蒸煮后集鲜、香、甜、粘于一体 ,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几年实践表明 ,农民种植苏玉糯 1号一般春播公顷产青果穗 112 50~ 150 0 0kg。高产田块可达 18750kg ;夏播公顷产青果穗 750 0~ 112 50kg。公顷收益 150 0 0~ 4 50 0 0元。现在苏玉 (糯 ) 1号已在全国 2 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尤其在江浙沪地区更是占鲜食糯玉米的 90 %以上。随着城…  相似文献   

13.
在玉米育种的实践中我们把穗行数在20行以上,穗粒数在1000粒以上的自交系称之为玉米多粒行自交系。利用外来种质资源选育多粒行自交系对丰富我国的玉米种质资源、拓宽遗传基础、解决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具有一定作用。近年来对玉米产量研究的结果表明:玉米杂...  相似文献   

14.
邓思情  吴月莹  郑冉  朱通通  田丰  王杰  邓敏 《作物研究》2023,(3):282-286+311
湖南省玉米种质资源较匮乏,为丰富湖南省的优良种质资源,在湖南省湘潭市采取随机排列的方式进行试验,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45份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粒长、粒宽、粒厚、百粒质量和容重5个性状进行分类比较,发现各籽粒性状在各个亚群之间存在广泛遗传差异,总群及各亚群百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容重变异系数最小,其百粒质量可作为湖南省玉米选种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相关数据筛选发现热带玉米各性状表现较好,是湖南省玉米种质资源选择较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寒地水稻钵体毯式育秧播种密度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楠  任淑娟  高向达 《北方水稻》2012,42(4):29-30,46
通过比较200~260粒/100 cm27个播种密度下38 d秧龄的钵体毯状秧苗素质和移栽后缺穴率,结果表明:①播量越稀,秧苗素质越高,然而播量在200~240粒/100 cm2的秧苗素质差异不大,播量高于240粒/100 cm2,秧苗素质明显下滑;②播量从200粒/100 cm2增加到260粒/100 cm2,秧苗的缺穴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播量在210~250粒/100 cm2,缺穴率变化较小。播量在220~230粒/100 cm2,移栽的缺穴率最低。兼顾秧苗素质和缺穴率两方面考虑,寒地水稻钵体毯式育秧播量应该在220~230粒/100 c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胡小平 《玉米科学》1995,3(2):039-041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优选出了掖单12号每公顷产量7500kg以上的栽培措施:每公顷施N2O3.7kg,施P2O591.7kg,留苗80418株。相应的有关性状指标:叶面积系数7叶展期0.71、11叶展期2.14、抽雄期4.60、吐丝期4.21、灌浆期3.72、成熟期2.54,每公顷收获穗数79506个,穗粒数577粒,秃顶率6.7%,千粒重246.6g。  相似文献   

17.
玉米异位双胚与同位双胚籽粒的来源及其无融合生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大刚 《玉米科学》1995,3(4):023-027
本文报道了在玉米自交系A上发现的异位双胚粒和同位胚粒的来源与无融合生殖性.结果指出:1.异位双胚粒是一个异位单胚粒和一个正常单胚粒或者两个异位单胚粒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合二为一形成的子房融合籽粒;2.同位双胚粒是合子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分为二裂生形成的孪生双胚籽粒;3.以紫胚玉米的紫胚等当代直感性状为标记性状测定了异位双胚粒与同位双胚粒的无融合生殖性,结果显示,异位双胚粒和同位双胚粒均不是无融合生殖体.  相似文献   

18.
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998-1999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结果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19个主要性状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的理想性状是生育期适中,全生育期130-150d,营养生长期相对较长,抽雄叶丝期短,灌浆速度快;果穗粗;粒大而深,千粒重高,硬粒或半硬粒,果穗较长,轴细,行粒数较多,秃尖小;株高、穗位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抗纹枯病、丝黑穗病,抗大、小斑病和青枯病。  相似文献   

19.
1空秆是指大田玉米在生长过程当中有空秆无穗,无粒的玉米单株,主要是由于营养物质不集中和特殊气候条件造成,具体有以下几方面。①过度密植雌穗营养不良。花丝生长缓慢与花粉错期,甚至无法长出苞外,或是花丝质量差授粉不受精。②开花前干旱或缺肥。大田玉米遇到干旱、缺肥或病虫害等特殊环境的影响时,雄花发育快于雌花,出现开花散粉以后才吐花丝,会造成花期不遇。  相似文献   

20.
玉米苗枯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玉米苗枯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一种新病害,1990年浙江20%春玉米播种面积发生了该病。经初步鉴定,串珠镰刀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原菌,明确了品种抗性差、春季低温高湿气候条件以及玉米苗期缺磷等因子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提出了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做好种子处理;加强肥水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