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此次创作的素材主体是本人2005年春从安徽山区买回的一株刺柏的枯桩(见图1),当时我看到以后非常兴奋,虽是已死枯干,但是让人感觉其灵魂还在,特别是枯干头部酷似传说中的龙首,睁着大大的眼睛,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潜龙欲飞九天的豪情(见图2)。见其气势及其逼真的形象,我也被深深感染,感觉其生命依然存在,感觉其骨子里张扬着一种可以勃发的力量。因此我也一直思索着,  相似文献   

2.
韩新利 《花木盆景》2009,(12):48-48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光如寸草,回想两年来,我从一个兰、草不分的兰盲,到知兰爱兰的兰痴经历,就宛如大地上的草,重复演绎着春的繁茂、秋的枯败。兰形如草,兰属兰科,为单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本文所称的“草”即是兰草,是我莳兰中遇到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怪草。  相似文献   

3.
寻觅字石是每位藏石人的心愿。大部分收藏都能拿出几枚阿拉伯数字石或英字母石,但要觅得一日了解、没有杂质的字石是非常困难的,如能收藏到“书法级”且能组合欣赏的字石,那真是太幸运了。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不懈收寻,我终集成“八”、“公”、“山”(见图)三枚雨花字石。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盆景创作中,笔者摸索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创作理念和相应的造型形式。这种造型形式的本质特点为:树的顶部枝条不是模仿天然老树作“短缩”似的结顶,而是按树势的方向,作夸张式的伸展(见图1)。其整体形象特征为:长而不弱,健而不硕,疏朗劲强,生气勃勃(见图2)。  相似文献   

5.
孙海 《花卉》2016,(9):45-47
在众多的兰科植物中,有一类兰被称为虾脊兰,其属名Carnie在希腊语中由kalos“美丽的”+anthos“花”,意思就是“美丽的花”.其单个花朵小巧玲珑、典雅清香,小花形态貌似小虾,整个花序叠加有序别有一番韵味(见图1A-D).  相似文献   

6.
“爱宕”梨的试栽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宕”梨的试栽表现朱宝熙(辽宁海城市感王镇果树站)刘国贵(海城市感王镇后楼村114221)爱宕梨属沙梨系,我站于1991年引入,试栽表现为早果早丰优质。2年生结果株率达50%以上(见封面图)。3年生90%以上,4年生可全部结果。抗黑星、黑斑病能力较...  相似文献   

7.
我是属“兔”的,天生就是山坡上行跑的料,找树桩、淘兰花是我“神圣”的职业。2004年2月,我在山谷中淘到一株六苗的三星蝶春兰,由于缺乏赏兰经验,不了解兰市,竞被无良兰贩以整株900元的价格给“忽悠”跑了。也就是这一天,我有幸结识了《花木盆景》杂志,从“兰圃”里面学习了以前我不会的知识,真可谓是“有失有得”啊!从《花木盆景》中吮吸营养,“本领”一天天渐长,一年时间,收购、种植,整得满院子是一盆盆兰花。  相似文献   

8.
徐真 《花木盆景》2006,(9):35-35
春兰“醉红”.2004年2月下山,共三苗。草的高度和宽度属中等型.花的香味纯正且持久。花型平肩正格,端庄大方,有一股高贵典雅气质。让人陶醉的是它那鲜艳亮丽的红色.真是让人一见倾倒。因它是陕南多年来发现“最”红的喜兰.所以笔者称它“醉红”。  相似文献   

9.
小古 《花卉》2020,(23):28-30
这是我第二年挑战香雪兰株型控制,从栽培过程中不断总结优秀经验、试验养护手法、反思失败结果,玩得不亦乐乎。而这一切的开始源于园艺种香雪兰在日常种植中徒长的株型困扰了太多花友,这让我带着好奇也入手了香雪兰。第一年养护我低估了江浙沪地区阴雨连绵,缺乏光照的日常气候,结果后期只能不断通过人为干预调整株型,才防止了倒伏的发生,这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地区差异对香雪兰种植带来的影响(图1)。  相似文献   

10.
此盆景素材系安徽产黑松,我自购进已养了六、七年,主干斜卧,弯曲有变化,树皮苍老爆裂,出枝也基本到位,相对来说总体比较完整。虽是一棵比较好的黑松素材,但让人总感觉缺乏精神,整树中规中矩而显得平庸、没个性、没力度,因此总渴望通过改作,来改变现状。(见图1)  相似文献   

11.
花事短闻     
《花卉》2013,(2):4-4
广东消息: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2年12月17日审定通过了花卉新品种8个.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选育的“辉煌火焰兰”(粤审花2013001)、“昆仑火焰兰”(粤审他2013002);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宝玛红掌”(粤审花2013003)、“金冠红掌”(粤销花2013004);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南海区国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罗汉扭纹铁”(粤审花2013005);  相似文献   

12.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栖身于大山沟壑边崖上的雀梅树,伴随着一次次洪水冲刷,裸露出深长的根系,展现着奇妙的美姿……张华江先生的《雀梅》盆景(见题图),真实地再现了特殊环境中的树木形象,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在武汉东湖举办的“99’湖北省盆景奇石展览”荆门馆,我看到了郑绪芒先生创作的一盆大型树石盆景《风景这边独好》(见封面)。借助于标牌的提醒,我才记起——去年4月在荆门召开的“第五届华中地区盆景学术讨论会上,我曾拍摄过它的前身(见图一),当时只完成了右侧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4.
7月号《花木盆景》杂志刊载黄园振先生的《关于“冬荷”之我见》(以下简称《我见》)一文,诸多与我们所知事实不符。我们相信学术问题越辩越明,是非问题则凭事实说话。关于《我见》一文,愿与黄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5.
《揽月》(见图一)是一件大型的动势丛林、树石、组合多变的盆景作品。作品调动了多种造型形式布局,表现了三峡夷陵一带常见的山林景色。作品首先是因“情”而作,作者常奔波于宜昌三游洞一带的山水之间,也正是这里自然美的特征,触动了情感,加上2002年第二届全国盆景学术研讨会又值中秋佳节之际,自然就将我的赏石、邀月之情寄于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6.
黄淑珍 《花卉》2016,(6):36-37
林中隐士自风流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每年4月下旬直至初夏,在川西巍峨群山之间人迹罕至的幽暗山林中,多种虾脊兰渐次开放,吐露芬芳。为了一睹这些声名在外,却不为常人轻易所见的虾脊兰的风采,数年时光,我们在华西雨屏带山野春色间,山高林密处,岩壑林泉中,开始了寻隐者而不遇的旅程。古木清荫如云,溪流处处有声,林中隐士也终于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寻虾之旅终得偿所愿(见图10)。  相似文献   

17.
李玉梅 《广西园艺》2007,18(3):48-49
现在爱兰的人越来越多,养兰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把兰花养好,自然就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古今中外,关于怎样养好兰的文章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也有人盲目仿之,其结果不尽人意。所以,“养兰好难,养好兰开花更难”。养兰没有统一的方法,用统一的方法养不好兰。每个人的环境不同,能力不同,自然,养兰的方法亦不同。作者就近几年的养兰体会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伯强 《花卉》2008,(7):36-36
去年夏天,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由佩皮情格博士培养了27年、名叫亚历克斯(Alext)的非洲灰头鹦鹉(见左上图)在它活了31年的时候,不幸“英年早逝”。消息传来,人们部感到十分惋惜。为什么对这一只“其貌不扬”的鹦鹉,竞也值得如此悲伤?这是因为它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最聪明的鹦鹉。  相似文献   

19.
浙江 《花木盆景》2006,(2):30-31
兰花深受群众喜爱,我国及东亚地区广为栽培,近年来,春(兰)、夏(蕙)、秋(四季兰)、报岁(墨)兰已十分普及,惟寒(冬)兰尚未形成一定的市场。主要原因是我国兰花品种较多,对寒兰重视较迟;  相似文献   

20.
黄德元 《花卉》2009,(6):31-31
我这盆大花蕙兰,花大、金黄,有纯正香味。据此,美其名为“黄金香神童”。更为突出的特点是,对低温催化很敏感。只要催化时间充分,就有花芽萌出。2007年1月刚买来时,带一枝花(开有十几朵)。当年秋天,受《花卉》农友先生“低温催化”启示,又催出一枝花(见《龙卉》伏花蕙兰低温催花芽很灵验》20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