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评价不同植被对煤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生态修复的效果,本研究开展了桃树、杉树、李树等植被对复垦区土壤酶活性和真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下,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差异显著。脲酶在对照中最高,桃树最低;酸性磷酸酶活性对照最高,杉树(0~20、40~60 cm)和桃树(20~40 cm)土壤中最低,且一般情况下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具有表聚性,但不同植被和不同土层的转化酶活性的变化表现不同;该区域土壤的pH随土层加深增高,最高为5.67,均呈酸性,除对照外,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2)不同植被下,所有土壤样品的真菌种群优势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季也蒙酵母属(Meyerozyma)和芽枝霉属(Cladosporium)为所有土壤样品都具有的优势属,而孢霉属(Mortierella)仅在柳树土壤中不是优势属,青霉菌属(Penicillium绿核菌属(Ustilaginoidea)是李树土壤中的优势属;盘菌属(Tricharina)是杉树土壤中的优势属;刺毛四枝孢(Tetracladium)是对照土壤中的优势属。通过综合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表明,不同植被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柳树0~20 cm、杉树20~40 cm、对照40~60 cm土壤中的真菌数量和多样性较丰富,其中桃树土壤中的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相对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煤矿复垦区域土壤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本研究以旋耕、免耕和粉垄耕作处理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耕作处理水稻根际土壤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球囊菌门,优势菌属为镰刀菌属、被孢霉属、Pyrenochaetopsis、柄孢壳属、毛壳菌属、支顶孢属、隐球菌属、Westerdykella、顶囊壳属、绿僵菌属。接合菌门和被孢霉属、支顶孢属、隐球菌属、顶囊壳属真菌相对丰度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3种耕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CoA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下的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前两个排序轴共解释了3种耕作处理间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87.46%。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pH与接合菌门真菌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与接合菌门真菌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与担子菌门真菌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表明,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下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不同处理下真菌群落分布受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立加 《福建茶叶》2013,35(3):43-45
永安市安砂位于九龙溪中下游,年平均气温19—21℃,有效积温为5600-6700℃,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2000mm,常年相对湿度75%,全年日照时数达到1900h,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5.0-6.0,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350—600m的低山丘陵地带,良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安砂茶叶优异品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地区,属冷凉地带,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大豆产区。大豆的分布,北起黑龙江大兴安岭东麓,北纬50°左右,南到辽宁省旅大,北纬39°左右。在这个地区,凡是年降雨量350—1000mm,生育期≥10℃的有效积温在1700—3500℃,土壤PH值5—8,都有大豆的栽培。其中以松花江、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面积最大,为东北大豆的主要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辽典型的盐碱地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在玉米吐丝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盐碱地土壤细菌进行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未开垦盐碱地(ZH1)、非盐碱地连作玉米田(ZH2)和玉米秸秆还田盐碱地种植玉米田(ZH3)3个处理下耕层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差异大,已知菌属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pontibacter是ZH1与ZH3的优势菌属;ZH2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鞘氨醇单胞菌属和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玉米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细菌菌群Alpha及样品群落组成丰度分析可知,两年玉米秸秆还田盐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与未开垦盐碱地比较均有所上升,并出现能降解有机物料和农药的功能菌属。  相似文献   

6.
茶树最需要氮肥。大量生产实践证明,增施肥料,是提高茶叶单产的重要措施。碳酸氢铵也有简称碳铵。属氮素化肥,一般含氮16—17%。它是白色结晶体,略有臭味,易溶于水,含有氮、氢、氧、碳四元素。施入土壤后不留残余物,不会使土壤变  相似文献   

7.
春茶开采期、生叶高峰期和秋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地处北纬27°27′,东经112°12′。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形为丘陵地,海拔为85—109米,土壤为第四纪红壤,pH值在5.5—6.5范围内。据我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降雨量1311毫米,年平均日照1621.9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年平均105.9千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为17℃,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5371℃。1月平均气温最低,  相似文献   

8.
德都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地区南部,北纬48°16′—49°12°,东经125°42′—127°39′之间,横跨四、五、六,三个积温带。海拔高度300—350米左右,属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土壤为黑土和草甸黑土,黑土层一般为20—30厘米,0—20厘米耕层有机质含量5—7%。全氮0.2—0.35%,全磷0.17—0.21%,全钾2%左右;水鲜氮5—8毫克,速效磷4—6毫克,速效钾15—35毫克,pH值在6左右,土质比较肥沃。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链霉菌30702和壳聚糖对淮山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群落的影响,采用比色法和滴定法观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Trimmomatic等软件,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和真菌的发展变化。结果表明,链霉菌、壳聚糖、土壤原始微生物和培养时间等4个因素对淮山土壤的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壳聚糖浓度在0~10.0 g/kg内,土壤酶活性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随时间的延长,先升再降;壳聚糖与链霉菌之间存在交互效应。链霉菌和壳聚糖能增加淮山土壤细菌的物种丰度,减少细菌的多样性,增加艾德昂菌属(Ideonella)和纤维弧菌(Cellvibrio)等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而对真菌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优势菌属为腐质霉属(Humicola)、枝孢属(Cladospo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uncultured_bacterium_ c_Subgroup_6。其中,链霉菌与2.5 g/kg壳聚糖复合处理的细菌物种丰度最大,细菌多样性最少。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类型和纬度大豆田植物线虫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根嗣有多种植物线虫,有些为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可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贝漫浅盘法收集我国9个省86块大豆田土壤线虫,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纬度大豆根围植物线虫群体分布特征,以明确大豆田植物线虫群体结构和分布,为从线虫生态角度评价土壤健康状况、控制大豆根部病害和大豆根际微牛态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豆根围植物线虫的群体分布与土壤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有机质丰富型土壤中植物线虫群体结构相对较丰富;贫瘠型土壤中植物线虫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纬度对其影响不明显.共鉴定出植物线虫13个属,丝尾垫刃属(Filenchus)、短体属(Pratylenchous)、垫刃属(Tylenchu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平滑垫刃属(Psilenchus)和茎线虫属(Ditylenchus)在黑龙江省大豆田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 盘锦及一些滨海盐碱土地区,其特点是地势低洼(海拔高度为2.4—4.0米),地下水位高(0.5—2.0米);土壤盐碱(表层土壤含盐量为0.1—0.6%),pH值7.8—8.7;由于地下水距地表近,水质矿化度高达1—5克/升以上。土壤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土壤中的盐分随地下水不断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广西红壤区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多样性特点,本研究通过 18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对来自广西红壤蔗区 33 个样地的甘蔗根系和根际土壤样品的 AM 真菌种属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 土壤理化性质对 AM 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 类红壤类土壤中,赤红壤的根外菌丝量、根内菌丝和 丛枝平均侵染率最高,分别为 13.59%、24.18%、1.29%;砖红壤的泡囊平均侵染率最高,为 19.17%。所构建的 AM 真 菌克隆文库中共发现了 24 个 OTU,分别属于 AM 真菌的 7 科 12 属 24 种,其中球囊霉科含 5 属 10 种,多样孢囊霉科 含 1 属 2 种、无梗囊霉科含 1 属 1 种、巨孢囊霉科含 2 属 2 种,近明囊霉科含 1 属 5 种,原囊霉科和类球囊霉科各含 1 属 2 种;3 类土壤的优势科和优势属分别为球囊霉科和根生囊霉属。红壤的 AM 真菌物种丰富度和香浓维纳指数最高, 砖红壤最低。3 类土壤的理化因子与 AM 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均无显著相关。3 类土壤的根内菌丝侵染率与 pH 值均呈正 相关,与有机质、总氮及有效磷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09,(8)
一、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存在的问题与潜力(一)茶产业发展基础条件1、气候、土壤等资源条件金沙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1057毫米,海拔高度457米—1884米,相对高差1427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098小时,无霜期28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1%,森林覆盖率37.5%。土壤多为微酸性黄壤。由于相对高差较大,呈垂直性  相似文献   

14.
我场位于新疆西北部,土壤属淡灰漠钙土,微碱性,土层厚30—50cm。年平均气温5.9℃,无霜期117天,年降水量289.2mm,年平均蒸发量1466.8mm。作物生长期的4—8月,日照时间长约10小时,月平均气温17.9℃,降水量为142.9mm,蒸发量高达1062.9mm。红花对外界条件要求不高,它耐旱、耐寒、耐碱、耐瘠薄、病虫害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方法,研究了海南岛热作土壤(即热带旱作土壤,以下同)无机磷的形态和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及肥效。初步结果表明海南岛热作土壤无机磷以闭蓄态磷酸盐(Occluded phosphate 即O—P)为主体,其含量占土壤无机磷总量50%以上。非闭蓄态磷酸盐(Non-occluded phosphate即非O—P)则以磷酸铁(Fe—P)为主,其次是磷酸钙(Ca—P)和磷酸铝(Al—P)。土壤有效磷(Bray No.1法提取,以下同)大都在3~15ppm,仅占非O—P的3~10%。因此海南岛热作土壤普遍缺磷,施磷肥的效果显著。自然土壤有效磷与土壤Al—P相关极显著。与Fe—P相关不显著,而与Ca—P和O—P呈负相关。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热作土壤中主要向非O—P转化,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盆栽两个月后,土壤O—P没有明显增减,而非O—P特别是Fe—P、Al—P则显著增加。施肥后土壤Fe—P、Al—P与土壤有效磷和作物吸收磷量相关显著,说明磷肥在土壤中转化形成的非O—P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当造)对作物是有效的,而不是很快“固定”失效。因此,对热作土壤中磷酸铁、铝的性质和磷肥的施肥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对采自全国花生主产区10个省市15个区县的105份花生根际土壤样品中的1255株真菌进行了区系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产区花生根际土壤中常见真菌种类及真菌数量的差异。采用形态学分类的方法,归属21个属,大多数为有丝分裂真菌,其中,16个属为有丝分裂真菌,2个属为卵菌,3个属为子囊菌。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镰孢菌属(Fusarium)出现频率较高,其数量分别占分离真菌总数量的32.9%,16.2%和8.6%。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大豆连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应用基于Illumina公司的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深度解析东北黑土大豆短期连作和长期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通过对细菌16S rRNA序列V4区的高通量测序,短期(3年)和长期连作(20年)大豆田土壤分别得到180 980和221 424条有效序列,注释为1 254和1 432个细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且长期连作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短期连作土壤。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短期和长期连作土壤中细菌优势菌群构成为相同的8个细菌菌门(所占比例1%),依次包括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疣微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硝化螺菌门,其所占总比例之和分别达到细菌菌门总数的85.5%和86.3%。在细菌属分类水平上,短期和长期连作土壤中细菌TOP10优势菌群构成相同,包括疣微菌门的Spartobacteria属、酸杆菌门的Gp1、Gp4、Gp3和Gp6属、芽单胞菌门的Gemmatimonas属、硝化螺菌门的Nitrospira属、变形菌门的Sphingomonas属和Bradyrhizobium属以及厚壁菌门的Bacillus属,且10个细菌菌属所占比例之和分别达到细菌菌门总数的71.3%和69.0%。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大豆经过长期连作后土壤细菌优势菌菌群结构变化较小,但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较短期连作略有增加,且对大豆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根瘤菌Bradyrhizobium属和硝化细菌Nitrospira属所占比例增加。研究结果对解释大豆长期连作根病抑制性土壤形成机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茶园土含磷的状况福建茶园土基本上是红壤和黄壤,红黄壤约占茶园总面积70—80%以上。红黄壤属酸性,一般PH值4—6.5,土壤中氧化铁、氧化铝含量比较高,氧化铁、铝含量高对磷肥效应发挥是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施用技术上要特加注意。  相似文献   

19.
为详细了解福州菌草基地巨菌草和绿洲一号2种菌草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本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巨菌草和绿洲一号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菌草根际土检测到细菌类群主要的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硝化螺旋门(Nitrospirae)、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主要的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6)、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ia)、纤线杆菌纲(Ktedon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主要的优势属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绿洲一号、巨菌草及其对照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9.05、8.733、7.61;巨菌草、绿洲一号及其对照根际土壤细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1、0.014、0.037;巨菌草、绿洲一号及其对照根际土壤细菌Chao1指数分别为3145.320、3647.482、2329.344。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在3个土壤样品中,绿洲一号根际土Shannon指数最大,对照土壤Shannon指数最小,对照土壤Simpson指数最大,绿洲一号Simpson指数最小,说明菌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非根际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绿洲一号根际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略高于巨菌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0—1991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资料,在分析丰产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供试品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郑57—9为丰产优质品种;开8032—2为中产、品质略差,属较好或一般品种;郑8102—9、8112—23属一般品种;白沙1016属差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