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形式,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如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以及村民的利益难以保障等。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构建乡村文化自信心,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
构建乡村旅游这一产业模式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当地农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突显出贫困地区的乡土文化。因此,在乡村旅游产业中融入农耕文化意识,有利于让群众更全面地认知当地乡村的特点,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度。基于此,围绕乡村旅游及农耕文化的价值,针对当前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业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六盘水市地处我国西南山区,气候适宜,具有喀斯特地貌、三线文化和红色文化,具备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农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对济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农旅深度融合;完善旅游设施,区域协同发展;增强旺季营销,提升淡季旅游;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乡村旅游推介宣传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重点部署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各部门也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让农村的青山绿水、乡村文化等资源成为乡村旅游业依托,持续发展观光度假、创意农业等项目,使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繁荣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互联网+"这一新的经济形态诞生。基于此,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为例,结合相关资料探讨"互联网+旅游"的旅游模式,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办法,以寻找苏北乡村旅游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面临产品结构单一、特色文化挖掘不够等问题。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把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进行融合,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方式。以靖西市旧州为例,对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状,找出其存在问题,对其融合发展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秦安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但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全县旅游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全县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富民产业发展、村风民风和谐"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结合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立足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服务内容,扎实有序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等成效,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借鉴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结合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乡村旅游环境、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川区磐石旅游区为国家4A级景区,依托景区发展起来的磐石镇乡村旅游是四川省达州市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示范项目之一,主要特色为农耕文化科普+草莓采摘体验+游乐设施体验。受游客数量不稳定的影响,磐石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草莓种植大户也易陷入困境。基于此,提出积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新型旅游业态、培养数字营销素养等手段和措施,促进磐石镇乡村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和发展历程,简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扶持和监管力度;加强人才培训力度,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解决策略,探析乡村旅游"突出重点、亮点和示范点;突出个性化;与实现‘三农’目标相结合;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北京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旅游设施不完善、产品特色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乡土文化、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转型升级问题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推动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认真分析并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从乡村旅游设施、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和乡村旅游服务进行升级,坚持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乡村人民的生活,如何快速高效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振兴农业经济是当今建设者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从治理乡村生态、完善乡村交通、完善旅游设施和发展乡村文化4方面阐述了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振兴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转变村民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劣势(配套设施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机会(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广阔、与周边景区形成规模效应)、威胁(同类型旅游产品竞争激烈、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并提出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特色品牌、提高服务能力、推进环境保育"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在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乡村旅游所蕴含的乡村文化氛围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大部分动因。针对我国当前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形象塑造及宣传,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特性,强调乡村旅游产业的区域特色,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学视角看待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的发展,可以为我国乡村发展策略调整提供更多的思路。基于此,从乡村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乡村旅游业与乡村农业的发展思路,指出目前乡村旅游的建设原则,论述未来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位,以提高旅游经济与农业发展的结合性,推动乡村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玺 《南方农业》2022,(4):165-167
"十四五"时期是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旅游业是南岳区的支柱产业,拓展产业增值服务,完善产业融合模式,是充分发展南岳区经济,助力南岳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为此,着重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南岳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进行阐述,并对南岳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归...  相似文献   

16.
通过概括浙江省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该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主导和科学规划,重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坚持品牌化特色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从初级的观光向高级的休闲与度假旅游过渡,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来推广衢州的乡村旅游等4个方面促进衢州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旅游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开发的重点项目,乡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可以为游客提供非常好的旅游环境。因此,必须重视对乡村旅游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乡村特有的生态资源。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能改善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给当地居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开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来进行,不能一味地讲求经济效益。基于此,详细地探讨和分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现存的问题、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其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虞美平 《南方农业》2022,(2):223-225
森林乡村系统的建立,是为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巩固提高我国林业"四化"(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成效的基本要求.重点分析我国森林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现状与调研要点,查找森林乡村构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鼓励社会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建设特色、健全管护机制、实行动态考评及完善森...  相似文献   

19.
冯琦 《南方农业》2022,(7):199-201,205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近几年不断努力,用"绣花功夫、工匠精神"打造美丽乡村家园.以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为出发点,分析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对标找差,提出促进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化发展的对策:1)提升美丽乡村品牌,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努力打造智慧旅游系统;2)充分利用江北新区发展契机,促进基础设施更加...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营山县兴云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了兴云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应用SWOT法分析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兴云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创新多样旅游产品项目,助推特色商品销售;宣传多样化,提升知名度;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