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插干深栽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杨树是我省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我省年降水量较少,多春旱,造林成活率往往较低,影响了杨树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我们自1978年开始进行了杨树插干深栽的造林试验。几年来的试验表明,杨树插干深栽造林确实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造林方法,对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具有明显效果。一、试验地概况商丘地区位于北纬34°30′、东径115°37′,属豫东平原黄河故道地区,沙质土壤,干旱瘠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杨树深栽中间试验协作组在北京市、内蒙赤峰、雁北、宁夏银川平原、山东临沂地区、甘肃张掖地区等地四年来的试验结果写成,总结了各地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科研的成果,其目的是为了加快推广这一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使这项新技术转为生产力。 (1)杨树插干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简称杨树深栽)是从意大利引进的一种抗旱造林方  相似文献   

3.
1987年8月18—20日在甘肃酒泉地区金塔县召开了西北五省区深栽造林技术推广协作会议。会议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发起和主持。代表们总结和交流了备地推广深栽造林技术的经验,讨论了继续推广此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林科院林研所1980年由意大利引入深栽造林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在不同地点试验推广,使深栽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日趋完善和成熟。深栽造林从半湿润地区发展到半干旱和干旱荒漠地区;从单一的杨树深栽发展到多树种深栽;从机械钻孔发展到机械钻孔与人工深挖相结合。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印发的《深栽造林技术要点》总结了近几年各地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 “三北”地区用深栽造林技术营造的杨树人工林,成活率高,生长较常规造林好。深栽的优势在于将苗木深栽入地下水中,克服了干旱地区缺水这一最大威胁。深栽必须打深孔  相似文献   

5.
深栽造林技术自从1980年引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较湿润的地区发展到干旱地区、甚至荒漠地区,从单一树种(杨树)发展到多树种深栽,从机械钻孔发展到机械钻孔与人工深挖相结合,宜钻则钻,宜挖则挖。从1981年起,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先后在北京、山东、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推广深栽造林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深栽树木水分代谢的特点,证明了深栽树木的吸水作用与其水分优势。地处干旱荒漠地带的酒泉地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沙地机械化造林试验研究及其前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992年以来在科尔沁沙地开展的杨树深栽机械化造林试验表明,钻孔深栽植干造林和深松插干造林是一项效率高、成本低,成活率高的造林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半干旱地区推广的技术。杨树植干深栽和深松插干造林在科尔沁沙地需要使用专用设备才能完成,深栽造林钻孔机和深松式插干造林植树机是用于深栽造林的理想和有效设备。使用这两种设备在半干旱沙地和流动沙丘的试验表明,机械化深栽造林技术在治理荒漠化方面有广阔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凤城地区的特点,在杨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方面,采用了根桩苗深栽技术,试验了不同截干根桩苗深栽对造林成活率、生根量、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不同深栽,对当年造林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生根数量、胸径生长量、叶面积指数有明显影响,深栽能明显提高杨树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杨树留根育苗和截干打孔深栽造林系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南方杨树造林苗木质量普遍不高和由此造成的造林质量不高的问题,利用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根系具有连续多年多次萌发的能力,将苗圃挖根起苗改为留根育苗,利用幼龄基干内根原基多和发生不定根能力强的特点,将带根苗造林改为截干打孔深栽造林,开展了杨树壮苗育苗技术和提高造林质量的新方法的研究,研究出杨树留根育苗和截干打孔深栽造林系列技术。该技术由于育苗和造林栽植方法的改进,不但提高了育苗和造林质量,而且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好。同时因方法简便,易于为群众接受,已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滨湖地区广泛应用,大大扩大了杨树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杨树培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该系列技术在我国南方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杨树集约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是我国杨树栽培的主要地区之一。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区适生杨树良种(品系)生长特点及深栽造林、灌溉造林、杨树更新等集约栽培模式的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对杨树植苗造林采取深栽、坐水、覆膜造林技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树深栽造林技术孙海鹏杨树深栽造林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单位、个人所认识和应用,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本文介绍一些杨树深栽的技术要点及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杨树深栽造林是抗旱造林的一种新方法。其操作步骤是先用开沟犁开出深45厘米左右的深沟,再在沟底用锹挖坑,坑...  相似文献   

12.
杨树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北方,水份经常成为杨树成活和正常生长的限制因子,而杨树钴孔深栽造林技术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根据我们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市三次采用杨树深栽造林试验表明,此方法具有明显的抗旱效果,在不灌溉的条件下,可提高成活率到95%以上,幼树初期生长也有所提高。深栽的杨树有较多和较深的根系,而且能通过插干下切口直接吸收地下水,这是深栽成活率高的原因。冬季深层土壤的温度可满足杨树插干缓慢生根的需要。秋季深栽的插干次年春季放茅前已形成大量幼根,对成活有利。深栽杨树的蒸腾速率较常规造林高2.3—4.4倍,其日平均蒸腾耗水量比常规造林高1.83—15.41倍。此外,与常规造林比较,深栽杨树的叶片水势高,含水率高,水份饱和亏缺低。旺盛的水份代谢证实了深栽造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意、南两国杨树造林多采用深栽技术:用2年以上,高5米、离切口1米处粗3厘米的无根杨树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用深栽机钻孔,将苗木栽入深1.5米左右、直径10~20厘米的栽植孔中。苗圃为培育用于深栽的大苗,将育苗株  相似文献   

14.
杨树钻孔深栽造林试验,在干旱的年份,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在钻孔深达1.3m时,胸径和生长速度比传统造林方式提高8%和3.6%。深栽的杨树插干下切口直接吸收地下水分,秋季造的杨树,随第2年土壤温度的逐渐升高,地下端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并形成了许多幼根,先生根后放叶,为幼苗的成活和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干旱的科尔沁沙地,钻孔深栽技术比传统造林技术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更正     
<正>2015年第1期第3页刊登的"干旱地区深栽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及推广的回顾(上)"更正为"干旱地区杨树等深栽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及推广的回顾(上)"。其中摘要中应为:获得90%以上高成活率,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 由宁夏林业厅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联合主持的“杨树钻孔深栽造林技术中间试验”于1984年8月27日在银川市通过了技术鉴定。该项试验是在宁夏永宁县和贺兰县的五个林场内进行的。试验面积共868亩,为期两年,造林成活率均在92%以上,与过去“造林不见林”的情况成为鲜明的对比,充分显示了钻孔深栽造  相似文献   

17.
干旱地区有不少造林地的地下水位在1~3m,地下水矿化度≤1.5g/L,土壤含盐量≤0.2%~0.4%。在这样的立地条件深栽杨树,可以利用深层土壤水份,在不灌溉的情况下,获得90%以上的高成活率,效益显著。通过生产实践和设置试验,总结出了适用的杨树深栽抗旱造林技术和选地的要求,揭示了深栽杨树的生根特点,及其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树深栽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深栽造林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宁夏、甘肃、新疆、内蒙等省区在推广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杨树深栽造林中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苗木质量和标准、造林季节和抚育管理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干旱地区有不少造林地的地下水位在1~3m,地下水矿化度≤1.5g/L,土壤含盐量≤0.2%~0.4%。在这样的立地条件深栽杨树,可以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不灌溉的情况下,获得50%以上的高成活率,效益显著。通过生产实践和设置试验,总结出了适用的深栽抗旱造林技术和选地的要求,揭示了深栽杨树的生根特点,及其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干旱地区有不少造林地的地下水位在1~3m,地下水矿化度≤1.5g/L,土壤含盐量≤0.2%~0.4%。在这样的立地条件深栽杨树,可以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不灌溉的情况下,获得90%以上的高成活率,效益显著。通过生产实践和设置试验,总结出了适用的深栽抗旱造林技术和选地的要求,揭示了深栽杨树根系和水分代谢的特点及其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