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黄芪经发酵后对黄芪总皂苷释放量的影响。采用水浸法、水煎法提取黄芪与发酵黄芪中总皂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提取量。结果显示,发酵黄芪经水浸法、水煎法提取的总皂苷量分别为6.568、4.843 mg/g,显著高于对照黄芪的提取量5.356、4.007 mg/g。黄芪经产纤维素酶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后,可有效提高黄芪总皂苷的释放量,长时间水煎会致皂苷受损,致使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建立HPLC-UV法检测黄芪甲苷含量,比较固态发酵对发酵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采用色谱条件: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检测波长203nm,柱温25℃,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6mg/mL~0.4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经检测,发酵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6.336mg/g,非发酵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为4.593 mg/g,发酵黄芪较对照黄芪含量增加了37.95%,黄芪经发酵后可使黄芪甲苷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麸皮中总阿魏酸的释放量,进而研发出具有替抗功能的麸皮发酵饲料,试验对好食脉孢菌发酵麸皮产总阿魏酸的工艺进行了优化,比较分析了不同溶剂对总阿魏酸的提取效果,检测了不同的总阿魏酸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好食脉孢菌发酵麸皮产总阿魏酸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为:在14 m L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93.90 mg,尿素31.20 mg,Mg2+1.60 mg。在100 m L烧杯中加入10 g麸皮和14 m L液体培养基,接种好食脉孢菌孢子悬液1.00 mL,混匀,30℃发酵72 h后总阿魏酸的释放量为(1.18±0.02)mg/g,是未优化的2.9倍。以75%乙醇为提取溶剂,发酵麸皮中总阿魏酸提取量达到(1.42±0.04)mg/g。用75%乙醇提取的总阿魏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而用乙酸乙酯提取的总阿魏酸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复方黄芪饲料添加剂中多糖和总皂苷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进行优化,同时进行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多糖和总皂苷得率影响顺序为: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适宜的提取工艺:液料比12 mL/g、提取2次、提取10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和总皂苷得率分别为32.10%和7.08%。复方黄芪多糖和总皂苷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得率较高。复方黄芪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清除能力对浓度有一定依赖性;复方黄芪有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醇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在单因素研究提取黄芪多糖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确定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70 min,粗提物提取率为7.84%;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含量,黄芪多糖提取量为2.78 mg/g。利用水醇法提取黄芪多糖提取时间短,温度低,避免了多糖的分解、氧化,提高了提取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中药的使用效率,降低临床的使用成本。采用藿香、半枝莲、陈皮、甘草四味药材,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进行发酵,在波长51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在波长490 nm处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显示,经发酵后,半枝莲、陈皮、甘草的总黄酮含量均有所下降,且藿香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下降。陈皮水提液及乳酸杆菌发酵提取液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其次是甘草乳酸杆菌发酵液的总多糖含量21.33 mg/g,半枝莲水提液73.97 mg/g,除陈皮外,其余三味药材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总多糖含量极低。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发酵后会显著降低半枝莲、陈皮、甘草的总黄酮提取量,对藿香的影响不明显;经乳酸杆菌发酵后,显著提高半枝莲,甘草的多糖提取量;枯草芽孢杆菌几乎不能促进以上中药的多糖释放。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式对玉米皮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酶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微波辅助超声波法以及传统热水浸提法提取玉米皮多糖,并对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结合微波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5.85 mg/g,但其抗氧化能力最低;传统热水浸提法得到的多糖含量最低,为8.50 mg/g,其抗氧化能力也较低;酶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较高,为12.99 mg/g,且其抗氧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益生菌FGM发酵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本试验以发酵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显著,并且两两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影响发酵黄芪多糖提取含量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料液比 > 提取温度 > 提取时间;乳酸菌发酵黄芪液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65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9,在此条件下,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为6.72 mg/mL。试验证明该工艺可行,可为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安全、方便、高效、省时的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评价超声波法、微波辅助法和恒温加热搅拌法对青蒿素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4489 mg/g,微波辅助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2676 mg/g,恒温加热搅拌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1589 mg/g。试验表明: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效果最佳,超声波提取可促进青蒿有效成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黄芪发酵前后黄酮含量及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PLC-UV法比较发酵前后黄芪中4种黄酮含量及色谱图变化,旨在为发酵黄芪制品提供质控数据。采用色谱条件为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流速:1 mL/min,进样量:20μL。该方法中毛蕊异黄酮苷在12.34~790 mg/L、刺芒柄花苷在5.0~320 mg/L、毛蕊异黄酮在4.53~290 mg/L、芒柄花素在9.53~610 mg/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成分色谱峰分离程度较好。测定结果表明,黄芪经发酵后,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发酵黄芪含量分别为12.236±0.232、0.201±0.021和0.737±0.041 mg/g,对照黄芪含量分别为0.327±0.013、5.453±0.078和12.847±0.118 mg/g;发酵前后色谱图差异显著,说明生物发酵可使黄芪成分及其含量发生较大变化,试验可为黄芪发酵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黄芪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的溶剂法、酶解法、物理法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经比较后发现,基于物理原理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脉冲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等新技术,较传统热水浸提法、碱提法、碱醇提取法和酶解法在提取率、提取时间、纯度、能源消耗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且发现不同方法的协同提取也能明显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没有被广泛的采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取工艺成本的下降,应用于黄芪多糖的高效、节能的提取技术会逐步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2.
运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黄芪,研究发酵对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将黄芪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在37℃条件下发酵72 h培养,对照组为同等条件下黄芪固体培养基单独培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组黄芪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发酵组较不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照组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提高了39.59%、41.59%、22.63%。因此,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发酵黄芪,可促进其有效成分释放。  相似文献   

13.
以总皂苷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探索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茎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黄芪茎总皂苷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探索了黄芪茎总皂苷样品液对DPPH·、·OH的清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茎总皂苷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以生药浓度为0.015 g/ml的黄芪茎样品液进行试验,吸附时间为4 h,样品液用量/树脂质量的比值为15 ml/g,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为85%,解吸液用量/树脂质量的比值为15 ml/g,解吸时间为1 h。在上述试验条件下黄芪茎总皂苷样品液的平均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90.68%和93.13%,纯化后的干浸膏总皂苷含量由5.94%提高到12.66%;黄芪茎总皂苷样品液对DPPH·、·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因此,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茎总皂苷具有富集作用,其优化的纯化工艺条件比较稳定;黄芪茎总皂苷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其清除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复方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试验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与干酪乳杆菌两种益生菌为菌种,固态发酵含有益母草、黄芪、当归等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试验组[按中药发酵基料2%接种量(V/W)接种发酵菌株种子液],对照组接种2%(V/W)的空白培养基,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雷氏盐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考察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回收率,比较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经混合益生菌发酵后中草药活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中总黄酮、多糖、总生物碱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试验组与对照组中草药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3.085±0.005)mg/g和(2.175±0.005)mg/g,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7.966±0.006)mg/g和(25.216±0.006)mg/g,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3.752±0.002)mg/g和(3.032±0.002)mg/g,试验组总黄酮、多糖及总生物碱的平均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5.
优化黄芪总黄酮提取效率。以黄芪药材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黄芪总黄酮提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4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发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8,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该工艺条件下黄芪总黄酮提取量为2.53 mg/g。表明该优化后提取工艺方法更为合理,可为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黄芪中黄芪多糖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黄芪多糖为指标,对发酵浓度、发酵时间、发酵pH、发酵温度、醇沉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6%的接种浓度、pH为7、温度控制在36℃、培养24 h、醇沉提取时间60 min,为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经验证,该工艺方法简单,较传统提取法能耗小、成本低、安全环保、重复性好,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张璐 《饲料研究》2022,45(1):82-86
试验以洋槐花为原材料,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醇浸提法提取总皂苷工艺条件,考察总皂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表明,液料比20 mL/g、超声频率80 W、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时,总皂苷最大提取率为17.740%,与预测值17.742%接近;当洋槐花总皂苷浓度为5g/L时,A...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离体器官法,比较了水煎法和水浸法提取的大黄药液对乌鳢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0.0625 g/mL和0.125 g/mL的大黄水煎剂和经9 h浸泡0.0625 g/mL的大黄水浸剂对乌鳢离体小肠平滑肌的运动有增强作用,其他处理均起抑制作用。结论是适宜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大黄液对乌鳢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两种方法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三七花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优化其回流提取工艺,试验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以皂苷含量为指标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在0.008 3~0.049 6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3%(n=4),变异系数为3.4%;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将三七花粉末浸泡在10倍量的60%乙醇中12 h,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说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溶剂对蒙早苦荬菜活性物质提取的影响。试验以蒙早苦荬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使用5种不同溶剂提取蒙早苦荬菜根、茎、叶进行总酚和总黄酮,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活性物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极性溶剂对不同部位的提取效果不同,叶的6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0.22、10.69 mg/g;根的乙醇(99.7%)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7.65 mg/g),甲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3.92 mg/g);茎的水提物总黄酮含量最高(6.89 mg/g),60%乙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3.36 mg/g)。研究表明,蒙早苦荬菜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性间呈良好的量效关系。蒙早苦荬菜各部位总黄酮和总酚的提取量排序为叶>根>茎,60%乙醇溶液是提取蒙早苦荬菜总黄酮和总酚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