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续课程,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系密切;“自然辩证法”课程又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基础课,但两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3.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一种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多维、互动式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本文中,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详细地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学是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的重点建设课程,2006年11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做合一”的目的在于培养“手脑双挥”的人,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构建《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新模式,加强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当前的高职教育教学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都市果品生产”课程以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到14个教学项目中,每个项目确定一个课程思政主题,每个单元教案设计1~2个思政元素教学点,实行课程思政和专业内容一体化设计。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利用学校、线上和田间三种课堂协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充分利用课程、院系、企业和社会四种资源,探索出“一二三四”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都市果品生产”课程最终形成“耕耘树艺、春华秋实、红色工匠、使命担当”课程思政主题,探索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形势下“两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围绕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包括方法教育以及人素质教育在内的新的“两课”教学目标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手段、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从而既达到对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真正被吸纳、内化,以实现“两课”教学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实践过程的教学方法,而地质地貌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互动式教学应用于地质地貌学课堂教学中,可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地质地貌学与互动式教学的结合是改进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新途径。本文探讨了如何将互动式教学应用于地质地貌学野外实践中,使课堂课程实习与野外实习有效的衔接起来,建立一个系统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8.
解剖“3S”技术课程内容和林学专业骨干课程各自的应用领域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两者在林业高等教学中的结合点。尤其是“3S”技术类课程在林学专业骨干课程如苗圃规划与管理、造林区划与设计、造林工程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地理分布、森林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景观生态规划、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种园规划与管理、优树选择与管理、植物病害流行预测、虫害监测预报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各农林院校应予以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与教材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不同于其他“两课”课程的显特点和教学内容,由此决定其教材建设不同于一般课程。  相似文献   

10.
以高职植物营养诊断与防治课程为例,探讨了植物营养诊断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引进“典型案例教学”对培养“庄稼医生”的“望、问、诊、断、处”技能的有效做法,总结了编制“一案例一活页”的植物营养诊断活页教材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学生有效分组、在线问题讨论、典型案例诊断、防治处方设计、三方会诊点评”的植物营养诊断典型案例“五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 5 0年代以后 ,中国军事后勤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传统粮台体制向近代粮台体制的转变是中国军事后勤变革的集中表现。曾国藩在创立近代勇营兵制的同时 ,对传统的粮台体制也进行了相应地改造 ,建立了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体制。本文通过考察近代粮台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兴衰历程 ,试图揭示晚清战时后勤体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2016年5月1日起拉开全面"营改增"的帷幕。它不仅是深入税制变革的"重头戏",更是从多方位作用了全民的创新创业,而一个国家的创新创业程度直接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本文将结合"营改增"一系列改革措施,分析"营改增"意义之所在,着重讨论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对全民创新创业的影响,并给出一定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爱玛》主人公形象的“扩大”与“缩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玛》主人公形象,从表面上看,随着她逐渐成长和道德日趋完善在不断"扩大";从意境上讲,随着她慢慢融入以至陷入那个吞噬女性的风俗社会而慢慢"缩小"。这一大一小展示了小说主人公爱玛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以华北某省3个行政村的调研资料为实证基础,以"公地悲剧"理论为视角,分析得出矿产资源产权主体和责任主体的虚位是导致"私挖滥采"发生并屡禁不止的根源,同时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是加剧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度改革、产权明晰、地方政府职责"归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以参与2011年成都鼠年展设计竞赛的契机,以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背景,以战市功能格局与大型公园绿地的整体规划为出发点,探索以自然为本的全局景观体系设计,并追根湖源地思考人在“城”与“园”之间的定位.旨在寻求处理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建筑融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付其运  孟志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22-323,327
从培训新型农民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袁菲菲  周波  吴俊  杨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98-2800,2814
以参与2011年成都双年展设计竞赛的契机,以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背景,以城市功能格局与大型公园绿地的整体规划为出发点,探索以自然为本的全局景观体系设计,并追根溯源地思考人在"城"与"园"之间的定位。旨在寻求处理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建筑融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