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分娩后突发或渐进性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产后瘫痪是农村散养户中常见到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根据几年来,在基层工作实践中经验总结,对本病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瘫痪的病因浅述及诊治黄全云(青海畜牧兽医总站兽医院,810003)母猪产后瘫痪是经产母猪较易发生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有产后瘫痪、产后风湿性瘫痪、外伤性瘫痪等三种,笔者将近年来诊治该病的方法简述如下。1母猪产后瘫痪因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瘫痪是指母猪分娩后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产后瘫痪极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突发或渐进性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产后瘫痪是农村散养户和集约化猪场中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主要发生在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病猪常表现为半身麻痹,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潮湿昏暗所致。  相似文献   

5.
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饲养管理不断细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妊娠母猪在产后极易发生产后瘫痪,产后瘫痪主要指母猪在产仔猪后出现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不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在每个国家都会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母猪出现失去知觉、四肢瘫痪.产后瘫痪急性发病在产仔猪后6~12 h内便会出现...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瘫痪的诊断与治疗产后瘫痪是一般经产母猪较易发生的疾病,临床上主要有母猪产后麻痹、风瘫及骨软症等3种。笔者将近几年诊治该病的方法简介如下。母猪产后麻痹母猪因产前、后运动不足,尤其是圈养母猪,因舍狭小,无法运动,长期睡卧或因胎儿过多,后躯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7.
百会穴注射镇跛痛治疗母猪产后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和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所以又分为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此病多发生产后母猪。近几年来在阳高地区,母猪瘫痪时有发生。患了此病后,多因治疗无效而屠宰处理。能否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瘫痪是以产后四肢运动障碍或者运动能力减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者比例失调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后几天内出现。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因素有很多种,母猪生产能力高,产仔数量多、泌乳能力强,母猪分娩和哺乳过程中身体中大量钙元素消耗,并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引起发病,此外,母猪日粮营养不平衡,钙磷元素严重不足,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到钙磷元素的正常吸收。还有在母猪饲养过程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导致钙磷元素吸收障碍,影响到母猪的利用价值和仔猪的健康生长,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母猪产后瘫痪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控该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产后风,由于母猪产后体质衰弱突发或渐进性发生,以四肢瘫痪,知觉减退或丧失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综合症。产后瘫痪主要发生在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是农村散养户和集约化猪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症。该病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1发病原因1.1饲料中矿物质不足或比例失调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低,精料中谷类、豆类比例过高或猪的生产力较高,使母猪日粮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母猪产仔前后就会动用骨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分娩后哺乳期内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的神经疾病,特征是知觉消失,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1.
刘俊清 《当代畜牧》2013,(29):45-46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突发或逐渐发生的急性低血钙症,主要特征是知觉缺失和四肢瘫痪。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危及母猪的性命,仔猪还会因吃不到奶影响生长发育。产后瘫痪在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本文总结了此病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综合征。母猪产后瘫痪已成为目前养猪业上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母猪的使用年限和仔猪的成活率,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为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瘫痪也称为骨质疏松症、低血糖症,俗称"奶瘫"、"风瘫",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系统障碍疾病。该病在初产、经产母猪中种均可发生,受饲养管理方面影响较大,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均衡、钙磷比例失调,造成母猪体质瘦弱和营养不良,导致母猪产后血糖、血钙过低,最终引起母猪产瘫痪。农村散养户饲养方式粗放、饲料配比不合理、疾病防控意识淡薄、饲养的白种杂家猪较多,造成该病的频繁发生。胎次多的老母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以昏迷、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低钙血症为主要特征.本病原来在我市不多见,但近几年随着我市温棚养猪的快速发展,母猪产后瘫痪成为我市温棚养猪中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繁殖母猪的生产性能和设施养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产后瘫痪症又称为产后瘫痪、产后寒、产后风,是以母猪分娩后站立机能发生障碍而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普通疾病~([1])。母猪在整个生长、繁殖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跛行、瘫痪,但产仔前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瘫疾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多因母猪体质量瘦弱、饲料过于单一、母猪营养不良、饲料中钙磷失调以及食盐含量不足,导致母猪产后血糖血钙过底,以至母猪产后瘫痪。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7.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体温正常、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炎、舌及肠道麻痹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风,是产后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产后母猪站不起来,轻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治愈,重者失去种用价值而遭到淘汰,从而给生猪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实践产后母猪瘫痪:1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1.1由于大部分母猪饲养在定位栏里,不能正常运动,使母猪接触光照较少,导致母猪产前缺乏足够的运动和光照而造成母猪钙磷吸收过少。1.2由于母猪产前、产后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日粮中钙磷比例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发生的一种非骨折性的神经性瘫痪症状。该文分析了母猪产后瘫痪常见的发病原因,介绍母猪主要受外感风寒引起寒凝经络或营养缺乏引起肝肾两亏等两类临床症状,通过详细辨证施治,采用2例处方给予临床参考应用,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疾病。病猪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站立困难、直至卧地不起。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饲料中缺少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钙、磷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