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垂直带及水平区域性试验 ,考察了 14个核桃杂种优株无性系在云南省不同区域的表现。依据试验结果 ,评定出广适特丰产优质品系 5个 ,窄适丰产优质品系 5个 ,窄适一般品系 4个。并对这 14个杂种优株无性系作了云南全省性的栽培区划 ,以 5个广适特丰产优质品系为重点推广新品系 ,其余 9个品系可供不同区域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两优良核桃亲本漾濞核桃和引进的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云林A_7号及其6株杂种优株无性系植株的不同组织器官作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核桃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不同;在相同组织器官中,两亲本的酶谱差异明显;6个杂种优株无性系植株的酶谱也不尽相同,但都有来自亲本一方的酶带,其中树皮样品Ⅴ、Ⅵ和Ⅷ号优株出现了杂种酶带;顶芽样品中只有Ⅴ号为杂种酶谱;亲本的年龄不同有可能导致杂交后代的酶谱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引进国内外杨树新品系,到目前已有600余种(包括纯种、变种、杂种、无性系)。为了做到适地适树,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速生、丰产、优质树种,提高林地生产力,我省在不同地点、不同立地条件下建立了一些杨树品种对比林。现将临西县仓上大队杨树品种对比林的试验情况,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两优良核桃亲本漾Bi核桃和引进的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云林A7号及其6株杂种优株无必一系植株的不同组织器官作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核桃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不同;在相同组织器官中,两亲本的酶谱差异明显;6个杂种优株无性系植株的酶谱也不尽相同,但都有来自亲本一方的酶带,其中树皮样品V、Ⅵ和Ⅷ号优株出现了杂种酶带;顶芽样品中只有V号为杂种酶谱;亲本的年龄不同有可能导致杂交后代的酶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优良品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是我国很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质能源林树种之一。从文冠果分布的自然条件,采取多种源引种措施,通过无性系的优选和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的8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丰产优质型3个品系平均株产为3.5kg,折合亩产为153.4kg,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各组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普通油茶抗炭疽优株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四年自然感病性调查和两年人工接种测定,从普通油茶中选出抗炭疽病优株。其中高抗型优株人工接种果感病率为零,抗病型优株果病率为5%~10%,这两种抗病类型果自然感病率为0.2%~2.5%;这些优株经济性状好,鲜出籽率33%~50%,种仁含油率为36%~52%。用抗病油茶优株进行嫁接,嫁接试验林14.6hm2,162个无性系。我们对此试验林进行多年观察,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炭疽病株率一般在5%以下,感病指数在0~10之间。种仁出油率在50%以上,平均座果率达到39.7%,比多试无性系的平均值(19.6%)高出一倍。以上说明:抗病优株的无性系保持高度的抗病性和丰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核桃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采用云南薄壳核桃良种和新疆早实丰产核桃优株作亲本,进行种间杂交有种;同时与铁核桃、夹棉核桃和美洲产薄壳山核桃进行种内及属间杂交亲和性的试验,已育出2—6年生杂种苗271株,已开花结果162株,占总株数的74.65%。从中已筛选出早实、丰产、优质和抗病的杂种优株9棵。  相似文献   

8.
柳城四塘农场八大队脐橙园占地150亩 ,平均亩产达2000千克 ,按当前市价每千克5元计算 ,总产值达150万余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学习和推广其栽培经验 ,我们结合教学实习 ,于1999年11月20日~26日深入实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丰产技术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高标准建园1 选择适栽优良品系 ,培育壮苗。1983年该队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脐橙共12个品系,经过十年的多品系引种栽培试验 ,决定发展适于该地生长的纽荷尔和朋娜两个品系。育苗时接穗从这两个品系中连年较丰产优质的优株上采集 ,采用网棚营养杯育苗法…  相似文献   

9.
桉树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简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介绍了桉树杂交育种工作的情况及成果。在育种目标和育种策略的指导下,选择31株尾叶桉优树作母本,选择细叶桉、赤桉和刚果12号桉等13个树种72株优树以及3个杂种的5株优树和尾叶桉6株树作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已获得种间杂种405个组合,尾叶桉全同胞家系20个。建立杂种比较试验林23片计12.53hm^2,参试杂种186个组合,尾叶桉全同胞家系4个。已选育出优良杂种组合51个、优良尾叶桉全同胞家系3个,优良杂种单株141株、优良尾叶桉单株7株,部分优良单株已作为无性系进行鉴定,初步选育出优良杂种无性系21个。同时,还选育出3株尾叶桉雄性不育株。试验为桉树生产用种的良种化和更高世代的育种提供了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0.
油茶选优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茶选优栽培试验上,应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22种油茶品系的生长、开花、结果、产油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安无4综合评价最好,其次为油荼优良家系安优11,综合评价较好的油茶品系有安优2、安优10、安优5,以上优选的5个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好,早实丰产等特点,定值6年后每公顷年产油量达150kg以上,比CK增产7.41~9.35倍,是值得推广的油茶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1.
桉树无性系测定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1、1992年了共进行4个树种、8个无性系测定试验,经过3~4年的调查观测表明,在全局范围内表现出速生、丰产、稳定的有 W5、MLA 两个无性系,适地种植可实现稳产的有 Gul 一个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冬枣优良品系选育及相关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笔者所承担的“冬枣优良品种选育研究”项目通过专家组的鉴定,在大量的冬枣资源中选育出一个大果丰产型优良无性系,暂命名为“冀冬6号”,同时对该品系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探索,并总结出一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巨尾桉优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尾桉是我国当前推广的杂种无性系造林树种之一,在栽培措施上要满足它的造林学特性,采取优化栽培,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在中国林学会与地方联营的灵山万亩桉树示范林项目中。开展了巨尾桉优化栽培试验,最理想的优化栽培组合是:优良无性系组培容器苗、机耕全垦、3—5月份雨后土湿定植、宽行窄株(1×6m)配置、施足肥料等。2年零3个月生,平均树高12.58m,平均胸径9.26cm,每亩蓄积量3.5759m~3,年平均蓄积量1.5893m~3/亩,长势均匀,生长迅速,。名列前矛。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小果村,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为推广其优株无性系苗木,笔者针对不同繁殖材料,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扦插季节对穗条生根成活的影响进行了试验,为优质无花果苗木繁殖提供科学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河津市米槐产业发展实际出发,选择出6株优树。并以耿宝米槐1号为对照,对7个米槐无性系的10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综合评价得出性状最优的品系为耿宝米槐2号(HJ-08)。对选育出的新品种进行区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耿宝米槐2号结米早、米粒大、成熟度一致、颗粒均匀饱满、早期丰产性和稳产高产性强,优质米占成米率的95%以上,且适宜在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对 13个尾叶桉×细叶桉杂种、10个尾叶桉×赤桉杂种、1个尾叶桉× (尾叶桉×细叶桉 )杂种、1个尾叶桉种内控制授粉子代、5个尾叶桉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和 1个尾叶桉×细叶桉F1自由授粉子代的比较研究表明 ,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均达 0 0 1显著水平。选择出优良杂种和子代 14个以及优良单株 12株。优良单株可以作为无性系比较试验的材料 ,优良杂种的优良单株可以用于建立下一世代的育种群体。这为优良杂种单株的无性系化和进一步的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有效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7.
经1986~1989年调查,初步确认浙江枣树有19个品种,并从中选出优株45株。今后应保护优株,建立初级采穗圃,开展优株无性系比较鉴定,推行枣子基地生产良种化、丰产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应性强的桉树无性系,选择在广西东门生长表现良好的5个桉树新品种,在广西的3个区域进行对比试验,检验由单点无性系对比试验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在不同地理区域中种植的生长性状及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年均蓄积量差异显著,说明无性系间的选择有意义;不同地点间差异不显著,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说明无性系适应性广;依据丰产性、增益性及其稳定性进行无性系适应性综合评价,DH288-4、DH299-5和DH306-3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富阳市板栗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查基础上,选用新登镇王村的1株早熟型板栗优株,进行嫁接繁殖、育苗造林试验,经5年的连续验证,该无性系具有早熟,早实、丰产、高产等优良特性,而且还具有抗干旱、耐瘠薄的能力。5年生平均株产3.85kg,合每公顷产板栗3225kg,超过了杭州市科委下达的丰产指标的4.3倍,特别是该板栗无性系果实在9月上旬提早成熟,从而提高商品的经济价值。通过对早熟型高产板栗栽培技术研究实践,形成了1个从良种选育、培育壮苗、合理修剪、生长素应用和营林管理一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这将对今后板栗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新90301等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云南良种核桃结实晚, 种壳刻纹深密不美观及不耐寒等重大缺欠, 在取得“八五”核桃杂交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90~2004年首次开展了选用我国南方云南核桃良种大姚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新早13号进行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通过14年的程序选育, 从初选的11个杂交优株无性系中经区域性栽培试验, 评选出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 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种核桃具有早实、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等优点, 其综合经济性状比亲本和“八五”培育出的5个新品系核桃均高, 总体丰产品质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标Ⅰ级或优级的标准, 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在掌握3个新品种核桃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前提下, 确立了其栽培技术要领, 使之便于推广。选育出的此3种新品种核桃现已在云南省的8个地(州、市) 10个(市、区) 试验, 示范推广, 面积达1 655 03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