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马铃薯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雪 《现代农业》2007,(11):45-45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是辽西半干旱地区高产早熟的优化栽培方式。采用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用覆膜方式提早播种,使马铃薯块茎形成期避开高温天气(朝阳地区一般在5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才宇  武际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4):553-553,555
经过连续 2年的品种比较试验 ,对引进马铃薯品种的早熟性、抗逆性及丰产性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 ,以期筛选出适合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区早熟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类病害,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威胁很大,如防治措施不当,甚至会造成减产70%~80%的严重损失,尤其在马铃薯二季栽培地区,适合栽培的大部分为早熟品种,早熟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较弱,一旦发生,往往会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郊区利用早熟品种催大芽或育苗,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但一般只能提前上市15~30天,为了更早上市,有的地方采用温室种植.但由于结薯期温室内温度偏高,不利于结薯,块茎小,商品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无论用地膜覆盖还是温室大棚种植,都存在产量低的问题.马铃薯立体栽培新技术则是充分利用温室闲置空间和长期的高温,来获得高产,并且可将马铃薯上市时间提前30~50天.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既可解决北方马铃薯淡季供应问题,又可为马铃薯加工企业提前开工提供优质的原料.现将其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粮食和蔬菜,马铃薯在豫东地区春季早熟栽培,产量高,效益好。本文作者从整地施肥、选择优良品种、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豫东地区马铃薯的春季早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和大葱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马铃薯和大葱的食疗保健作用。以前由于品种和种植习惯,马铃薯生育期长,茬口排不开,马铃薯下茬就是大白菜,造成效益低下。通过种植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采用温室催芽技术,结合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极大地发挥了早大白的早熟性,既增加了效益,又为下茬栽培大葱(章丘大葱)提供了足够的生长时间,做到一年两茬,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一种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郊区利用早熟品种催大芽或育苗,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但一般只能提前上市15~30天,为了更早上市,有的地方采用温室种植.但由于结薯期温室内温度偏高,不利于结薯,块茎小,商品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无论用地膜覆盖还是温室大棚种植,都存在产量低的问题.马铃薯立体栽培新技术则是充分利用温室闲置空间和长期的高温,来获得高产,并且可将马铃薯上市时间提前30~50天.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既可解决北方马铃薯淡季供应问题,又可为马铃薯加工企业提前开工提供优质的原料.现将其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熟马铃薯在南疆地区每年种植面积超过6 667公顷,上市时间集中,为错开上市高峰期,可利用覆膜栽培技术促进马铃薯提早收获,实现鲜薯分批上市,增加收益。本文通过拱棚搭建、种薯处理、栽培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集成,总结适合新疆南疆地区推广的早熟马铃薯三膜覆盖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详细阐述了适合内蒙古通辽地区的温室早熟黄瓜栽培技术,从适合温室早熟栽培的黄瓜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方法、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为室温黄瓜的生产达到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鲁中地区春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早播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实现马铃薯种植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春马铃薯早收栽培是一种早种早收、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方法。通过13个马铃薯品种(系)春季早收栽培的块茎生育规律分析,以期为春马铃薯早收栽培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并对优质品系的春马铃薯早收栽培适用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熟品种块茎前期生长快而后期生长慢,55 d生育期前收获块茎产量具有一定的优势。中熟品种块茎前后期生长均较快,55 d生育期后逐渐显现块茎产量优势。晚熟品种块茎前期生长慢,后期68 d生育期左右才迎来生长高峰。块茎产量主要与平均单薯质量、茎粗、大中薯质量比率和大中薯个数比率有关。AG187为中熟大薯型品系,块茎产量高,大中薯率高,十分适宜作春马铃薯早收栽培。CG366为早熟小薯型品系,单株块茎数多,小薯率高,块茎产量与费乌瑞它相当,十分适宜作小薯型春马铃薯早收栽培的早中期收获。  相似文献   

12.
套种能够增加收获指数,延长作物生长时间,提高光、热、水、肥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避免同一作物群体相互遮阴争光的矛盾,同时错开农时,减轻了从播种到收获对劳动力的压力,便于精耕细作,是一种在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肥的种植方式。马铃薯与其他作物套种常有种植,但马铃薯不同品种间套种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该文详细介绍了晋北高寒区,早熟马铃薯套种晚熟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0的单株结薯数比心香、浙紫薯1号少,结薯较迟,但一旦结薯后,薯块膨大速度快,扦插后第90天薯块在100~250 g之间或50~200 g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心香甘薯;浙薯70薯块商品性较好,食味优,是一个比较适宜于作为早收栽培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14.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德县气候冷凉,露地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收获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露地不覆膜常规种植在9月中旬收获,而5-7月份正是市场供应淡季。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隆德县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早春利用拱棚栽培早熟马铃薯,可比露地地膜栽培早熟马铃薯提前30d上市,比露地常规种植晚熟马铃薯提前90d上市,每667m2产值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马铃薯收获后还可复种早熟甘蓝、芹菜、菠菜等,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进行单膜覆盖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鉴定引进品种在银川地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和块茎品质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05-3、LK99、费乌瑞它、克新6号在银川地区种植可行.试验选用的早熟马铃薯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费乌瑞它虽然产量较低,但该品种比LK99早采13 d左右上市,比克新1号早采20 d左右上市,市场销售价格优势明显;且早熟能够为后茬复种作物提供更大的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三个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育种途径,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2个中晚熟和1个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系)。其中晚熟品种春薯3号和早熟种春薯3-1是属于菜薯鲜食、淀粉和油炸薯片食品加工兼用型的马铃薯新品种。晚熟品种春薯4号是属于菜薯鲜食、淀粉和脱皮保鲜食品加工(色拉、土豆酱、速冻薯片等)兼用的马铃薯新品种,工述3个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已在省内外生产上和食品加工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青杂3号是清海省农科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是替代海拔在2800~3000m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青杂3号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采用马铃薯垄上播种方式,对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脸,结果表明:克新18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早熟、高产、抗病性强,可在阿荣旗进一步示范推广;黑美人虽低产,但营养价值高、售价好,可进行订单种植。  相似文献   

19.
安徽沿淮地区春马铃薯品种引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华俊  江芹  董玲  刘梅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24-18727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早熟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产量最高,产量分别达到61 371、59 859 kg/hm^2,商品性优;加工品种LK99产量达到51 516 kg/hm^2,还原糖含量0.89%;特色品种紫薯,产量达到38 502 kg/hm^2,商品性好,品质优。[结论]中薯3号、费乌瑞它、LK99、紫薯较适合在安徽春季大面积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生蔬菜栽培技术和模式创新研究,先后总结出单季茭"一茬双收"栽培技术、双季茭"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莲藕"五改"早熟栽培技术、子莲"早鲜多"栽培技术和菱角"带果移栽"长季栽培技术等,并在产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