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已被广大农户接受,但育秧技术要求高。目前,常用育秧技术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工厂化育秧等。在这几种育秧方法中,营养土(床土)采集、破碎、培肥、过筛、盖土等工序繁杂,比较费工费时,不能适应大面积机插秧的需要。而淤泥软盘育秧即用大田淤(烂)泥替代营养土进行软盘育秧,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淤泥软盘育秧作业步骤:秧田的选择,精做秧田,铺放软盘,淤烂泥装盘,撒播稻种,开排水沟,拱棚盖膜,秧苗管理,起盘运秧,装秧机插。  相似文献   

2.
正机插育秧烂秧,是秧田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机插育秧虽下摆秧盘、上盖地膜及遮阳网,但在育秧过程中会因秧田选择不科学、整地不标准、播后管理操作不当等造成烂秧。笔者从2012年开始作了一系列的观察试验,摸清了机插育秧烂秧原因,探索了防治对策。1烂秧原因观察(1)秧田选择不当。要育好机插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科学选择好秧田。调研中发现,近几年来有些种粮大户选择了上年施用过大量农家肥或稻草还田过多、蓄水过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降低机插秧的生产成本,宜兴市水利农机局于2002年夏季成功试验了软盘淤泥育秧。软盘淤泥育秧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秧准备工作 (一)秧田选择.要选择地势高一点的田块做秧田,同时要保证灌水快、排水畅。 (二)播期确定:根据茬口安排确定播期,播种的前5天开始浸种、催芽。  相似文献   

4.
正1育秧前的4项准备(1)秧田准备。选择朝南背风、地势高、灌水方便、送秧便利、土质疏松肥力足、便于管理的田块。秧田与大田面积的比例为1∶80或1∶100。对于二晚的秧田,应选择坐西朝东,避西晒的田块。(2)床土准备。床土可采用菜园土、田泥土、塘泥等,但不能使用打过除草剂的土。床土按每亩大田细床土100kg备足。(3)种子准备。好种出好苗,好苗增产有希望。因此应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杂交早稻每亩大田备足2kg,生育期在  相似文献   

5.
<正>1育秧前的4项准备(1)秧田准备。选择朝南背风、地势高、灌水方便、送秧便利、土质疏松肥力足、便于管理的田块。秧田与大田面积的比例为1∶80或1∶100。对于二晚的秧田,应选择坐西朝东,避西晒的田块。(2)床土准备。床土可采用菜园土、田泥土、塘泥等,但不能使用打过除草剂的土。床土按每亩大田细床土100kg备足。(3)种子准备。好种出好苗,好苗增产有希望。因此应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杂交早稻每亩大田备足2kg,生育期在  相似文献   

6.
晚稻品种生长期比早稻长,但要在安全齐穗期避开寒露风的影响。所以机插秧苗在秧盘中的生长也会超期6~10天,要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秧苗,其关键在于控苗。
  1育秧方式及播种要求
  (1)育秧方式:采用秧田本土泥浆育秧,具有操作简便、节本增效、易于管理等优势,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早稻收割后,紧接着就是翻耕稻田,栽插晚稻。但由于天气热,气温高,为确保晚稻机插质量,农机手应掌握并做到以下几点。一、晚稻育秧技术1.选择秧田。晚稻育秧时天气炎热,秧田一般选择背阳光、背西晒,灌水方便的地方。2.掌握播种时间。一晚播种时间一般为5月20-30日;二晚播种时间一般为6月20-7月5日。每盘软盘播芽谷150-200克,在每平方厘米上有芽谷3-5粒。  相似文献   

8.
水稻育秧要把好“五关”春季气温低,育秧中常遇到催芽难、育秧难、成秧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育秧要把好五关。1.秧田选择: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肥力高的田块。2.种子处理: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播前抢晴将种子晒两天,提高种子活力;用20%的...  相似文献   

9.
正机插育秧,难避免出现僵苗、烂秧、弱苗及完整率低的现象;使用这些秧苗,机插作业时势必造成漏秧、漂秧、断秧等情况,增加了农户补秧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打击农户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沅陵县农机部门在机插秧技术推广方面,成功突破了机插秧在山区大田育秧的瓶颈:秧苗的素质、密度和泥层的厚度都能达到机插要求。通过经验总结发现,育秧成功的关键是必须选择好秧田,其中包括:秧田准备时间、地理环境选择、秧田泥质要求和  相似文献   

10.
水稻直播技术省去了育秧、拔秧、移栽工序,是一种省工、省力、节约成本、增产增效、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新型栽培技术。轻便型水稻直播机,利用手动单人操作,效率高,轻便灵活,适用单户小田块作业,且价格低,农户容易接受,是一种具有较好市场推广前景的机具。  相似文献   

11.
水稻抛秧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重点农机技术之一,它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易于争取季节和时间,产量高等优点。 目前,我市推广的抛秧技术主要是人工用手抛,人工抛秧有它的弊端,如果田块面积小,可在田块四周抛,田块面积大,必须下田抛,用手抛秧,密度不好掌握,抛得稀疏不一,由于力量不够,秧苗着地容易漂浮在泥面,并且抛秧  相似文献   

12.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重要配套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且普遍推广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有双膜育秧技术和软盘育秧技术,这两项技术与工厂化育秧技术相比,具有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操作简便等特点。两者的作业流程也几近一致。双膜育秧是指在秧板上平铺有孔地膜,再铺放2至2.5cm厚的床土,播种覆土后加盖农膜以保温保湿促齐苗的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13.
纸盘旱育秧技术是这两年淮安市淮阴区在实施水稻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过程中摸索总结出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育秧方法。用这种方法育出的秧苗壮,盘根好,适宜机插,插后活棵早、分蘖快、爆发力强。与工厂化育秧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省工、节本、省水、秧龄弹性大、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既可以以村组为单位实行大面积集中统一育秧,又可以由农户自行分散育秧,且育秧成本低,平均每亩育秧成本不足25元,比较适应现行的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秧好半熟稻”,塑盘育秧是行之有效的育秧方法。塑盘育秧后进行抛泱.是水稻轻型栽培增产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十条操作规范。塑盘矮壮秧的标准是:秧龄15~18天,叶龄2.5~3叶,秧苗高门~15cm.矮壮不窜根,无病虫害。1.选择饱满、健壮、发芽率高的种子,播前用浸种灵一支或线菌清一包对水浸种6kg,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选用肥沃无污染的菜园土或老棉田土为营养土,切忌用喷施过绿黄隆的田土作营养土,每亩100kg左右。3.秧田一要施足基肥,二要平整,于整水平,上下不超过1cm。4.秧盘摆放时,秧板上应施一些碳铵…  相似文献   

15.
育秧,是机械化插秧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祁阳县农机局在推广和示范旱育机插秧苗技术的同时,从2006年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了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机插秧苗育秧技术--水育秧苗技术.创新了秧板整理方式,运用有孔地膜和木方格替代软盘;同时探索了配套的秧田管理、大田耕整和田间管理技术,提高了机械化栽培效果,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老百姓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为机育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突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瓶颈的一把关键性"钥匙"。目前,"为机育秧"技术主要有四种:水稻机械化流水线播种;旱土育秧;大田硬盘淤泥育秧;双膜淤泥育秧。对丘陵山区来说,大田硬盘淤泥育秧技术应大力推广。一是大田硬盘淤泥育秧技术简单,适合千家万户应用;二是秧田选择灵活,便于搬运;三是秧苗与大田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机械插秧对秧苗的素质要求很高。适宜的、成本低的育秧方法有2种: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另一种是双膜淤泥育秧,这种育秧方式成本低,简单方便。现谈谈早稻双膜淤泥育秧技术。一、作业流程(1)精作秧板;(2)铺放有孔地膜;(3)铺平床土;(4)均匀播种;(5)盖种;(6)封膜盖草;(7)切块;(8)机插。二、具体实施1.精做秧板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的田块作育秧田,秧田与大田的面积比约为1∶100。在播种前5天连续旋耕2遍,耙平秧田。待泥地沉实后开沟,按秧板畦宽1.5米,沟宽0.25米,沟深0.15米做平。…  相似文献   

18.
贵港市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械化插秧的技术保障和支撑,育秧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后期的长势及最终产量的重要性。对贵港市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艺流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与对策,为农户操作工厂化育秧设备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水稻工厂化育秧主要技术内容 水稻工厂化育秧一般包括选择育秧方法、种子处理、苗土准备、秧田准备、联合播种和秧苗管理等环节。育秧方式有符合机插要求的软盘旱育以及用于抛秧的561穴软盘旱育。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一、规范化育秧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三种。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1、熟化床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