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的特有乡土树种.对参试的44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无明显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较高,分别为40.61%、39.53%和32.79%,枝下高和冠幅较低;聚类分析研究将马尾松种源分为极速生、速生和中等3种类型;综合评定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符,确定了40号种源为最佳种源和33个可供采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速生用材树种,适应性强,分布面积广。由于相同分布区内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生态条件的差异,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遗传差异的种群。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我们在优良种源区选择优良林分进行子代测定,为马尾松良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及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广泛,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地理类型。因此,对马尾松地理种源的类群划分及评价是选择优良适生种源的重要依据之一。我省自1979年参加全国马尾松良种繁育协作组,先后组织了5次马尾松种源试验。本文就全省第三次种源试验郴州点所得材料,经回归、相关分析筛选出5年生树高、胸径,1982~1984年平均每年分枝轮数(以下简称分枝轮数)等五个数量指标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图象处理的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也是林产工业的重要原料林树种,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对优化栽培模式和定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闽中地区尤溪县,采用裂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种源、不同密局局局局局度马尾松丰产林的生长和技术经济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容县马尾松种源最为理想,密度以288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种源苗期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是我国亚热带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分布遍及南方15个省(区),面积达200万km2。马尾松种源间在生长、干形、形态、适应性等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但关于马尾松种源抗寒性研究尚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马尾松种源抗寒性能差异,了解低纬度优良种源北移的范围和极限,为不同生态区筛选适生优质种源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993年底在马尾松全分布区内按经纬跨度,采集10个具代表性种源(其中5个种源共含31个家系)种子,1994年分别在浙…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马尾松种源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树种,福建闽西地区是马尾松中心产区和优良种源区之一,20世纪末开始建立实生种子园,并结合子代测定进行母树林营建以及大径材示范林培育.文章概括介绍马尾松种源试验的进展以及母树林的营建技术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马尾松优良种源的延续作出贡献,以进一步提高马尾松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中的作用.马尾松母树林的发展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力度,以此充分发挥其良种优势,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马尾松母树林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7.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1):F0002-F0002
贵州省马尾松遗传改良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多年的群体选择、个体选择和多世代选择。通过全国协作研究,贵州东部和南部的马尾松种源是中国马尾松的优良种源区;在贵州马尾松优良种源天然分布区进行了优良林分选择;在优良种源和优良林分研究的基础上,从优良种源和优良林分中选择了500多个优良个体进行了优良繁殖材料生产群体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贵州省共有不同遗传层次的马尾松种子园4处(约200公顷),分布在贵阳、都匀、黄平和天柱。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种源高生长节律与物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根据马尾松种源试验的幼林阶段结果对分布广泛的马尾松进行了类群划分,划出了5个类群。本文旨在对马尾松种源树高年生长节律及物候情况进行研究,以图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对类群划分起补充完善的作用,为种源种子调拨服务。  相似文献   

9.
宁明县地处我国南疆,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这里历来就有马尾松自然分布,而且生长良好。解放以来,作为本地种源,就地采种,人工造林,出现了派阳山林场22.5年生亩产蓄积量35—47m~3那样的高产林分;最近两年,宁明马尾松种子,也提供各省区参加全国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反映尚好;为了给地理种源试验工作提供依据,初步摸清广西的马尾松地理种源区,作为全区地理种源调查的组成部分,我们对宁明马尾松种源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藜蒴的研究概况,指出藜蒴是一种分布广、种源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在广东分布尤广;藜蒴人工林生物量较大,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均比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的好;藜蒴造林可用实生苗和扦插苗,马尾松、藜蒴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树种根系的吸收能力强。藜蒴主要病虫害种类达30多种,其中虫害25种,病害8种以上;藜蒴木材用途广,可应用于中纤板生产,通过不同的抽提处理来改变或控制其弦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和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各省的主要用材和薪炭林树种之一。各地不同种源变异很大,对于马尾松的生长、形态及生理指标已有许多报道,但对生物量研究尚少,特别是苗木地径生长与生物量关系研究较少。1986年我们对10省(区)42个马尾松种源2年生容器苗生长和生物量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是全国马尾松的主产区,也是最重要的优良种源区。经过26年系统联合攻关,2017年,广西林科院申报的"广西马尾松育种体系建立与应用"获2016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马尾松培育和利用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用材林研究所所长杨章旗。记者:杨教授,您从事马尾松研究已有30年,当初为什么选择马尾松这个树种?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北纬21°51′—33°51′,东经102°30′—122°30′。汉中地区十一个县(市)都有分布,总面积约4500多公顷。为了了解马尾松种内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幅度和型式,比较鉴定种源间以及种源内个体差异,为选择当地造林优良种源、类型及单株提供科学嵌据。我们于1983年进行了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对不同种源苗期和幼林各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城固县青龙寺林场,属汉中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为我国南方重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范围广阔,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生境差异大,在其群体间及群体内林分间,林分内个体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为了研究马尾松种内遗传变异的型式和幅度,比较和鉴定种源间差异程度,为当地马尾松造林选择最佳种源,并为全国划分种子调拨区提供科学依据,原临海县林科所从1978年开始参加全国南方十四省(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先后三次收集南方13个省(区)102个种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现将苗期和四年生幼林观测资料初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横县地处南亚热带南缘,水热资源丰富,树种繁多,林木生长迅速,是发展林业的重要基地。全县森林一百五十一万六千七百二十六亩,复盖率达22.7%,其中马尾松是该县的“当家”树种,面积大,分布广,栽培历史悠久。现有马尾松林一百四十二万一千三百六十五亩,占森林总面积93.7%;蓄积量一百五十万三千八百三十七立方米,占总蓄积量93.9%,除少部分是人工林外,大都为天然次生林,其中镇龙山镇龙公社一带近八万亩分布连片的马尾松天然林,林相整齐,为本种源的繁育中心,每年从此调出大量种子供本县及外地造林  相似文献   

16.
桐棉松是马尾松的一个优良种源,主要分布于宁明县桐棉乡一带,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树干通直、干形完满、树皮薄、树冠窄、侧枝细、自然整枝良好、材质优等特性。利用马尾松桐棉种源进行造林,对于迅速提高我国的马尾松产量和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纸浆原料林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纤维含量4551%~6192%,纤维长度达44~6.5mm(周政贤等,1989),是造纸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由于湖北省本地种源的马尾松在干形、材性、速生丰产性、耐瘠薄和抗病虫害等方面均不如南方种源的高州马尾松(李传志,1983),因而湖北及其它省市已从广东大量引种高州马尾松。为更好地掌握高州马尾松的生长规律,确定其造纸工业原料林的合理密度和经营管理措施,笔者对高密度高州马尾松纸浆原料林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生长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1 试验地点与材料高州马尾松…  相似文献   

18.
胡超 《安徽林业科技》2009,(3):47-47,35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重要造林先锋树种,其造林成本低,天然更新容易,经济价值高,有“一林多用”、“一树种多林种”的特点,因此,具有良好的造林前景。由于马尾松在广泛而复杂的地理条件下,通过漫长时期的生殖隔离和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种源,而这些不同的地理种源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力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所以,选择优良种源,营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繁育良种,是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n Lamb)是我国分布广,蓄积量多,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大,造林更新容易,成本低,成材有把握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历来被誉为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为了进一步发展马尾松造林事业,为选择最优种源和类型提供科学依据,让马尾松更好地为“四化”服务,我们1976年收集到5省10个地区的种源,于1977年育苗,1978年春造林,目前保存率在90%以  相似文献   

20.
我省属马尾松自然分布北缘,在低山丘陵地区生长良好.研究马尾松的地理差异,选择适宜我省造林的优良种源,是实现良种化的重要途径.1979年,根据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科研协作方案,以南京市老山林场为主要试验点,进行育苗试验,并于1980年进行造林,现将苗期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