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全国上下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将直接影响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而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民权益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其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只有掌握现状,尊重农民、培养农民、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搞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培养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浅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莉 《福建农业》2006,(12):28-29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迈进,而我国目前农民整体素质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部确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广大农民心目中美好家园的代名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于新农村有着怎样的理解、认识、期盼和要求,他们眼中的新农村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以下9个方面是农民们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李勇 《现代农业》2007,(6):32-33
自去年以来,各地在开展培育新型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广大农民群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华加荣 《新农村》2007,(2):38-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是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农民的整体素质如何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问题。1.新农村建设亟需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核心是增收。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扩大投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推动力.加快农民资金积累是投资创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如何完善农民创业资金积累机制。加快资金积累,破解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新一轮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增加资金投入,推进“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夸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新农村.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在田间劳作的广大农民.如果没有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担当主力军.即使有再好的政策指导、再多的资金扶持.也无法真正让农民致富、让农村富裕.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农村的建设,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建设新农村,农民增收是核心,发展生产是关键。实践证明,促进广大农民自主创业,是发展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农民,扶持农民、培训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既能成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不能收农民地、拆农民房,搞“大拆大建”。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重点要因地制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长期浩大的工程,既有“硬件”的要求,如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又有“软件,,要求.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其中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根本谈不上是新农村,也谈不上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任务。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新农村“新”在哪里?农民有什么盼望?笔者通过深入走访调查,不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五盼”: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形势下开展农民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浪潮中,如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新时期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如东县致力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关系,阐释了新型农民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快新型农民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已引起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的基础上,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研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努力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描绘出的一副崭新画卷。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民自身的素质。当前,培育新型农民成了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形成全力,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出发,制定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具体任务和方法步骤,各行各业也制定了很多具体规划来真心实意地帮扶新农村建设,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