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秦岭南坡香樟栽培北缘区冻害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樟冻害程度与经度、纬度、海拔、特殊小气候、平均胸径无显著关系,与栽植地点和品种有关,田野比县城冻害严重;街道背阴处比向阳处冻害严重;小叶樟比大叶樟冻害轻。建议栽植香樟时,应以小叶樟为主栽品种,栽植地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以减轻低温冻害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冻害及冻害发生的症状、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选择宜园地、品种、加强管理、座地苗栽植、加强防护等进行了论述预防和减轻冻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宝臣  唐伟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83-7784,7831
[目的]研究2009年初冬暴雪对邢台市区栽植的大叶女贞的冻害情况。[方法]采用重点区域普查法对邢台市主城区的主要干道、公园、游园内种植的大叶女贞冻害情况逐一调查并分析。[结果]种植年限、栽植环境和温度骤降是造成冻害的主要原因。[结论]选用耐寒品种和大规格苗,选择适宜栽植环境,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等可以提高大叶女贞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栽植花椒达到813 hm~2,在2018年4月7日的倒春寒中受冻害面积超过340 hm~2。冻害调查表明:冻害产生的原因与花椒品种、树体强弱、田间管理、地形、坡度、土壤肥力等都有关系,据此,提出包括喷施叶面肥、修剪保芽、防治病害等几项防治冻害措施。  相似文献   

5.
1幼树萌发前要查苗补植冬季幼树部分植株或枝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在树体萌发前要及时检查。冻害较轻的,可以通过加强树体管理、施肥、灌水等措施恢复;冻害严重或冻死的植株,要用同品种同苗龄的苗木及时进行补植,或更换抗寒品种。2搞好整形修剪幼树萌动前进行整形修剪。栽植  相似文献   

6.
黄淮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抗晚霜冻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黄淮麦区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抗晚霜冻害的能力。[方法]于2006~2007年统计28个不同成熟期、穗型小麦品种遭遇晚霜冻害的伤害率,调查各品种抗晚霜冻害的能力。[结果]在相同气候条件下,早熟小麦品种平均伤害率(冻伤率、冻死率)最大,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小。各品种各级冻害均有发生,0、1级冻害占很大比重。大穗型小麦品种伤害率最大,中穗型品种次之,多穗型品种最小。1级冻害3种穗型相差不大;2级伤害多穗型最低;3、4级冻害大穗型偏高。冻害程度的轻重和小麦发育时期的早晚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早熟的大穗品种冻害程度最重,晚熟的中穗品种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7.
红枣幼树安全越冬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目前,红枣已经成为南疆、东疆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由于冻害、品种配备不合理、栽后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枣树栽植成活率偏低.近几年,我们通过对红枣幼树冻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枣树幼树安全越冬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区枣树绿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阳市是全国大枣主产区之一,栽植枣树的面积大,品种多,长期以来,枣树栽植是采用传统栽培方法,即用自然休眠越冬的枣苗裸根造林。在漫长的休眠过程中,枣苗往往会遭受低温冻害、干旱等自然灾害,苗木在起苗、运苗、栽植过程中易失水受伤,造林成活率低。据统计,朝阳市枣树栽植成活率达不到50%,严重制约了枣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一、冻害预防1.选择抗冻品种建园时选择比较耐寒的品种,比如香玲、辽核4号、晋龙2号等进行栽植,也可选用本地优良品种或选择发芽较晚的品种。2.选择最适地块建园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平地或背风向阳的山台地建园,避免在易发生冻害的地方,冷空气易滞留的低洼盆地、川道、沟地建园。  相似文献   

10.
从栽植品种、园地建设规模、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陕西省礼泉石榴产业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地石榴的生产现状及管理技术水平;根据现状和相关政策,围绕产业技术培训、新成果转化、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开发石榴潜在价值、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当地石榴栽植及未来的延伸产业发展及建设给予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勇  杨晓光  张海林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4):2876-2885
 【目的】以1981年为界,把1950s—2007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对比分析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柑桔种植区界限的地理位移以及北界线位移后的冻害风险。【方法】利用中国种植制度分区标准和农业气候指 标,对比分析两个时段柑桔种植区界限的演变特征,并采用ArcGIS绘制柑桔种植区界限地理位移图;利用冻害风险评估指标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种植区界限位移后的冻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柑桔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的北界线平均位移了0.75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其次分别为适宜种植区、最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4个种植区北界线东段的北移程度均明显大于西段;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南界线分别北移了0.56和0.42个纬度;种植面积增加得最多的是最适宜种植区,其次为适宜种植区,面积减少得最多的是不能种植区,其次分别为可能种植区和次适宜种植区。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和中级冻害的出现频率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重级和极重级冻害出现频率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冻害的出现频率均较各自非敏感区域低,但二者敏感区域的重级和极重级冻害风险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柑桔种植区界限发生了明显北移;柑桔界限北移后,柑桔种植区敏感区域的冻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2.
洛川苹果花期冻害气候特征及人工防霜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学学报》2015,5(11):109-112
为了科学认识低温冻害对洛川苹果的影响,降低苹果花期冻害损失,提高苹果种植效益,笔者利用洛川县1955—2014 年的气候资料,对照苹果花期冻害指标,分析了洛川苹果花期冻害气候特征,对采用的防霜措施进行了探讨。结论表明:洛川县1955—2014 年苹果花期冻害基本上3 年1 遇,严重灾害7~8 年1 遇。出现时段主要集中在4 月6 日—18 日,出现次数占总次数的93%,以影响花蕾为主。轻霜冻出现次数约占霜冻总数2/3,2000 年以后,由于气候变暖,冻害天气出现次数增多,降温幅度大加之花期提前,造成的损失较重。在轻冻害天气过程中,采用单一防霜方法,均能保证不出现冻害,但在严重冻害出现时,由于天气复杂,导致防霜效果降低,宜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方法】利用从广东引进的优质稻“丰美占”分离植株经3年5代系统选育而成。【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8d左右,晚造110d左右,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玉美占”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方法】利用从广东引进的优质稻“丰美占”分离植株经3年5代系统选育而成。【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8 d左右,晚造110 d左右, 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玉美占”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5.
马飞 《现代农业科技》2014,(5):91-91,96
分析了小麦发生冻害的多种原因,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预防小麦冻害发生的对策,以促进小麦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低温胁迫引起的小麦冻害程度,筛选冻害鉴定指标并建立冻害定量评估模型,为小麦生产科学防控低温冻害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兰考198和半冬性品种郑麦366、丰德存麦21为试验材料,在模拟冻害发生前一周进行灌水(W)和不灌水(D)处理,于雌雄蕊分化期将盆栽小麦移到低温模拟室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推广高产晚粳新品种宣粳9397。[方法]介绍宣粳9397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结果]宣粳9397系宣城市农科所用香粳9325与晚粳97杂交并系统选育而成的晚粳新品种,2007年2月13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宣粳9397各方面的表现优异,在栽培中要严格遵守其栽培技术规程。[结论]该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作双季晚粳种植,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天峰薯1号在福清市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现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栽培等优点。从选好种薯,培育壮苗;选地整畦,开好三沟;适期早插,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优化配方;加强田管,防治病虫;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  相似文献   

20.
上海引种的7种棕榈科植物冻害状况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对上海近年引进的7种棕榈科Palmae植物受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引进的棕榈科植物均有冻害发生,不同种类间的冻害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根据拟定的冻害分级标准,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耐寒性较强。其次为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枣椰子P.dactylifera,银海枣P.sylvestris,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而针葵P.roebelenii耐寒性较弱。进一步调查分析了相关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如种植位置、植物群落结构和防冻措施等对棕桐植物抗冻性的影响。上海地区不宜大规模引进南方棕榈科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