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周口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市为载体,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着力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农村经济连续多年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富民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汇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农业的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以来,面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疲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面对干旱、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严峻形势,陆良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良好势头。一是农业增产增收。陆良县坚持把农业工作放在首位,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减灾增收措施,农业增产增收得到有效保障,全年预计实现粮食总产3.64亿  相似文献   

4.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功能体,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随着我国经济在较长时期保持高速度增长,农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在不断增强,其生态、文化、社会等功能地位逐步显现,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多功能农业是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传统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的必然结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政策的目标.充分利用云南气候资源、农业产业、民族文化等多样性优势,努力拓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多样性,在生产出更多"云系""滇牌"特色农产品,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同时,拓展农业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对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价值链,全面提升云南农业的综合效益,不断壮大农业经济实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是构建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保障体系。河南是农业大省,有“中原粮仓”的美誉,连续五年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业成为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经过30年的农村改革,全省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文从阶段论、状态论、过程论的视角,阐释了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以及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公共财政投入,提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农业,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系统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世界持续农业的进展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世界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述了现代持续农业的各种类型及其本质,指出了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分析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转变中依据中国国情,因地因时制宜,坚持农业与自然、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地发展,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
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逐渐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三门峡市气象局通过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针对性较强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适时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不断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为农防灾减灾决策服务能力,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果蔬、茶叶、食用菌等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近年来,全省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集中、高水平发展,带动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一、四川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成效显著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详细阐述了数字农业在设施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科技示范农业、景观生态农业、文化教育农业、加工物流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并借鉴北京、上海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适合天津农业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化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密市按照农业生产规模化、特色农业品牌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效应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贵州现代农业发展背景、发展目标的分析,指出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构建贵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为进一步发挥特色农业在推动贵州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特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快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宜兴市西渚镇位于无锡市西南的丘陵山区,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近年来,该镇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特色品牌农业建设,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形成了现代农业新格局,品牌建设构筑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就不算真正全面的小康。农业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把农业工作上升到新高度,持续不断地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保障能力弱,传统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显得更为紧迫。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镇江市江心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依托独特的四面环江优势、农业旅游主题特色、季节性农产品与节庆的双促动及良好的外生态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进行科学布局,形成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特色核心区域,综合管理服务区、农业科技服务区、特色农业体验区、环岛湿地生态区为互补区域的5大功能分区.充分彰显主题农业特色,主导发展蔬菜产业,全面完善江心洲蔬菜林果综合产业链,带动江心洲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江心洲稳步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及农业结构急需调整的重压之下,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是我国县域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探寻我国县域特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道,有必要对国外现代农业发展和我国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在借鉴国内外现代特色农业不同发展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其对我国现阶段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福清先行先试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特色农业现代化是破解"三农问题",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清市利用其经济发达、多侨、近台、临海优势,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条以农业园为依托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文以福清市特色现代化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踏查,获得了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福清市农业园区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农业转型升级特征与好经验、好做法,并针对其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区顺应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三分法”(即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区域发展方略,确立了加快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丰市顺应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努力在提升层次、培育特色、提高效益上做文章,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态化、外向化、产业化"五大特色",粮棉特的比例已由1998年43∶34∶23调整为现在的40∶30∶30,多种经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78%提高到80%左右,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达到51%.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788元,农民收入连续多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调整的实践中,市政府主要抓了"四调四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