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节以及多雨闷热潮湿的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70%的健康家兔鼻腔黏膜和扁桃体内带有病菌,平时不发病,当条件恶化或家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发病。2009年5月,笔者在临床遇到一起长毛兔病毒性出血症引发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各种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巴氏杆菌病的总称。该病菌分布很广,在养兔场以及在健康兔的鼻黏膜上均能寄生,但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引起兔只发病。一旦兔体受到外界不良条件影响以及饲养管理不良,兔体抵抗力降低,该菌便会大量繁殖,毒力增强,病菌即可通过鼻黏膜进入血液分布到全身而引起发病。本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一般发病率为20%~30%。由于很多家兔鼻黏膜带有巴氏杆菌而又不表现临床症状,所以当引进兔时常把该菌带入,  相似文献   

3.
巴氏杆菌病是家兔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病。此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鼻炎、免清水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两季是本病发病高峰期,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年龄的家兔均可感染,主要侵害2~6月龄家兔,可引起大批家兔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死亡率高达80%~90%。不仅给养兔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养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巴氏杆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  相似文献   

5.
巴氏杆菌病是家兔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病。此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鼻炎、兔清水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两季是本病发病高峰期,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年龄的家兔均可感染,主要侵害2~6月龄家兔,可引起大批家兔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死亡率高达80%~90%。不仅给养兔户带来巨  相似文献   

6.
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免疫家兔效果好廖治清,余永照,杜高吉,康全安,万永东(四川省井研县畜牧局四川井研,612660)兔瘟、兔巴氏杆菌病是传染快、流行广、发病急、死亡高、危害性大的家兔毁灭性传染病。据我县1987年暴发流行该病的调查统计:发病率为65....  相似文献   

7.
巴氏杆菌病是家兔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播,也可经空气传播.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在普通养殖场,30% ~ 90%外观健康的兔可能携带病菌.隔离饲养的实验兔场已确定无该致病菌.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可表现各种临床症状,包括鼻炎、肺炎、中耳炎、结膜炎、脓肿、生殖道感染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8.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家兔中较为频发,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较多发生,成为危害养兔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巴氏杆菌的防治主要使用巴氏杆菌疫苗,由于目前市场上多为二联苗,所以二联苗中巴氏杆菌的保护率是否达标就成为能否防住巴氏杆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家兔极易感染,尤其是在引进新兔时易发生流行,是2~6月龄家兔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兔发生本病,虽病原相同,但临床症状却不同。  相似文献   

10.
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又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型性、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细菌性传染病[1]。由于病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同,主要有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结膜炎、中耳炎、生殖器官感染和脓肿[2]。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发病率高达60%以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引起兔大量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原及流行病学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通常分为A、B、C、D和E五个血清型。家兔中较常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潮湿季节发生较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2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潜伏期一般数小时至5天或更长。在临床常见有以下几各类型鼻炎型:患兔鼻腔里流出鼻液,起初呈浆液性,以后逐渐变为黏液性以至脓性。患兔常打喷嚏、咳嗽,用前爪挠抓鼻孔。时间较长时,鼻液变得更加浓稠,形成结痂,堵塞鼻孔,出现呼吸困难。由于患兔经常挠擦鼻部,可将病菌带入眼内、皮下,引起结膜  相似文献   

12.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兔中较常发生,一般无季节性。当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缺乏、饲料突变、卫生条件差、寄生虫感染以及寒冷、闷热、潮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等情况下,兔子抵抗力下降,病菌易乘机侵入体内,发生内源性感染。病兔的粪便及分泌物排出的有毒力的病菌可以污染饲料、饮  相似文献   

13.
煌绿滴鼻法在兔巴氏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巴氏杆菌常存于健康家兔的上呼吸道粘膜中,带菌率为35%~70%,当家兔在管理条件差、营养缺乏、长途运输等情况下,兔体抵抗力下降时,多杀性巴氏杆菌乘机侵入体内,发生内源性传染,细菌又随病兔咳嗽或喷嚏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家兔。我院在教学实验、实习中,对家兔的需要量较大,除自繁自养外,每年都要购进两千余只市售家兔,而新购入家兔在经过了长途运输、环境和饲料等条件变化的应激后,极易造成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发病,严重的甚至死亡,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给管理上带来困难。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报道,采用煌绿滴鼻法,…  相似文献   

14.
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流行病学病兔和带菌兔是主要传染源,病兔的鼻液、唾液、粪、尿等带有大量病菌。本病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伤口而感染。不同年龄、品种的家兔均易感染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尤其在阴雨潮湿、高温高湿、气候多变的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5.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导致9周龄~6月龄的兔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70%的健康兔的上呼吸道粘膜和扁桃体带有这种病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见,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1发病原因当气温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缺乏、饲料突变、过度疲劳、空气污浊、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以及寒冷、闷热、潮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阴雨绵绵等环境因素或其他致病菌的协同作用下,导致兔抵抗力降低,病菌大量繁殖并毒力增强,引起发病。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型(全身性败血…  相似文献   

16.
春天气候多变,多雨潮湿,群养家兔容易发生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大肠杆菌病和兔球虫病等疫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往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那么,春季怎样防治家兔这些常见疫病呢?1 兔瘟 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3月龄以上的青年和成年家兔危害很大,乳兔一般呈慢性经过或少发病。常在初春暴发流行,一旦发生,迅速波及全群,  相似文献   

17.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症状的疾病 ,有鼻炎、中耳炎、结膜炎、肺炎、皮下脓肿、败血症以及子宫脓肿和睾丸炎等。家兔的巴氏杆菌病通常多为隐性感染。在污染群中 ,随着兔龄的增大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兔群中的污染率有增加的趋势 ,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 ,是危害家兔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现将本人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1 1 病例 1 我县东村王某 2 0 0 1年 3月份从福清引进黄毛兔60 0只。饲养 2 0天后出现不食、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最急性的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表现精神不振 ,食欲废绝 ,…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病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发病率常在60%以上,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常引起家兔大批死亡,给养兔业带来严重损失。近几年来,笔者在本县对该病进行综合防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1.  相似文献   

19.
1990年6月,吉林省某兔场发生二月龄左右幼兔突然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兔巴氏杆菌病,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将病情很快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该场共养兔600只,其中,二月龄幼兔300只,种兔100只,仔兔200只。现已养兔两年,过去曾发生过兔巴氏杆菌病。未注射巴氏杆菌病菌苗。该场卫生条件较差,兔舍内潮湿,空气污浊。最近注射兔瘟疫苗。注苗时,注射部位未剪毛,仅用酒精  相似文献   

20.
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又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型性、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细菌性传染病[1]。由于病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同。主要有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结膜炎、中耳炎、生殖器官感染和脓肿[2]。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发病率高达60%以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引起大量发病和死亡。随着养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