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凌  杨殿有 《畜牧与兽医》1998,30(4):181-183
Gordon等(1980)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此后的十几年中,建立了许多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转基因兔、猪、羊、牛,使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前...  相似文献   

2.
论文概述了家畜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初步分析了用于转基因技术的基因载体种类,深入探讨了不同载体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基因载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文概述了家畜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初步分析了用于转基因技术的基因载体种类,深入探讨了不同载体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基因载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自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用微注射法将DNA序列导入原核培育出转基因动物以来,这项技术引起了许多学者和生物工程公司的极大兴趣。导入人生长激素(hGH)基因的小鼠培育成功,此后转基因猪、鱼、兔和羊等相继问世,为动物基因工程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就转基因动...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近 3 0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最初的原核注射法是应用最普遍、最可靠、效果最稳定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价格昂贵 ,整合率低及不能定点整合的问题 ,所以近几年来转基因动物技术已出现了胚胎干细胞法 ,精子载体法 ,体细胞核移植法和人工酵母染色体法等一系列新方法。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正以其突出的优越性指导着多个领域的工作。目前 ,它的应用已渗透到基础理论、疾病动物模型、人异种器官移植、制药、畜牧兽医等领域。转基因动物应用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 ,转基因动物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蓬勃发展,使其在医学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该综述着重介绍制备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技术与方法,并对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优越性、类型和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将已知的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从而使其得以表达的技术。此技术将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统一起来,标志着基因工程已由离体操作发展到离体与载体相结合的新阶段。目前,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反转录病毒感染法、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和精子载体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转基因动物技术主要应用在人类疾病模型、生物反应器、异体器官移植和改良动物品种与性状等方面。同时转基因动物技术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安全性问题,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讨论了DNA显微注射法、载体法、细胞培养法和胚泡细胞注入法等产生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以Southern印迹为主,包括PCR阳性产物测序法等转基因动物检测方法;乳腺表达系统和基质结合区(MAR)等转基因动物表达系统以及转基因动物在分子生物学、畜牧兽医以及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杜坚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animal)是以实验方法导入外源基因,在染色体组内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利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以研究外源基因在整体动物中的表达调控规律...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胚胎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实验室内生产转基因胚胎已成为可能。本文综合有关文献资料,主要介绍生产转基因动物的程序与方法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小鼠后代乳汁中外源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传统育种方法,用整合有人凝血因子Ⅸ(hFⅨ)的转基因小鼠交和远交。通过选育,在其后代中出现4只双重杂合子(3♀,1♂)及2只纯合子小鼠(2♀)。收集雌鼠乳汁,用ELISA测定其中hFⅨ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杂合子小鼠,纯合子小鼠的表达量无增高(P>0.05),而双重杂合子小鼠的表达量有显著提高(P<0.01)。结果提示 ,选育双重杂合子转基因后代小鼠,是一条提高转基因动物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作者主要对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在畜牧业、医药产业和人类疾病模型的建立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多疾病在实验动物身上不发生或仅仅是高等哺乳类动物才发生,因此难以通过自发或人工定向培育的方法获得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精确地研究基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在个体发生的每个阶段中使用任何个体进行遗传功能的分析。因此,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开发成为转基因动物的热点。文章就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制作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动物乳腺特异性启动子调控元件指导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特异性表达 ,并从转基因动物乳汁中获取重组蛋白。近年来 ,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促进了该技术的蓬勃发展 ,并在生产药用蛋白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本文简要概述了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及应用 ,并重点阐述其研究现状及前景 ,从而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家畜的iPS细胞诱导成功,将iPS细胞诱导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相结合,在家畜的遗传育种,尤其是在转基因育种、转基因生物反应器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科研及应用价值。笔者就iPS细胞的研究概况、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阐述,同时初步探讨了尚需解决的学术及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三文鱼被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世界上首个获批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动物食品,开启了转基因动物商品化的大门。为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管,世界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制订了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安全性评价制度和转基因成分标识管理制度。文中对猪、牛、羊等转基因动物的研发现状和转基因动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安全性评价制度和转基因成分标识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珍贵药用蛋白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技术,它为商业化前景广阔的药用蛋白提供了高产量、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开创了基因工程制药的新途径。目前,应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已表达百余种药用蛋白,其中近30种进入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用于治疗抗凝血酶缺乏症的抗凝血酶Ⅲ(ATrynR)已上市,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显示出广阔的产业化前景。作者概述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优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产业化进程,讨论了其目前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Dolly)的诞生,表明成年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基因组的全能性。本文从“多莉”诞生的背景、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现状、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的核质互作、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制作转基因动物上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特征及其在临床发病过程中呈现的症状,筛选抗口蹄疫病毒单链抗体基因。通过EcoRⅠ/NotⅠ双酶切中间质粒pGEX-ScFv获得单链抗体基因片段,并克隆至反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FB-neo,构建反转录病毒穿梭载体质粒pFB-ScFv。将pFB-ScFv与辅助质粒pVPack-GP、pVPack-10A1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重组反转录病毒MMLV-ScFv。同时,构建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反转录病毒MMLV-EGFP作为对照。利用所包装重组反转录病毒感染猪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携带目的基因的单克隆细胞集落。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在成功构建反转录病毒穿梭载体pFB-ScFv和pFB-EGFP的基础上,获得了分别携带抗口蹄疫病毒单链抗体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反转录病毒,并最终筛选出分别携带上述基因的猪成纤维细胞克隆,为抗口蹄疫病毒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