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成驾驶员疲劳的原因: (1)驾驶员本身的原因。首先是身体条件,如得了妨碍驾驶、影响正常操作的某些疾病,极易产生驾驶疲劳。其次是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原因,驾驶技术不佳、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精神常常处在高度的紧张之中,遇有紧急情况在处理上往往惊慌失措,造成驾驶疲劳。性别年龄条件对产生驾驶疲劳也有一定的影响,驾驶员的年龄超过 45岁,反应开始迟钝,体力恢复较慢,也可导致疲劳。 (2)生活环境上的原因。有的驾驶员居住环境噪声大、室内人多、居住条件差,或居住地距驾驶出车的地方较远,影响休息。还有的驾驶员因家庭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造成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任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存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4.
1.驾驶员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当今社会,随着人、财、物的大流通,劳动节奏加快,客货运周转量增加,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负荷加重。处于经济发展前沿的运输业首先受到节能高效的强烈冲击。驾驶员的身心长期处于一种疲惫状态,再加上有些人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重,心理素质不良等因素,极易产生疲劳驾车现象。原因大致分为两大类:①机体疲劳。所谓机体疲劳是指驾驶员因睡眠不足,身体状况欠佳,长途驾驶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嗜睡,浑身无力,反应迟钝,操作失调。机体疲劳产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运输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5.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拖拉机驾驶员颈部疲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拖拉机驾驶员颈部的疲劳状况,在模拟拖拉机作业过程基础上,对驾驶员颈部胸锁乳突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以积分肌电值与平均功率频率为评价指标,对作业过程中驾驶员颈部疲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头部转动角度对积分肌电值和平均功率频率有明显影响,积分肌电值随角度的增大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平均功率频率随角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大角度的头部转动容易使拖拉机驾驶员颈部产生疲劳。同时,分析了拖拉机驾驶员颈部产生肌肉疲劳的原因,提出了缓解疲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驾驶与疲劳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疲劳后,其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状态被打破,将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驾驶,是潜在的事故因素。过度疲劳驾驶往往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甚至造成恶性事故。今年3月2日凌晨3时许,高邑县一机手就因过度疲劳,驾驶联合收割机翻入107国道上的沙河大桥下,造成4死1伤,机器严重受损的特大事故。一、什么是驾驶疲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因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失调而造成驾驶机能失调的现象。生理机能失调,是驾驶员因连续长时间在座位上进行驾驶操作,超过一定限度后…  相似文献   

7.
谨防疲劳驾车大家知道,保持旺盛的精力,对于我们工作是很重要的,对于驾驶员驾车尤为重要。大量血的教训告诫我们,疲劳驾车对驾驶员是绝对不允许的。驾驶员疲劳时,会出现全身沉重、四肢怠倦、意识模糊、头昏、眼花、打瞌睡等症状。如果驾驶员感觉自己身体疲劳,切记不...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驾驶员连续驾车时间过长就会疲劳。特别是长途汽车的驾驶员,由于运输任务重,路程长,疲劳更易出……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造成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夜间行车由于灯光照射范围和亮度有限,驾驶员的视界受约束,而且灯光随车辆的颠簸晃动,视线远比白天差,驾驶员的眼睛容易产生疲劳;加之路面地形难以辨认,有时还会造成错觉,因此,夜同行车必须集中精力,细心观察,谨慎驾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田间作业时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对播种、割晒、深松浅翻和起垄等田间作业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率和疲劳状况进行了测试、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纯作业和田间转向作业中,国产履带拖拉机组驾驶员的心率增加率显著高于其他机组,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大功率机组与小功率机组纯作业与田间转向时的驾驶员心率增加率无显著差异;同时,得出了各机组驾驶员可能承受的最长作业时间为10.7~16.7h,为分析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减轻驾驶疲劳及改善驾驶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忙季节,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员为不耽误农时,起早摸黑下田作业,甚至连中午也不休息。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睡眠不足及过度紧张操作,极易产生疲劳。  相似文献   

14.
九、疲劳与事故预防 1.产生疲劳的原因 疲劳是人在连续工作后消耗了体能和精力,使其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水平下降或失调而导致其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一种状态。 驾驶员产生疲劳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5.
驾驶工作是一项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特殊工种。由于操作无规律,长时间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状态,以及受不良工作环境条件的反射或刺激,极易造成人体神经活动反射或紊乱,引起感觉器官的功能疲劳,给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带来隐患。下面谈谈驾驶员的几种生理疲劳现象。(1)心理性疲劳。驾驶员的心理性疲劳主要受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严重时表现为体力不够、疲乏,并伴有心情不安、烦躁,产生退缩感、胆怯,对本来不相干的刺激特别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适等现象。有资料表明,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超过4h),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注意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疲劳与安全行车所谓疲劳,是指驾驶员因连续操作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发生某种变化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疲劳会使人的注意力分散,严重时会困倦打瞌睡,精神恍惚无法正常接受和处理外界的信息。驾驶员总的工作能力因疲劳而降低,当大脑发出指令后,身体不能自如...  相似文献   

17.
三秋大忙季节,农民朋友为了抢收抢种,往往起早贪黑连轴转。尤其农用车辆驾驶员,由于没有及时休息,很容易产生疲劳驾车。 疲劳驾车存在诸多危害: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能力降低,应变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驾驶操作还容易出现反常现象,忧郁、困倦产生无力感等等。所有这一系列的身心变化,给交通事故埋下了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18.
三秋大忙季节,农民朋友为了抢收抢种,往往起早贪黑连轴转。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员,由于没有及时休息,很容易产生疲劳驾车。 疲劳驾车存在诸多危害: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能力降低,应变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驾驶操作还容易出现反常现象,忧郁、困倦产生无力感等等。所有这些-系列的身心变化,给交通事故埋下了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19.
《南方农机》2001,(3):27
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朋友常抱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容易犯困、打瞌睡。这究竟是什么呢 ? 其实,这就是“高速催眠”现象。首先,高速公路实行分隔行驶,完全杜绝了异向干扰,驾驶员不必考虑对面来车等情况;其次,高速公路无指示灯 (如红绿灯 )干扰,又无行人、非机动车影响,驾驶员仅顾踏下油门,盯着前方高速行驶;第三,由于驾驶员视觉产生一定影响,如有效视野变窄;有效辨认距离缩短;动态视力下降;速度感减弱等。所有这些会驾驶员大脑活动受到抑制,因缺乏感官刺激而逐渐产生精神疲劳,反应迟钝,产生睡意。 “高速催眠”现象是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的天敌,也是许多交通事故发生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目前许多国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段加以限制,从而改善行车条件,调节司机心理。对于广大驾驶员来说,除时刻保持警惕外,要常备清凉油,必要时抹一些;或感到疲劳时打开录音机听一听节奏欢快的音乐,来提高兴奋性。 (二木 )  相似文献   

20.
1疲劳驾驶的特征及分类1.1特征疲劳驾驶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及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驾驶员连续长时间在座椅上进行驾驶操作,精神高度集中地注视着车外环境,随时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