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鸽新城疫又称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或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对养鸽业危害巨大。利用RT-PCR快速诊断法和抗体检测等综合诊断,确诊山西省忻州市某赛鸽公棚感染鸽Ⅰ型副粘病毒,全棚赛鸽采取紧急免疫、隔离治疗等治疗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鸽群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2.
Ⅰ型禽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成员,为不分阶段的单股副链RNA病毒,引起鸡、鸭、鹅、鸽、孔雀等多种禽类新城疫(ND),造成严重危害,鸽Ⅰ型禽副粘病毒病又称为鸽瘟或鸽新城疫,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深圳及珠海拱北动检所先后从进口种鸽中发现本病以来,目前已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养鸽地区,不但对养鸽业的发展构成严重损害,一直是各类鸽病中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鸽新城疫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鸽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鸽群常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其临床症状与鸡新城疫相似,主要临床特点是肠炎、下痢和神经症状,尤以嗜神经速发型为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鸽业造成巨大威胁,是养鸽业的大敌,并常能同时引起鸡新城疫的流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次全球性大流行即是首先暴发鸽新城疫,然后造成世界范围鸡新城疫的大流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特禽和观赏鸟养殖业发展较快,各地开始陆续有发生鸽新城疫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病又称鸽新城疫.是由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常有关鸽自然感染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的报道,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新城疫,是威胁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鸽新城疫的发生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给休闲娱乐场所的人们带来身心健康的损害,以及严重的社会不利影响。因此,在目前对鸽新城疫未有充分认识与足够重视的大环境下,预防鸽新城疫显得更为重要。免疫接种是防制疫病发生的关键措施,在认真做好禽流感免疫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鸽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鸽的烈性传染病。由于以前养鸽的规模较小 ,对本病的认识不足 ,导致我镇一养鸽户因本病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我镇甘塘村汤家组金某于 2 0 0 0年 11月 5日 ,购进乳鸽5 0 0对 ,饲养至 12月 1日 ,发现个别鸽子发病和死亡 ,病情日益严重。经用抗生素、速补 14等药物治疗无效 ,死亡 5 0余对后到本站求诊。2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达 43~ 44℃ ,食欲减退至废绝 ,渴欲增加 ,精神萎靡不振。不愿走动 ,垂头缩颈 ,羽毛松乱 ,眼半睁半闭。病程稍长病鸽还表现呼吸困难 ,…  相似文献   

7.
鸽新城疫又称鸽的Ⅰ型副粘病毒病,是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该病毒与鸡的Ⅰ型病毒同为一属,具有高度交叉免疫原性。今年2月,我区一养鸽专业户报称其所养鸽群发病3d,病鸽拉稀,有些病鸽头颈歪斜,已有多只死亡。  相似文献   

8.
鸽病防治要坚持养防联合,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准则。现介绍常见鸽病的防治技巧。 新城疫。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新城疫,是威胁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其特征有下痢,震颤单侧式双侧腿麻痹,后期病例为头颈歪斜死亡率20%~80%,与鸡新城疫病毒类似,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和眼结膜及创口。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鸽业亦蓬勃发展,在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疾病,其中,鸽新城疫是危害养鸽业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鸽新城疫(ND)是由鸽新城疫病毒(又称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尤其是乳鸽感染本病易大批死亡,青年鸽和种鸽也会发生死亡。本病可通过空气传播,发病迅速,病死率可达30%-60%,有时甚至可达80%。在国内许多地区也时有鸽群发生新城疫的报道。而且在许多肉鸽饲养场呈暴发流行,是严重危害养鸽业发展的头号疾病。为了查明原因、保护养鸽业的发展,我们从发病鸽场采集到了典型病料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急性传染病,也是鸽子目前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临床病例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差、排黄绿色稀粪、扭头和翅膀麻痹等神经症状~([1])。近年来,随着养鸽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该病在广西养鸽场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养鸽业的健康发展~([2-3])。临床上鸽新城疫与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很常见~([4])。两者混合感染使发病鸽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鸽新城疫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PMV-I)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珍禽业的发展,因PMV-I引起鸽群发病和危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报道也不少。现将某肉鸽发病及其诊断、防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与鸽I型副粘病毒混合感染鸽的防治方法王成东(河南省郑州市■阳城关镇东发养殖公司良种肉鸽场450100)鸽同时感染鸡新城疫病毒与鸽I型副粘病毒病例报道较少。笔者从事规模化养鸽多年,本病例也是首次接触,现将在某大型鸽场发生此病的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13.
正一、概述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瘟、鸽新城疫),是由禽血清Ⅰ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各种鸽(肉鸽、信鸽和赛鸽)中普遍存在。鸽群常突然发病,迅速蔓延,以神经症状和腹泻为主要发病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达50~80%以上,已成为危害养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  相似文献   

14.
鸽新城疫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养鸽业的发展,鸽新城疫的流行颇为广泛,造成很大危害。现将该病特征及防治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及养鸽爱好者参考。1流行情况本病在英国坦那的新河岸鸟的身上被发现,故称“新河岸病”,又译为“新城疫(Newcastle病)”。它是由I型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15.
鸽新城疫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养鸽的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鸽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变种引起的,各日龄鸽均可发生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特点.笔者最近对一起鸽新城疫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鸽新城疫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多是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时常引起鸽群突然发病,迅速传播,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养鸽业迅速发展,从国外引入种鸽亦越来越频繁。1985~86年,某些口岸的动物检疫所、站业已检出鸽Ⅰ型副粘病毒(PMV—Ⅰ)病(又称鸽新城疫、ND)。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鸽源副黏病毒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禽Ⅰ型副粘病毒鸽源分离株(PPMV-I),即鸽新城疫病毒,是引起鸽的一种急型传染病。它起源于70年代末的中东,近年来,在国内时有鸽新城疫的病例报道,而且在一些肉鸽饲养场呈暴发流行,给养鸽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应该引起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以腹泻、神经症状、呼吸道症状、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给养鸽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肉鸽感染新城疫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11月武夷山市某鸽场饲养种鸽350对、青年肉鸽480对  相似文献   

20.
<正>鸽病防治要坚持养防联合,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准则。现介绍常见鸽病的防治技巧。新城疫。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新城疫,是威胁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其特征有下痢,震颤单侧式双侧腿麻痹,后期病例为头颈歪斜死亡率20%~80%,与鸡新城疫病毒类似,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和眼结膜及创口。防治主要是在7~10日龄用鸡Ⅱ系弱毒疫苗或克隆30弱毒疫苗点眼、滴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