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斑牡丹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仅次于中原牡丹的第二大牡丹品种群,是进行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而且紫斑牡丹的观赏、药用价值很高,其衍生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酒等市场也非常广阔,紫斑牡丹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的特色产业。本文根据甘肃省的栽培情况,总结了紫斑牡丹的繁殖栽培育苗技术,以期促进紫斑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临夏油用紫斑牡丹的开发价值,并提出相关优化紫斑牡丹种植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的食用木本油料资源。在对甘肃紫斑牡丹种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甘肃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对策:加强紫斑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紫斑牡丹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利用造林补助加强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4.
油用紫斑牡丹既有观赏价值,同时又具有经济价值,用其制作的食用油号称中国最好的食用油。定西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种质文化,非常适合于油用紫斑牡丹的培育。目前来说,定西市的紫斑牡丹产业发展具有很大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定西市利用牡丹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紫斑牡丹在漫长的发展中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使他更加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紫斑牡丹非常抗寒,能耐-43℃低温,在甘肃省的临夏地区也是紫斑牡丹的栽植地区之一。临夏紫斑牡丹几乎全部表现出紫斑牡丹的基本特征:植株高大、舒心强、枝条节间距长,生长量大,部分品种当年生枝条可长至70公分。紫斑牡丹其实也是牡丹花中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而且比较珍贵,一般都种植在园林和公园中,紫斑牡丹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临夏紫斑牡丹种子处理、苗木嫁接、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分析其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等特点,为进一步开阔临夏紫斑牡丹市场打下基础,以期促进临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栽植养护紫斑牡丹地措施,并提出相关防治病虫害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临夏牡丹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斑牡丹天然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秦岭、河南伏牛山以及湖北西部神农架山地等,生长于海拔1100~2800m的落叶林中。临夏牡丹属于紫斑牡丹的栽培品种群,也是甘肃各地栽培牡丹的总称。临夏牡丹花瓣基部有明显的大块紫斑,在其形态特征上也与荷泽、洛阳等中原地区的牡丹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由此而被确定为中国栽培牡丹中一个重要的品种群一甘肃牡丹栽培群。  相似文献   

9.
紫斑牡丹冬季催花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斑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是中国特有物种,属毛茛科落叶灌木,星散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和河南西部,为珍贵的花卉种质资源,根皮可供药用。近年来,紫斑牡丹得到广大赏花市民的喜爱,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春节期间,紫斑牡丹供不应求。为此,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总结出了紫斑牡丹冬季催花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紫斑牡丹(Peaonia rockii T.Honget J.J.Li)属毛莨科芍药属牡丹组,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紫斑牡丹原产我国陕甘地区,本文论述了临洮紫斑牡丹的催花栽培技术要点,对于发展高效花卉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形成紫斑牡丹产业化发展格局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洮紫斑牡丹栽植历史悠久,因其花色繁多,色泽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临洮县通过发展牡丹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从紫斑牡丹的生长习性、施肥管理、苗木培育、苗期管理、定植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临洮紫斑牡丹生产栽植技术,旨在提升临洮紫斑牡丹品质,推动临洮紫斑牡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临夏牡丹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科学认识临夏发展牡丹产业的优势,对最终发展壮大牡丹产业,打造西部牡丹城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临夏牡丹产业发展缺乏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干部及群众观念仍然跟不上牡丹产业发展的需要;牡丹新品种选育(尤其是专用牡丹品种选育)相对滞后,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还很粗糙[1];牡丹生产方式相对单一,油用牡丹、切花牡丹、盆栽牡丹、催化牡丹、药用牡丹等牡丹多元化生产滞后,起步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提出了推动临夏牡丹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建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摸清底子、准确定位、理清牡丹产业发展的思路;认清优势、发挥特长、实现牡丹文化的大融合;明确目标、综合推进、促进牡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唱响牡丹文化,发展牡丹产业,打造西部牡丹生态城。  相似文献   

13.
农历八月是牡丹定植最佳时期,临夏在小雪节气时冻土已达0.2 m厚度,严寒的初冬季节进行露天定植紫斑牡丹,常规情况是不可能的。笔者根据自己冬季定植紫斑牡丹成活的实际,简要阐述了冬季定植紫斑牡丹应从偏冷区向气温稍热区进行引植;选择长势强旺,树体健康无病虫害,高度0.8 m以下,树龄在5年左右的中龄紫斑牡丹为好;冻土层不易过厚,超过0.3 m会造成根部冻害;后期要重点注意5条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立地状况、品种选择、栽植技术、管护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临夏紫斑牡丹绿化带栽植技术及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发展,起草制定出油用紫斑牡丹育苗技术规程。本标准范围是北纬35°~36°、海拔1 500~2 600 m油用紫斑牡丹栽培区。主要技术内容是油用紫斑牡丹苗圃地建立、土壤管理、播种、嫁接、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国内牡丹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种质资源利用、品种资源利用与体系完善、生产经营与生产配套技术性、产业结构和宏观调控等发展途径为牡丹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实现中国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祁连山北坡山区引进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通过观测其物候期、主要形态特征及长势情况,发现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花期较原产地均延迟了1个多月,花型均为单瓣(少瓣型),适应性都比较好,成活率高、长势好、病虫害少,应用分类均为油用紫斑牡丹。在祁连山北坡山区推广种植紫斑牡丹,发展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紫斑牡丹属牡丹科,是一种因花瓣基底部位有特殊斑点的牡丹花,长期以来,紫斑牡丹被视为观赏植物。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发现紫斑牡丹中含有大量油脂,可以作为油料作物进行生产。但是,我国目前形成的油用牡丹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内并未培育出表型稳定且油脂含量较高的紫斑牡丹植株,关于紫斑牡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相对匮乏。本文将对紫斑牡丹的表型形状展开分析,了解该类型牡丹植株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研究发现,紫斑牡丹的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均不同程度表达蔗糖合成酶、果糖激酶、己糖激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等。  相似文献   

19.
以紫斑、凤丹等牡丹品种籽为原料榨取的牡丹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近年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较快,油用牡丹苗供不应求,提高油用牡丹育苗技术十分重要。所以,根据多年的育苗经验归纳总结油用紫斑牡丹高床覆沙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0.
紫斑牡丹在青海省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花大色艳、结实率高、应用前景广的特点,本文介绍了紫斑牡丹播种繁育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繁育数量和质量,发挥牡丹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牡丹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