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兴安盟地区种植两季燕麦试验,摸索出适合该地区的燕麦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如果两季均种植白燕8号.则两季都能正常成熟收获籽粒。如果第一季收获籽粒第二季收获饲草,则有多种选择,在生育期允许的情况下,以第一季种植坝燕4号,第二季种植白燕2号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进燕麦品种在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种植试验,观察各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和抗逆性状,结果表明:引进品种白燕2号和白燕1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优于本地燕麦品种,两品种可在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泰州地区燕麦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开展了3个燕麦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燕麦品种均能在该地区正常生长,未发生病虫害,其中坝莜18号和白燕19号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草产量较高,而青引2号较早出现了倒伏,影响了草和籽实的产量。白燕19号鲜草含水量相对较低,折干率高,干草得率较高。因此,白燕19号有望成为泰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燕麦品种进行鉴定试验,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抗逆性、籽粒产量以及不同阶段鲜草和干草产量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鉴定出适宜承德地区种植的饲草燕麦。结果表明,坝燕6号、白燕2号抗逆性能力较强;鲜草产量在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最高的品种分别为GL381、张燕4号、GL381和坝莜3号;干草产量较高的分别为坝莜3号、坝莜18号、白燕2号和草莜1号。综合各燕麦品种的特性得出,GL381、坝莜18号、白燕2号和坝莜3号这4个品种更适宜作为饲草燕麦品种在承德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探明了不同燕麦品种对轻度盐碱的适应性差异。【方法】本试验在宁夏大学西大滩试验站进行,以5个不同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轻度盐碱对不同燕麦品种光合生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苗期蒙燕1号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开花期白燕7号胞间CO_2浓度最高,与蒙燕1号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白燕7号胞间CO_2浓度比燕科1号和白燕8号依次高8.17%和12.29%;成熟期蒙燕1号气孔导度最高,比白燕8号高96.19%。蒙燕1号、白燕7号的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燕科1号和白燕8号(P0.05)。轻度盐碱条件下,蒙燕1号产量最高,白燕8号产量最低。【结论】轻度盐碱条件下,各品种抗盐碱能力大小为:蒙燕1号白燕7号坝莜3号燕科1号白燕8号。  相似文献   

6.
播种量和施肥对丘陵红壤区裸燕麦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丘陵红壤区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和施肥对裸燕麦品种白燕8号和坝莜6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播种量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白燕8号和坝莜6号在播种量75 kg/hm2、基肥施复合肥525 kg/hm2、追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60 kg/hm2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5个燕麦品种在甘南州的引种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南州合作市那吾乡加拉村燕麦种植区对5个引进燕麦品种的适应性、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燕7号与定莜4号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籽粒饱满,外观商品性好。其中白燕7号折合产量5 92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本地青增产60.0%;定莜4号折合产量为4 390.0 kg/hm~2,较定西本地青增产18.6%。建议这两个品种在甘南州燕麦种植区进一步进行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地区白燕2号,张北地区坝莜8号,乌兰察布地区旱地主栽品种"一把抓",新引进品种白燕11号、燕科2号、坝莜1号共6个燕麦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处理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利用抗旱指数法,对参试燕麦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对燕麦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同品种对干旱的反应能力不同,其中"一把抓"与白燕11号抗旱性最强,坝攸1号抗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燕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燕麦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抗旱、抗寒,耐盐碱、耐贫瘠、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本文通过引进辽宁省白城区农科院的7个燕麦新品种,在西藏拉萨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得出:引进的7个燕麦品种皆可适应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白燕8,9、10号和白燕2号表现早熟,其中白燕9号的籽粒产量最高,而白燕8号乳熟始期干鲜草产量最高;蒙燕8474-1-2-1和晋2004表现为中熟;坝莜3号表现为晚熟,但成熟期总生物产量最高。因此,建议在西藏草地退化严重的农牧交错区栽培燕麦,一方面可大力发展农业,另一方面又可解决牧区牲畜的饲草料问题,以防止牲畜过度放牧导致天然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燕麦品种及其与全株玉米(Zea mays)质量比对混合青贮料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青贮效果较好的燕麦品种及燕麦与玉米的最佳混合青贮模式。【方法】以3个燕麦品种白燕2号、白燕7号和白燕8号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分别按燕麦与玉米鲜质量比0∶1,3∶7,5∶5,7∶3和1∶0混贮,共设置15个处理,常温贮存90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pH值、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AF)等指标。【结果】(1)白燕8号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7∶3的处理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CA)、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高,水分和粗纤维(CF)含量较低,因此青贮后的营养成分最佳。(2)白燕8号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3∶7的处理pH值较低(3.26),氨态氮/总氮值(NH3-N/TN)和丙酸(PA)、丁酸(BA)含量也较低,青贮品质优异。(3)从品种来看,白燕8号的青贮品质优于白燕2号和白燕7号,养分含量也比白燕2号和白燕7号略好;从混合比例来看,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3∶7的处理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营养成分较好,同时该混合比例青贮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和丙酸含量比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5∶5、7∶3的处理低,是本试验的最优混合比例。【结论】在燕麦青贮中添加一定量的玉米进行混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其中,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3∶7的处理是本试验的最优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由.白燕2、7、8、9、10号、蒙燕1号、燕3号燕麦品种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11个饲草燕麦品种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西市对全国11个主推饲草燕麦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皮燕麦品种魁北克燕麦、坝燕6号、白燕19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红叶病,无坚黑穗病,耐倒伏,产量较高。裸燕麦白燕2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红叶病,无坚黑穗病,产量稳定。参试饲草燕麦品种中收获指数最高的是白燕19号,为0.331 3,最低的是GL381,为0.130 6。  相似文献   

13.
以筛选适合冀北冷凉山区种植的粮饲兼用燕麦品种为目标,对燕麦新品种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的为坝燕4号,分别为2 509.5,30 435.0 kg/hm~2,抗病、抗倒等方面都相对较好;白燕15号的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 800.0,19 051.5 kg/hm~2,且生育期短;晋燕8号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 468.5,19 857.0 kg/hm~2;坝莜18号的干草产量为24 613.5 kg/hm~2,仅次于坝燕4号。因此,坝燕4号、白燕15号、晋燕8号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坝莜18号可作为饲用优良品种在冀北冷凉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找出影响西藏拉萨地区燕麦产量的各因素及其最佳取值水平。[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西藏燕麦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青引2号、白燕8号为适宜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在150~180 kg/hm2;氮肥是影响燕麦籽粒产量的显著因子,品种和氮肥是影响生育期的显著因子,各因子均对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高寒山区燕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以目前生产推广燕麦品种"白燕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观察不同施肥水平对荞麦生长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掌握优化燕麦生产的N、P、K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基础上,在考虑高施肥水平可能在雨水多时发生倒伏情况下,以处理N2P2K36,即每亩施尿素8 kg、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9 kg效果最好,亩产量135.57 kg,净增收89.9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L16(45)”正交设计,5因素4水平,以燕麦推广种“川燕1号”、“白燕2号”、“白燕11号”、“阿坝都”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播种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肥量的最佳组合.试验得出在本试验土壤肥力下,燕麦的最适种植密度在30万~36万苗/亩之间,最适尿素施用量为6 kg/亩,最适过磷酸钙施用量为10 kg/亩.  相似文献   

17.
NPK不同肥料施用量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法,以白燕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黔西北高海拔土壤肥力中高地区种植燕麦品种的最佳氮、磷、钾亩施用量分别为3~4 kg、3~5 kg和2 kg。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13):14-15
通过对燕麦品种白燕2号播期与播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经过对各试验处理区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栽培模式,为本区域燕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0—2011年泰州市燕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0-2011年,国家燕麦荞麦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从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燕麦品种5个,并在江苏地区生态条件下进行试种,从而鉴定各燕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从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其结构等各项指标来看,白燕8号、白燕4号表现突出,可以在江苏地区示范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开展8个引进品种、1个本地对照品种共9个燕麦品种比较试验,观察从青海引进的8个燕麦新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抗病性、生产力及商品性.结果表明,在本地适宜推广的有5个品种,分别是加燕2号、林纳、青引2号、青海甜燕麦、白燕7号,产量均高于本地对照品种,株高又有利于解决山区的牧草短缺问题,有较好的生产潜力,来年可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