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同异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区域试验中的13个品种的10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安花3号、豫花85号、漯花12号、远杂9102为较好品种,其他为一般品种。同异分析方法是对花生区域试验进行评价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运算简单,易于掌握,评价更全面、更合理,用于花生区域试验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在评价花生品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常分析方法考虑目标性状单一,不能对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的缺点,我们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对2004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系)8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豫花9634为优良品种;濮9506-01、开农49、郑农花6号、农大073、豫花9416为较好品种,豫花8号为较差品种,其它为一般品种.  相似文献   

3.
针对通常分析方法考虑目标性状单一,不能对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的缺点,我们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对2014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的11个品种(系)的8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农70、轩辕花1号、开农0316、豫花15号、富花2号、豫花45号为较好品种,新花3号、豫花42号为较差品种,其他为一般品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花生区域品种的综合分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5年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11个参试品种的10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开农49与理想品种的加权关联度最大(0.9066),综合性状最好;豫花9620次之(0.9027);郑农花7号第三(0.8882)。灰色综合评价结果总趋势与方差分析的结果相一致,并且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传统评价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并验证大粒花生品种产量构成,为高产育种和品种评价提供有效指导.以2018—2019年河南省大粒花生区域试验为基础数据,对大粒花生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同时利用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进行丰产稳产性评价.结果表明,出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侧枝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单株生产力、百仁质量、百果质量、单株结果数与荚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综合排名为开农99>商花27号>商花34号>豫花120号>周花7号>豫花133号>豫花9326>安花8号,与单株生产力排序基本一致.综上所述,GGE双标图能有效评价花生区域试验中的参试品种,大粒花生在育种时需侧重对单株生产力和百仁质量的选择,同时适当控制旺长.  相似文献   

6.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花生区域试验进行定量化研究 ,其综合值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参试花生品种。结果表明 ,豫花 1 4号产量高 ,品质较好 ,抗病性好 ,是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的优良花生品种 ,结果符合花生生产和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7.
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商研9658是利用豫花7号为母本,8130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和多年系统选择育成的高产、多抗、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参加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年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8.0%;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10.1%。籽仁蛋白质含量23.63%~25.71%,脂肪含量50.42%~53.34%,油酸/亚油酸比值1.55~1.76;高抗花生锈病,抗叶斑病、网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  相似文献   

8.
豫东平原花生品种抗病性田间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病圃自然鉴定方法,对12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对花生叶斑病、网斑病和根腐病表现出高抗的品种各1个,分别为豫花9326(相对抗病指数87.39%)、豫花15号(82.71%)和豫花21号(92.10%)。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很大,综合抗病性以豫花9326、豫花15号、豫花21号最佳,豫花9805、商研9658较好,濮花9519、开农49、开农61次之,其他品种较差。商研9807、豫花21号、商研9658、开农61、豫花9805的荚果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9.37%、15.81%、11.87%、10.27%、9.66%,增产效果显著,可作为花生生产的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花生品种应用杂乱,优良品种覆盖率低等问题,对9个花生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豫花15、郑农花7号、商研9938、花育19、豫花9327、花育25、豫花9326七个高产花生新品种,为花生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周口地区实现花生产业化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相似文献   

11.
豫花 15号 (徐 75 0 6 - 5 7×P12 )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早熟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1997~ 1999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 ,1999年参加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安徽省花生生产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全国 (北方区 )早熟组花生区试 ;2 0 0 0年参加全国花生生产试验。 2 0 0 0年同时通过河南省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3年 2 6点次平均 ,豫花 15号亩产荚果 312 .85kg ,亩产籽仁 2 2 2 .43kg ,分别比对照种豫花 1号 (第 3年对照种为豫花 8号 )增产…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分析方法如灰色系统理论,对2010年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11个参试品种的10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商研9938与理想品种的加权关联度最大(0.9051),综合性状最优,濮花9519次之(0.8726),豫花9925第三(0.8360)。灰色综合评价结果总趋势与方差分析的结果相一致.并且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传统评价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开农69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品种。该品种结实性好,结实集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2011-2013年三年试验结果,开农69平均单产荚果5 760.95 kg/hm~2,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1.4%;平均单产籽仁4 087.2 kg/hm~2,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9.94%,荚果、籽仁产量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对2011年河南省麦套区域试验9个试点13个品种分析,开农69变异系数r=3.504 8,回归系数b=1.022 3,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宜驻马店市种植的优质花生新品种,为全市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种植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达到增产增效目的,特进行本试验。一、试验概况(一)参试品种参试的传统品种有5个,宛花2号、安花3号、郑农花7号、豫花40、远杂6号, 高油酸品种有4个,豫花37、开农71、开农61、豫花65。  相似文献   

15.
同异分析方法在抗虫棉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徽  肖俐 《山东农业科学》2006,(2):44-45,53
采用同异分析方法对13个参试抗虫棉品种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方法运算简便,易于掌握,且评价更全面、合理,用于抗虫棉品种评价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鉴定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我县夏花生主导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参试品种农大花103、开农41、远杂9102、宛花2号、驻花2号、驻花1号,豫花23、郑农花14、漯花4087共9个品种,对照品种远杂9102。  相似文献   

17.
要想使夏花生达到优质高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品种选择 夏花生应选择适应夏播的生长健壮、生长势强、抗倒伏、不早衰、耐锈病的中小果花生品种.如豫花7号、豫花9号、豫花11号、豫花14号等中熟及中早熟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8.
同异分析方法在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同异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2004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安阳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许豆7号、丁98①药为优良品种,郑98120-1为较好品种。并由此说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56-161
为选出适宜花生玉米6∶6间作模式的耐荫高产花生品种和耐密高产玉米品种,2018年对31个花生品种和4个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6∶6间作模式下,31个参试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在35.49~57.86 cm之间,侧枝长在29.29~59.51 cm之间,分枝数在4.85~9.50个之间,平均产量为2 415.75~3 503.25 kg/hm~2,花生间作/单作产量比在28.34%~54.75%之间,玉米间作/单作产量比在53.84%~73.37%之间。通过边行效应分析发现,6∶6间作的花生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为边3﹥边2﹥边1,或边3、边2>边1,玉米的产量表现为边1﹥边2﹥边3,花生和玉米的边行效应显著。综合花生的植株性状和产量分析得知:主茎高﹤侧枝长的品种有13个:扶花2号、吉花19、花育23、花育34、花育64、花育63、花育1607、花育967、豫花22、豫花109、豫花102、远杂12和潍花8号,其中主茎高﹤50 cm、分枝数少于8个且平均间作产量高于吉林省花生平均产量(3 390.0×50%=1 695 kg/hm~2)的花生品种有5个:吉花19、豫花109、豫花102、远杂12和潍花8号。综合玉米产量及LER值表现认为,适宜6∶6间作模式的玉米品种为吉单558。  相似文献   

20.
1选用高油高产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高油花生品种籽仁的含油率高于其他品种,目前,我国高油花生品种油分含量指标为55%以上,已经通过审定(或鉴定)的高油花生品种有冀花4号、中花5号、豫花15号和远杂9102等新品种,其中,冀花4号、豫花15号和远杂9102适合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大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