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拉善双峰驼斯氏副柔线虫感染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010年,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76峰阿拉善双峰驼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感染情况和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76峰阿拉善双峰驼中有66峰感染斯氏副柔线虫感染率高达86.9%,最大感染强度为995条/峰。大量感染虫体的骆驼真胃组织有许多淋巴细胞浸润,并有代替正常组织细胞的现象,真胃於血明显。调查提示阿拉善双峰驼斯氏副柔线虫感染严重,对养驼业有较大危害,应对其加强防治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斯氏副柔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Pj-CPR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斯氏副柔线虫抗原基因用于血清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研究,对斯氏副柔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Pj-CPR基因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扩增获得了Pj-CPR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PR后,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CPR。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CPR大小为17.6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能与感染斯氏副柔线虫的骆驼血清中IgG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用于斯氏副柔线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免疫防控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几十年养驼业的现状,阐述了国内外目前对骆驼的营养消化特点、胃的结构等的研究状况,分析了造成现在养驼业低迷不振的原因,并对骆驼的饲养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间接ELISA(iELISA)诊断方法,本试验对骆驼斯氏副柔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PR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将获取的重组蛋白(rCPR)进行纯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然后以纯化好的重组蛋白为抗原,通过棋盘滴定试验优化了抗原包被浓度、包被条件、抗体稀释度、酶标二抗稀释度、封闭液和封闭时间等,建立了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iELISA诊断方法,并对建立的iELISA检测方法进行了重复性、敏感性、特异性试验和临床检测。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8μg/孔,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5 000,最佳包被条件为4℃包被过夜,最佳封闭条件为3%BSA封闭2 h。临界值为0.235,待检血清D_(450 nm)值0.235则确定为阳性。重复性试验中变异系数均10%,重复性较好;用该方法检测阳性血清的敏感性为96.3%;此方法仅与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感染了其他寄生虫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对14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86.4%。综上可知,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诊断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i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间接ELISA (iELISA)诊断方法,本试验对骆驼斯氏副柔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PR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将获取的重组蛋白(rCPR)进行纯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然后以纯化好的重组蛋白为抗原,通过棋盘滴定试验优化了抗原包被浓度、包被条件、抗体稀释度、酶标二抗稀释度、封闭液和封闭时间等,建立了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iELISA诊断方法,并对建立的iELISA检测方法进行了重复性、敏感性、特异性试验和临床检测。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8 μg/孔,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5 000,最佳包被条件为4℃包被过夜,最佳封闭条件为3% BSA封闭2 h。临界值为0.235,待检血清D450 nm值>0.235则确定为阳性。重复性试验中变异系数均<10%,重复性较好;用该方法检测阳性血清的敏感性为96.3%;此方法仅与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感染了其他寄生虫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对14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86.4%。综上可知,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诊断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i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6.
双峰驼阴道蝇蛆病是由黑须污蝇的幼虫寄生引发的主要危害母骆驼外部生殖器官的双峰驼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在我国,黑须污蝇的幼虫除寄生于双峰驼阴道外,还可寄生于山羊阴道和肛门、断尾绵羊及毛驴的阴道和肛门等部位。双峰驼阴道蝇蛆病不仅造成患病母骆驼外生殖器严重损伤,还可引起食欲不振、产奶量和繁殖率下降,甚至引起死亡,从而对养驼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让更多的养驼牧民和兽医技术人员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更有效的防治母骆驼阴道蝇蛆病,论文从双峰驼阴道蝇蛆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为双峰驼阴道蝇蛆病的防控提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科德拉希属的大口德拉希线虫和柔线属的蝇柔线虫、小口柔线虫所引起,成虫寄生在马属动物的胃内,其机械性刺激和有毒代谢产物可致家畜全身性慢性中毒、慢性胃肠炎、营养不良及贫血。幼虫侵入伤口可引起寄生性皮肤炎(夏季溃疡);移行到肺可引起肺炎。  相似文献   

8.
丝状线虫是一种寄生于有蹄动物腹腔内的寄生虫,致病性不强。但幼虫有时可寄生于非固有宿主的器官,如脑腔、盆腔和阴囊等处,引起动物发病,造成一定的危害。本病例报告是本地区发现的首例驼脑脊髓丝状线虫病引起驼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杜热...  相似文献   

9.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在羊真胃中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被称为捻转胃虫病,在临床上以消瘦、贫血、腹泻、衰竭为主要症状,对羊养殖产业,尤其是对羔羊群造成严重威胁,严重的导致羊只出现死亡,给农牧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一起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兔的线虫病很多,寄生于消化道的有兔类圆线虫病、兔毛圆线虫病、兔胃线虫病、兔栓尾线虫病、兔鞭虫病;寄生于肝脏的有兔毛细线虫病;寄生于肺腑的有兔原圆线虫病;寄生于眼的有兔吸吮线虫病等。兔笼养,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数量会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1.
随着骆驼产业的不断发展,由骆驼衍生的产品逐渐被大家所了解,本文就骆驼自身所能开发的驼乳、驼肉、驼绒、驼皮革、驼骨、驼化妆品、驼生物产品等方面进行介绍,论述分析各类产品的开发进展和开发前景,促进骆驼产品开发,提高骆驼的价值,带动骆驼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偶见于小肠而引起的消化道寄生线虫病。因该虫体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外观,肉眼可见,故称捻转血茅线虫,致病力强。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感染后造成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引起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3.
线虫主要寄生于家禽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家禽常普遍感染。主要导致幼雏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成禽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着重介绍鸡蛔虫病、家禽异刺线虫病和鹅裂口线虫病三种线虫病的防治,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消化道内的线虫病,且多与其他线虫混合感染。主要特征为患羊贫血、消瘦,可造成大批死亡,对养殖业危害较大。梨形虫病是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的总称,寄生在红细胞内,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  相似文献   

15.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此病遍及全国各地,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认识和了解,常造成高死亡、低繁殖、无收益,甚至经济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加大驼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养驼业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1.4%.其气候干燥,雨量稀少,风大沙多,植被稀疏,只有骆驼能很好地生存和适应.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骆驼曾达到64万余峰,其中内蒙古42万余峰.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养驼效益比较低下,养驼头数大幅度下降.为了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必须加大骆驼绒毛、驼肉、驼奶以及驼皮等驼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养驼效益,使养驼户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牧民养驼积极性,从而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  相似文献   

17.
福海县有"中国驼奶之都"的美誉。本文介绍了骆驼的生产性能和驼奶的营养价值,福海县骆驼养殖业和驼奶加工业发展现状,促进骆驼产业健康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对进一步做大做强新疆骆驼产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16日上午,笔者应小集镇动物防疫站兽医门诊部主治兽医邀请,成立了一个兽医专家组,一同到唐山市丰南区某骆驼专业合作社诊治了一例骆驼顽固性前胃迟缓病例,经过专家组会诊、探讨、商议,最终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该驼症状得以有效缓解,经过一周治疗病驼痊愈。1临床症状发病骆驼为5岁公驼,体重约400kg,该病驼精神沉郁、眼球凹陷、目光无神、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体形消瘦、毛焦肷吊、  相似文献   

19.
骆驼喉蝇蛆病是由于狂蝇科、喉蝇属的骆驼喉蝇蛆(C.titillator)的幼虫寄生于骆驼的鼻腔、鼻窦及烟喉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造成骆驼慢性鼻炎和咽喉炎,使其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0.
靠天养驼是目前我国骆驼养殖的主要方式.文章从分析骆驼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我国工厂化高效养驼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骆驼产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