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对浦口区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工作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拉动区域发展增收,深化农村配套改革,挖掘农村土地资源增值潜力;以帮扶攻坚为抓手,促进低收入农民增收等。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村农民增收模式为例,探索实现农民增收机制,主要内容: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自我保护机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三化"并举、"三品"联创的现代高效农业,建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产业机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畜牧业是毕节市农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近几年,由于交通条件改善,畜产品从低价位区域涌向高价位区域,以致毕节市以传统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比较效益下降,发展速度变缓,广大农户亦因此少增收或无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理清发展思路,充分依托自身资源,发展适销对路的畜牧产品,对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南副省长陈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虽是一个区划小省,却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GDP所占的比例都比较高,农业经济发展对大多数农民增收至关重要,所以海南省委省政府格外重视对“三农”政策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促使海南省农村经济连续保持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秦州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全区农业耕地面积7.97万公顷,种植业以粮食、经济作物为主。  相似文献   

6.
榆中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近年来,狠抓以无公害蔬菜、商品外销马铃薯、草畜养殖和花卉、食用菌、药材种植为主的五大特色商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走出了一条适合榆中县川区、南山、北山三类不同区域、具有县域经济特点和农民快速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进入了一个良性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昭通市"8大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区域特色、地理气候优势、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环境、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等方面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必须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特色农业产业,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榆中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近年来,狠抓以无公害蔬菜、商品外销马铃薯、草畜养殖和花卉、食用菌、药材种植为主的五大特色商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走出了一条适合榆中县川区、南山、北山三类不同区域、具有县域经济特点和农民快速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进入了一个良性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正兴安县地处桂北地区,是广西粮食生产大县和甜玉米生产大县。全县现有水田28.95万亩,粮食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甜玉米种植面积和产值在广西排名第二。"十二五"以来,受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兴安县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为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双向发展,"十三五"以来,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主线,充分利用本地区位、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高尚镇为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0.
<正> 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来,我们组织力量对如何实现农民增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1 农民增收是农业大县沉重的话题。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当前农民增收的难点确实比较多:一是农民增收的渠道相对狭窄。农业大县的特点是农业人口多,农民收入相对比较低,而工业不发达,特别是乡镇工业基础较差,三产发展滞后,农民的增收渠道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上。二是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多,减收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止。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澄迈、临高、琼中、万宁、文昌、儋州6县5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海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及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结果表明,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调研样本中65%的农户种植蔬菜,种植面积以0.03~0.67 hm2为主,蔬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较高,且规模化蔬菜生产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规模蔬菜种植户之间收益差异较大,建议政府在蔬菜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等方面提高扶持力度,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海南农业标准化战略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我国最典型的热带地区,近年来,海南农业通过贯彻"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发挥优势,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创新体制,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全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在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发展效益农业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全省热带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发展热区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海南农业标准化制定工作还很薄弱,标准化的运行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海南农产品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限制.因此,尽快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符合海南特点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对提高海南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由供给不足转为供求平衡结构性剩余,农民增收困难,增幅趋缓的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引导农民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河南省洛阳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业、以天麻、杜仲、山萸肉为主的中药材、以崤山牌烟叶为主的优质烟叶等六大支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五"以来,浙江省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为主平台,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努力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突出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近五年来,先后颁布实施了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通海县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强做精蔬菜产业。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适时调整蔬菜种植结构。规划东部以花菜类为主、西部以根茎瓜豆类为主、中部以叶菜类为主的种植区划,把蔬菜种植作为新的支柱产业,鼓励早期从事蔬菜运销的经营户积极组织蔬菜销往"三北"市场,一批蔬菜农民"经纪人"迅速成长起来,搭建了生产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农业反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海南农民收入有大幅增加,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海南农民增收的基石仍然在于生产性收入,增收的空间在于非生产性收入,增收的保障在于城乡社会事业、经济发展、要素价格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正>2003年区域调整后,同安区把发展"一村一品"工程当成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加以大力推进,从而提升了同安区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设施农业发展规模的稳步扩大,吐鲁番地区大力实施"强农"战略,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设施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的设施林果种植。截止2013年底,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葡萄温室(大棚)近1万座,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榆中县实施“发展抓项目,富民抓产业”的战略,已形成无公害蔬菜、马铃薯、养殖、花卉、食用菌、药材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走出了一条适合榆中县南北川三类不同区域发展,具有县域经济特点和农民快速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需进一步推动榆中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贵港市辖区农民收入增长现状,了解到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较低,提出了在不同区域围绕主导产业实施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