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种植数量曾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种植数量增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种植数量曾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  相似文献   

4.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照海 《河南农业》2014,(23):39-40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红薯已由粮食作物,转换成副食类的经济作物了。虽然红薯种植面积不大,但在豫东以小麦、玉米为主的两茬轮作区域,也有不少以红薯为主要种植作物的专业村,这些村采取"春种红薯,夏售秧苗,秋打粉芡、冬售粉条、薯秧养羊,粉渣喂猪"的产业化形式,实现了农民务农致富,实现了农牧同步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内部循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5.
遵义市红薯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指导红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对遵义市红薯生产种植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红薯生产要1) 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严格种薯质量监控;2) 加大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规范种植力度;3) 加大红薯下游产品加工增值力度;4) 培植中介组织,强化考核奖惩,推进红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 强化培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薯农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13.3公顷高淀粉红薯,产量近60万千克,卖出20多万千克后,界首市新马集镇老王寨村的红薯种植专业户王凡就不准备再卖了。"剩下的红薯要做成干淀粉,一部分是人家订的,其余的全部制成粉丝卖。"这些红薯怎么卖更赚钱,王凡心里早已有了一本账。老王寨村有种植红薯的传统,和红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王凡是当地有名的种薯能手,这些年他在传承传统种植、加工红薯经验的同时,不断改进红薯种植方式,收益  相似文献   

7.
刘增玉 《河南农业》2019,(24):47-48
红薯是林州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670公顷,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红薯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发展红薯产业化是林州市产业振兴、产业扶贫的必经之路。结合林州市红薯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林州市红薯生产存在的问题,从7个方面阐述了林州市红薯产业化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深入调整,红薯、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所有种植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经过近年的实践,新乡县部分种植大户摸索出"红薯西瓜间作节水高效栽培"新模式,每667 m2纯收益达5000元,市场价格好的年份每667 m2纯收益超万元,值得借鉴和推广。一、效益测算(一)红薯收益红薯每667 m2年产3000~4000 kg,鲜薯销售平均市场价格1.2元/kg,红薯收益3600~4800元。  相似文献   

9.
正红薯是延安市中东部县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是优化延安市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重要作物品种,对增加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经济收入至关重要。近年来,红薯种植尤其是在延安市的宝塔区、延长县发展非常快,加上独特的沙性土地成为该地种植的天然优势。延长县罗子山镇的火焰山红薯近几年提高了品牌意识,注册了商标,红薯省外销路良好。但是随着延安市红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更新换代慢、品质退化、产量较往年有所降低,限制了红薯生产效益的提高,该问题不容忽视。为了优化延安市红薯品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近两年红薯价格较高,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如能很好地进行红薯保鲜储藏,不仅能分批次、分时间段出售供应,还可以提高红薯的价格,进而增加薯农收入。因此,红薯的储藏保鲜也是薯农们比较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薯农们常说:"红薯丰收喜洋洋,就是发愁不好藏;薯烂影响催肥疏,当误生产耗钱粮。"要想对红薯进行保鲜储藏首先要了解红薯的特性,在科学收获红  相似文献   

11.
正红薯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高产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近年,红薯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开展早熟红薯品种"心香"双季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可以提高种植效益,为红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林州市自2017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早熟红薯品种"心香"双季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其他地方的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是红薯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红薯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红薯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要想实现红薯种植产业的高产稳产,离不开先进的种植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加强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提升红薯产量,实现增产增收,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文中笔者针对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铜仁市是贵州省红薯主产区之一,发展红薯生产是满足粮食生产需求和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提高铜仁市红薯种植水平及产量提供技术支撑,以高淀粉红薯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分别在铜仁市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3地进行红薯不同栽插方式的种植试验,比较红薯不同移栽方式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红薯采用斜插法、水平插法...  相似文献   

14.
韩会灵 《农技服务》2014,(12):115-115
当前,红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栽培主要还是以垄作铺膜的种植方式为主,其中重要的生产环节有耕地、施肥、起垄、铺膜、种植以及地里的管理和收获。在这些生产环节当中,红薯的种植与收获是劳动力耗费最大的环节,因此,这就需要运用机械化的方式来代替人力和畜力的劳动,以此来实现农村红薯的机械化生产,也是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山芋又名甘薯、红薯等,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旱地作物。安徽省来安县是国家甘薯产业一体化示范县,下辖的杨郢乡又是全县山芋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是当地主要的栽培作物。发展山芋生产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1良种选择种前选种既要保证种性高产、优质,又要保证种源脱毒抗病,也要保证市场销路从而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地区种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红薯的种植大国,红薯种植分布比较广。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红薯种植也逐步走向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一、红薯的主要类型与用途1、淀粉型淀粉型红薯是指淀粉含量高的红薯品种,该类鲜薯的干物率达33%以上,一般鲜薯淀粉含量应超过18%。这种类型的红薯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制造燃料乙醇,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代表品种有鄂薯6号、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红薯鲜薯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种植效益逐年提高,林州市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大。但农户购买红薯种苗随意性大,品种名称、特征特性也不像玉米、小麦种子一样有包装说明,无法考究,同时种苗带病传染已成为林州市红薯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源头。为减少病害蔓延,杜绝外来病虫害的传入,农户最好自选种薯,搞好储藏,为明年红薯丰收奠定基础。一、适时收获红薯收获过早,产量较低;收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邵县寸石镇根据新邵长康薯业发展有限公司对专用红薯品种需求,大力发展订单专用红薯品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2005年这些专用红薯生产基地种植红薯淀粉品种285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354吨,企业收购价为每吨250元,则667平方米产值为1088.5元,除去直接生产成本186元,每667平方米实际纯收入902.5元。由此不难看出,在延伸加工产业链的前提下,发展红薯专用品种是改变目前红薯生产被动局面、提高红薯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SL-9红薯为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叶心脏形,叶片着生密,节间短,叶片宽大,叶脉紫红色;中短蔓,薯纺锤…  相似文献   

19.
乔宇 《河南农业》2020,(7):38-38
红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由于栽种面积的减少,红薯便成了市场上的紧俏货,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高。一般栽种0.01~0.02 hm^2的麦茬红薯或油菜茬红薯,比每667 m^2种植的玉米收入要高。红薯作为一种副食,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善膳食结构,而且能预防多种疾病,因此,不同红薯食品的加工也应运而生。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甘薯又名红薯、山芋,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旱地作物。因其抗旱、耐瘠、抗风、再生能力强等优点,一度成为沧州地区旱地高产、稳产作物。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种植甘薯生产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又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农技人员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适宜沧州地区甘薯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