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针对明心寺镇距离资中县城较近,以及本镇油沙质干田多的实际情况,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把推广"粮经"栽培模式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内容之一,改过去"稻-油"、"稻-麦"为"稻-菜-菜"、"菜-稻-菜"栽培模式,使该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效,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烟-稻-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烟-稻-菜栽培模式随之发展起来,一改原来的1年只种1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每667平方米全年总产值达3165~3880元,其中早季烟叶产量125~150千克,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单产550~600千克,产值715~780元;菜(甘蓝)产量3000~4000千克,产值1200~1600元。  相似文献   

3.
望谟县菜—稻—菜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望谟县一年三熟菜—稻—菜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梅县采取"早、晚造种植杂交稻,冬种石扇咸菜"一年三熟的"稻-稻—菜"轮作栽培模式,通过成立小组、精心组织、制定好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介绍了石扇咸菜的"稻-稻-菜"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效益及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民以种植烟叶、水稻、蔬菜(莴苣)及柑橘为主,多年来推广烟—稻—菜栽培模式效益显著,重点介绍了烟后稻和稻后菜(莴苣)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田县石牌镇处于中、低海拔丘陵地区,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制约,山区耕作制度比较单一,一般种植传统的一季或两季稻,劳力资源和温光资源严重浪费.2002年以来,笔者对烟叶、水稻、甘蓝的栽培模式进行了深人探讨、示范和推广,总结出适宜中低海拔地区的"烟-稻-菜"栽培模式,可有效协调粮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松溪县大力发展烤烟和蔬菜生产。烟—稻—菜栽培模式是随之发展起来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革了原来一年只种一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早季烟叶每亩产量125~150kg,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每亩产量550~600kg,产值715~78  相似文献   

8.
陈育荣 《福建农业》2004,(3):10-10,4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力发展烤烟和蔬菜生产。烟—稻—菜栽培模式是随之发展起来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革了原来一年只种一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早季烟叶每亩产量125—150公斤,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每亩产量550—600公斤,产值715—780元,菜(甘蓝)每亩产量3000—4000公斤,产值1200—1600元,全年每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民以种植烟叶、水稻、蔬菜(莴苣)及柑橘为主,多年来推广烟-稻-菜栽培模式效益显著,重点介绍了烟后稻和稻后菜(莴苣)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稻—稻—草栽培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千家万户的耕作方式,种草养鹅由新兴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现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种植黑麦草2584公顷,年出笼灰鹅971万羽,是1994年210万羽的4.6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逐步增强,改过去单一化粮食生产向多元化的高效农业发展,近年来在栽培制度上有了较大改革,出现西瓜--稻、菜--稻、玉米--稻等经济效益高的生产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于2006年冬至2007年10月进行菜--稻--菌一年三熟制栽培试验,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单季稻区稻田冬季翻耕晒白,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再种一季水稻,这是我县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的一条成功的栽培模式。本文试图就我县多年来推行“一薯一稻”栽培模式的经验、成效及相关配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以期透析出薯稻轮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松溪县采取稻—菜水旱轮作,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其栽培上,应把握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用地养地相结合、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马铃薯-中稻-菜(甜豌豆)栽培模式中的马铃薯、水稻、甜豌豆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种植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瓜-稻”栽培模式在丹阳、蓼沿、潘渡、东湖等乡镇普遍推行,200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万亩.已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瓜-稻”比“稻-稻”每亩年可增收1640-3140元,除头一季西瓜获高效益外,还能充分利用西瓜后作土壤肥力、光温资源等优越条件,夺取晚稻的超高产,每亩晚稻产量可达到600-700公斤: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滦南县菜—稻高效栽培模式,包括小棚甘蓝、莴笋、菜花,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莲之乡”建宁县依据自然资源状况,调整农业结构,采用复合种植模式优化配置农田。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是利用当年新植莲子的水田,冬季翻梨晒白整畦栽植烤烟,第2年烟叶采收后轮作水稻,实现了两年三熟制栽培。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有效地协调了烟粮、烟莲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鸾凤乡高凉村位于光泽县城郊,具有地理条件优势,2000年以来全村挂广西瓜-稻-菜三熟制,栽培面积1000亩,头熟西瓜平均亩产8000公斤,产值5000元;二熟连作晚稻平均亩产480公斤.产值860元;三熟冬菜(雪里红、芥菜、小白菜等),平均亩产值达2000多元.三熟合计总产值达7860元以上.比栽培单季稻亩产值提高8倍.比裁培双季稻亩产值提高5倍。通过校经结构调整,变水稻田一至二熟为三熟制。充分地发挥了封丰地的生产精力,取得了忘好桂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吴传青 《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32-132,134
松溪县采取稻一菜水旱轮作,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其栽培上,应把握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用地养地相结合、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西瓜、棉花、黄心菜、豌豆一年四熟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在我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西瓜栽培 1.品种选择 选用郑杂5号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以缩短与棉花的共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