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取典型取样、线路调查和卫星影像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大崎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本底调查,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对本底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植被类型26个群系;植被分布水平规律变化界限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形成垂直带谱;大崎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被类型、特殊的地理分布,使其具有重要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衣物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该保护区地衣植被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120种、11个变种和4个变型,分别隶属于23科49属。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地理成分有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两极—西太平洋成分、温带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两极分布成分、东欧—北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11种,其中环北极成分占优势。垂直分布地带有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亚高山与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及高山垫状植被地衣带等6个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3.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结构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蝶类对寄主的专一性较强 ,虽然它们有一定的迁飞能力 ,但其分布仍是以寄主为中心的。清凉峰是古北界与东洋界在我国境内东部过渡区的最南缘 ,对这里的蝴蝶区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作者结合其他学者蝶类研究的结果[4~1 1 ] ,试图说明清凉峰蝶类在中国蝶类区系中的地位 ,以及海拔对不同区系种类蝴蝶分布的影响。1 自然概况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皖浙交界处 ,是天目山山脉的主峰 ,海拔 1 787 4m ,坐落于歙县东北部 ,占地 1 0 38km2 。清凉峰地形复杂 ,生态环境特殊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 ,植物资源丰富 ,垂直分带明显。清凉…  相似文献   

4.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33个群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的垂直替代明显,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山顶人工林。根据植被的组成分布,论述了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点。  相似文献   

5.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全面调查与分析研究,确认该自然保护区包括3个土纲、5个土类,土壤具有明显垂直分布的特点,且保护区土壤养分比较丰富,植被保护完好,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植被有36个群系,10个植被型,隶属5个植被型组。植被及组成植被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从植物群落学角度对南暖温蒂与北亚热带的界线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对青檀林的发现和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伏牛山植物群落的发生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考察,对塔吉克斯坦吉萨尔山植被类型及其地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吉萨尔山具有草本和乔灌两大植被,22个群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分为4个垂直植被带,即短命植物带、林灌丛带、亚高山植被带和高山植被带。  相似文献   

8.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朝晖  胡仁火  李亚男  陈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54-8955,9048
在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九宫山植被在垂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带状分布特点,植物类型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最后,结合九宫山的旅游风景区特点,对其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歙县境内,2011年通过国务院的审批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态系统在华东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通过对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现有资源的介绍,就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在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适度可持续利用、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将保护工作的责任落到实处、在资金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现代农业科学》2008,(11):100-10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境,使得保护区内的植被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对实习地的野外考察并对植被生境进行分析,得出武夷山植被的垂直分布以及一些特殊现象如旗状树、老头松、山顶草甸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武夷山植被开发利用需要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47-148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歙县境内,2011年通过国务院审批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态系统在华东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通过对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现有资源的介绍,就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的适度可持续利用、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将保护工作的责任落到实处、在资金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浙江清凉峰台湾水青冈林的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台湾水青冈(FagushayataePalib.exHayata)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在浙江省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以其为优势树种的植物群落.本文对分布于浙江清凉峰的台湾水青冈群落的分布特点,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经分析表明,浙江清凉峰台湾水青冈群落纯度高,稳定性强,且保存完好,构成了该地区中山地带落叶阔叶林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被垂直分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物垂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其气候在水平、垂直方向都有明显的差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递减率为0.58℃/hm;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递增率为18.6 mm/hm.从而使区内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梯度变化规律,从下到上依次为荒漠草原植被带、干性灌丛草原植被带、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带、亚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带、高山寒漠草甸植被带,其中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带是主要的植被分布带,与上下限的灌丛构成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成为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山东蒙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垂直分异特征,采用典型取样法,于2009年和2010年分3次对山东蒙山进行实地考察,对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垂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的物种主要由刺槐、麻栎-山荆子和麻栎等7个群落组成;蒙山主要乔木分布格局近似为单峰曲线,即在中等海拔高度最高,而在...  相似文献   

15.
2003—2004年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灯蛾科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灯蛾科昆虫40种,隶属2亚科22属。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灯蛾科昆虫以古北-东洋共有种为主,并包含少量的新北成分,优势种为四点苔蛾。灯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阔叶红松林植被带多样性、丰富度均最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相应植被带内灯蛾科昆虫种类逐渐减少,个体数量上亦呈减少趋势;在时间分布上,全年以7月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各月份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7月〉6月〉8月〉5月〉9月;长白山各植被带之间灯蛾科昆虫类群组成极不相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980—1983年的调查资料,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天牛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卧龙天牛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四个带:(1)亚热带常绿阈叶林带(海拔1120—1600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600—2000m);(3)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000—2600m);(4)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600—3600m)。第一带(基带)东洋种占88.9%,没有古北种,第二带东洋种占50%,古北种占14.3%,第三带东洋种占44.4%,古北种占33.3%,第四带全部为古北种。研究发现,本保护区的所有古北种都分布在高海拔带上,可能系第四纪冰期的遗留种。与中国东部植被相似,天牛的分布每向上跨一个垂直带就相当于向北移一个水平带。所以,昆虫的地理分区应主要根据地带性植被、气候和昆虫组成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8年,我们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共采集蝴蝶标本97种,隶属于7个科。本文对该蝶类区系的组成成分,蝶类的垂直分布与植被类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同我省其它区系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森林资源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结果,总结了资源消长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S”技术对寿城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绘制了寿城自然保护区植被图,讨论了植被分布规律,为森林植被的监测与管理提供依据,更好地为划分各个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影响区)提供基础数据,从而有效地对其森林植被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0.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经对秦岭主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真菌种类资源丰富,共鉴定出66属216种病原真菌,其中16种为中国新记录,陕西新记录52种。锈菌区系以温带属为主,亚热带、热带属并存,地理成分体现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锈菌区系的特征。病害随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