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调整我省玉米品种布局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对我省的玉米品种布局提出了初步设想,认为第一积温带以四单19熟期品种为主栽,第二积温带以白单9号熟期品种为主栽,第三积温带以龙单8号、龙单13熟期品种为主栽较宜.  相似文献   

2.
一、选种和育苗 黑河市爱辉区地处第四、五、六三个积温带,西瓜品种主要选择早熟种京欣,晚熟种绥化四号、绥化五号、志国六号等.西瓜种皮坚硬,出苗困难,播种前先用50℃温水浸种、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20~30℃后,再浸12 ~ 24小时,然后用湿布包好种籽,放在20 ~ 30℃处催芽,每天用 20~ 30℃温水淘洗一次,经5~6天微露幼根时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有浸种催芽育苗移栽、催芽直播和干籽直播三种.  相似文献   

3.
选择吉青6号,吉青7号,掖单5号,掖单12号,龙辐玉3号,红86165号,四早6号,白单9号和东农248,9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八五三农场(三江平原第三积温带)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掖单5号,12号同时具备植株高大,公顷生物学产量和果穗产量(干)高的特点,并在收获期可达到腊熟初期,因此,可考虑作为八五三农场的青贮玉米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高海拔旱作地区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可使生育期较长的玉米品种成熟期提前,提高产量,尤以甘农218、陇单034、甘优918最为明显。2种播种方式下均能正常成熟的玉米品种金穗1301、武科13、垦玉10号增产不明显。高海拔旱作地区应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直播,生育期较长的玉米品种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种植。  相似文献   

5.
林秀华是个怀揣梦想的育种专家。她用15年时间选育的“三江1号”系列水稻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早熟品种的空白,被列为“农业部水稻科技入户工程”主栽品种、《黑龙江省高产优质品种区域规划》第四积温带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黑龙江省种植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由以大豆为主转变为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玉米种植新区。为了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选择抗玉米大斑病品种及科学布局,以黑龙江省依安县为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的代表,对该地区的29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病情指数变化为3.70~45.93。抗病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抗病性较好的品种(病指≤15)为德美亚3号、吉单441、德元101、哈丰1号、稷禾农18、吉农大516、龙单48、龙作2号、北种玉1号、富单1号、良早66、育丰325、龙育415、九单503、垦单10号、禾田1号、吉单27、育丰311、嫩单15、宏育415、良玉21、吉农大212和龙垦9号;抗病性中等的品种(30≥病指≤15)为克单9号、东农254和吉单519;抗病性最差的品种(病指30)为丰单4号、华农292和龙单20。  相似文献   

7.
一、选用优良品种 知何选好玉米良种,是关系到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硬粒型、高淀粉、高赖氨酸)、抗逆性强、高产、适于当地生育期的品种。第一积温带可选用郑单958、吉单517、丰禾1、吉单522等熟期品种;第二积温带可选用吉单27、鑫鑫2号、吉单519、丰禾3、绥玉15、龙单32等熟期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用海玉6、海玉4、绥玉7、龙单30、哲单37等熟期品种;第四积  相似文献   

8.
1、根据当地的有有效生育期选用品种:以第三积温带为例,旱育稀植水稻,4月15-20日育苗,5月15-20日插秧,9月15日安全成熟.田间有效生育期为113天(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的日期和下降到13℃的日期),加上育苗可争取生育期15天,合计128天.这就是第三积温带中部可能利用的最大有效生育期,也是安全生育期,高温年最大限度也只能往后拖延2天,参照这一指标选用品种是安全的.第三积温带上限选用130天、中部选用128天、下限选用126天的品种为宜.第二积温带上限选用135天、中部选用133天、下限选用131天左右的品种为宜.第四积温带上限选用125天、下限选用121天的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9.
1种子及其处理1.1品种选择第一积温带建议选用吉单261、金玉1号、丰合10号、丰合1号,第二积温带建议选用吉单27、兴垦3、四单19、丰合3号等,第三积温带建议选用海玉6、海玉4、绥玉7等。1.2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90.0%,含水量不高于14.0%。1.3种子处理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1:70进行种子包衣。如上年发现有玉米丝黑穗病重的地块可用2%的立克秀按种子的0.4%拌种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适宜黑龙江省克山地区育苗移栽的玉米品种,选用5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玉17号玉米产量最高,比白单9号增产12.6%。,可作为本地区玉米育苗移栽的适宜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富裕县位于黑龙江省的第二、三积温带,通过玉米育苗移栽可以种植我省第一积温带的品种,利用晚熟品种获得高产,可以利用生育期长出10-15天,积温高出200-250℃的品种,每亩增产玉米160-240公斤,增产幅度在30-40%,每亩平均增收在200元左右。一、育苗1、品种选购。应选购国家审定并经我省引进、试验、示范成功种植过的品种,以及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所选品种应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生育  相似文献   

12.
《陕西农业科学》2007,(3):173-173
1栽培季节5月下旬至7月上旬均可播种栽培。2品种选择津春四号、津春二号、津研四号、津研七号、中农8号、新泰密刺、016×秋选、秋黄瓜一号等。3栽培方式(1)育苗移栽:5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苗龄掌握在8~15d左右,3~4叶期移栽至大田。定植时可采用先覆膜后移栽  相似文献   

13.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自然状况、品种本身所需积温要求和栽培条件等因素,选用生育期适宜的优质、高产良种.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生育期积温2300~2500 ℃,可选用东农248熟期型的玉米品种,如垦单1号、垦单2号、红玉9号、克单7号等.  相似文献   

14.
重点强调“三早”栽培技术,即早播种、早移栽、早施肥,是油菜秋冬发栽培的关键。在品种选择上,宜选用秦油2号等杂交品种,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中旬移栽,密度为0.8~1.0万株/亩,每亩施纯氦15kg,底肥:苗肥:薹肥=5:3:2,苗期和越冬前适时喷施多效唑.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2009-2018年审定的187份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不同积温带不同年度品种以及生育期、活动积温、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千粒重、产量、日产量、积温产量、穗颈瘟、空壳率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统计分析、熵权-功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具有明显积温带生态环境归属特性,品种选育应该以适应积温带生态环境要求为前提,在重点提高抗穗颈瘟和结实率基础上,稳步开展品质、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利用综合指数值能够对各积温带水稻品种进行评价排序和优良稻种资源筛选发掘,并按其值可划分5个类群,但遗传距离存在差异,其类群差异离散程度大小依次为:第3积温带第1积温带第2积温带第4积温带;筛选和发掘出综合性状前10位的优良种质资源,第1积温带品种有龙稻18、龙稻23、龙稻16、龙稻19、东富102、龙香稻2号、龙洋1号、东农430、松粳香1号和龙稻24,第2积温带品种有绥粳14、东农428、金禾2号、北稻4号、牡响1号、绥稻2号、绥粳18、绥稻3号、金禾1号和绥稻1号,第3积温带品种有龙粳25号、龙粳26号、龙洋11、龙粳27号、龙粳53、龙粳32号、龙盾107、龙粳28号、龙花04-050和稼禾1号,第4积温带品种有富合3号、绥粳12、莲惠1号、龙粳65、莲育625、龙粳66、垦稻19号、龙粳48、绥粳25和龙庆稻22号,这些优良种质可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6.
淄篦5号是淄博市家祥蓖麻研究所培育的蓖麻杂交种.从海伦农场2007年的试种情况来看,淄篦5号是比较适合高寒地区覆膜种植的品种.海伦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与第四积温带上限之间,年有效积温2200~2300 ℃,无霜期117d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的抗穗颈瘟能力,以69份水稻品种为寄主,210株稻瘟病病菌菌株为接种体,按照积温带通过人工接种方式完成鉴定。结果显示,以抗性频率80.00%为阈值,共筛选到松836、中科804等抗穗颈瘟品种11份。应用联合抗病性分析,共预测出中科804&中科发5号、中科发5号&松836等10个组合适合搭配种植。以相似系数0.70为阈值,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及以上品种分别划分为3、2、3个抗性类群;各积温带抗性相似度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中科804和中科发5号、绥粳8和龙粳21、龙粳3047和龙粳3407。  相似文献   

18.
鉴定玉米杂交组合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生态环境下的丰产性、成熟期、抗病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宜第三积温下限至第四积温带自然条件下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为玉米新品种在当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做了粒用玉米品种引鉴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一、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的优点1、提早育苗,增加玉米的生长期。在大棚或温室内育苗,可以避开早春的低温。提前二十多天育苗,增加有效积温200-250℃,将晚熟高产品种向北推移一个积温带,解决积温不足问题,提高玉米产量和成熟度。2、利于保全苗。由于育苗是在温室内进行,通过采取严格管理措施,形成壮苗。育苗、移栽过程中淘汰了小苗、弱苗,并且移栽浇水,成活率、保苗率接近100%。3、节省种子。每亩用种1.2-1.5公斤,比常规种植节省种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杂交玉米黔新201和宣白单2个品种的对比,以及这2个品种进行地膜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应用,比较出在该地区以宣白单为主栽的杂交玉米品种,并总结出一套地膜育苗移栽技术,以提高杂交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