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血性链球菌使家畜致病似很普遍,但猪的鏈球菌病本院在過去三年多中從未發现。最近於上海郊區四處共發現十餘頭,此病可在猪草中流行而引起死亡,一般均發生於二三月大的小猪,很易誤診為猪肺疫。臨床症狀:病初在患猪咽喉部皮下發生一個或二個胡桃至鷄蛋大的硬塊,硬塊与健康組織间界限明顯,不發熱,並可在皮下滑動。以後硬塊逐漸增大而發软,剖開時流出黄白色比較濃厚的膿液。病初體溫及食慾等正常,以後體溫稍高(40℃左右)食慾亦稍減退,並  相似文献   

2.
我省耕畜錐蟲病,於一九五三年十月發生於泗洪縣龍集区田集鄉同年十二月,即抽調幹部,組織力量,前往防治。一九五三年二月,又得南京農學院及華東軍區三野后勤部獸医處派員協助,使猖獗疫勢,得以很快平息。為進一步了解錐蟲病發生發展規律,找出有效防治方法,於搶  相似文献   

3.
文摘     
著者等在過去四年間,曾解剖了7,155頭的家鴨,認為其中有2,216頭,是以漿膜炎為主要病變,根據病理解剖所見和接種試驗,而給與“傳染性漿膜炎”的病名。美國長島地方,2~11月發育期中的家鴨發病的主要症狀是:初期下痢、食慾減退、咳嗽,而致運動失調、横臥、痙攣,最後因衰弱而死亡。經過:生後2週以下的為1~2日,成熟的家鴨則為6~7日。感染率很高,常  相似文献   

4.
猪飽潲(食)瘟是我省歷史性未解决的病。本病特徵,為猪吃飽潲後,在極短期間內,嘴唇突然變為烏黑色、流涎、嘔吐、呼吸迫促,呈過敏性休克急速死亡現象,故農民稱為“猪飽潲瘟”。本病在我省部分地區發生頗為嚴重。1951年長沙市郊區羣眾反映,猪在飽食後發病迅速倒地死亡,但當時未引起注意。同年4月市內三湘米廠,養猪120餘頭,體重每頭70—80斤,飼料為白菜,碎米、細糠等,猪的營養極為佳良,事先無任何病徵,於下午6時喂潲後30分鐘  相似文献   

5.
北京西郊動物園印度瘤牛1955年4月15日上午發生臨產症狀,下午2時胎兒兩腿即行露出陰門之外,3時30分胎兒產出,但係死胎。生出後方將臍帶剪斷,由臍靜脉流出之血液很多。死眙晚間進行剖儉並繼續時切片檢查,發現主要病變存在於肝臟,眼观上边緣锐,中葉稍鈍,灰紅色,中葉实質中见有瀰散針头大綠豆大不隆起的小白點,近肝门脉部色澤如煮过呈淡棕灰色。切面微外翻,左葉切面灰棕色,亦見散在之小白點。切  相似文献   

6.
犊牛在患副傷寒、双球菌傳染、鏈球菌病睦,或有時於患臍帶膿毒败血症時均常会發生犢牛继發性肺炎。当病理解剖時,在肺内多半能發現相當於小葉或整個葉的漿液纤维素性肺炎灶,同時可見到漿液。纤维素性的胸膜炎及胸腔內有渗出物聚積。一般敗血症的現象或不出現,或出現不大明顯。在这种悄况下,顯然我們会以為肺內的炎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報告了61例屠宰羊血吸蟲自然感染的眼觀病理变化及部份病例的成蟲檢查,宰後糞便檢查,直腸粘膜、粘液檢查,同時以人工感染羊6例作为對照。各臟器之病理變化,以肝臟最明顯嚴重,次为肠道及肺臟,腸道病變中則以結腸最多發,次为直暘,盲腸又次之,小腸少發,第四胃在嚴重感染時稀發。 幾種蟲卵檢查法,都有一定效果,根據條件可配合使用,但其中以孵化法較優而實用,集卵法次之,而直腸抓爬法及粘膜組織壓片檢查法陽性率不高,但如結合直腸鏡採取病部檢查,陽性率可提高。在整個血吸蟲防治工作中必須同時重視血吸蟲对家畜的侵襲的一個環節,建議發揮利用各地屠宰場中獸醫衛生檢驗人員的力量,藉以臨助了解各疫區的家畜感染情况,同時在屠宰場中亦有必要加强畜糞污水管理工作及病畜臟器的處理。  相似文献   

8.
猪病毒性肺炎,一名猪地方性肺炎,我國通稱為猪氣喘病,是猪的一種亞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疾病,特點是潛伏期長,病程長,症狀不顯着,一般為咳嗽和氣喘;剖檢病痕主要是肺的各期炎症和脾臟的梗塞性出血小結節;病原微生物為一種濾過性病毒。 據作者不全面的了解,華東、華南、華北、東北各地都有本病的流行。浙江省從1955年發現本病以來,至今蔓延到20餘縣還在流行之中。安徽省在1954年水災之後在合肥、蕪湖、蚌埠等三省最先發現,以後愈傳愈廣,到1956年上半年已流行到全省各縣、市。據說發病率達到50%以上。1954年本病在江蘇省開始發現,目下發病情形也很嚴重,以蘇北來說,1956年冬,鹽城縣一個合作社就死  相似文献   

9.
關於家畜腫瘤的病例,國內報告尚少,在上海市乳肉管理所病畜化製站已往的病死牲畜尸體剖檢紀錄單中,僅於1954年發現有乳牛全身性腫瘤一例。筆者在剖檢病斃乳牛尸體時曾陸續發現三例,茲特簡介如後: (1)1956年2月28日剖檢W-8977號母乳牛一頭,於左腎後方發現腫瘤,外被包膜,三個較大者呈品字形連接,各大如小兒頭,另有鴿蛋大小的約十餘個附於其上,切面灰白色,柔軟,為結締組織,分成大小不同的二十餘區,腫瘤中央部在剖開時見出血,局部已有變性。組織学檢查為腫瘤邊緣部分見包膜,富於血管,腫瘤細胞呈圓形,核染色頗深,胞漿極少,瘤細胞排列呈瀰漫性,無  相似文献   

10.
桑薊馬是一種不常見的桑樹害蟲,亦不曾聞說有為害成災的,但是本場(地方國營嘉興市蠶種場)從五○年開始絡續發生,每年七月底開始繁殖為害,逐年增加,尤其是五三年秋期高溫乾燥,被害桑葉,葉柄與主脈發紅,葉面失去光澤,而成為乾枯土灰色的營養價值極為低劣的飼料。這是因為葉汁養分全被吸食,組織破壞,又因天氣久旱不雨,更促成了程度的嚴重性,大大的影响了秋蠶飼育的安全。至五四年我場採取了提早秋蠶飼育,於七月二十六浸酸,雖先於桑薊馬採用桑葉而未有咸災,然而早秋氣溫過高,又桑葉不够成熟,對蠶作極為不利,又造成失敗。桑葉是養好蠶製良種的物質基礎。慘痛的兩期教  相似文献   

11.
A.牛投藥治療使用藥品: 1)Atonin(腦下垂体后葉製劑,武田出品) 2)鸦片末 3)樟腦油 4)任氏液 5)高渗葡萄糖溶液(15—20%) 6)氧氣 本試驗共用牛4頭,其结果为: 60號牛:飼給病甘藷,4.5kg。於第四日發病,第五日皮下注射,Atonin1ml。靜注任氏液1.000ml.5°後倒斃。 54號牛:飼給病甘藷,5kg。於第三日发病,次日  相似文献   

12.
1935年2月,我們在永興五區豪山鄉防治耕牛錐虫病,接到縣農林水利局函称:一區黄泥鄉木梓塘農業生產合作社耕牛發生乾瘦毛病。據報我組即派員進行診斷,該社共飼养水牛八头,於3月13日倒斃一头,14日病倒一头(水牯八歲),由於病勢过重,治療無效,終於19日倒斃。除血液檢查發現大量錐虫外(每視野8—30條),並在肝臟上抹片發現钩端螺旋体。玆將其病狀及剖检分述於下: 病之發生:該牛係1951年10月由牛贩从新田引進的,当時膘体肥壯,役力甚强,同年11月間開始落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肉食品的供應任务是越來越顯得重要,肉品不僅在數量上要滿足人民的需要,而且質量上尤其須要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因之在全國範圍內,凡負責肉品供應的有關部门,都在積極為完成此一任務而努力,不斷改善和提高牲畜的採購、運輸、飼養、管理、屠宰加工以及衛生檢驗等技術,來更好的完成肉品供應任務。據此客觀形勢之要求,有必要把國內最大的肉類加工廠之一——上海凍肉加工廠的情况作一介紹,以供參考: 上海凍肉加工廠的發展沿革上海凍肉加工廠,原稱沙涇路屠宰場,位於上海提藍橋區鸭綠江桥橋堍,創建於1932年。當時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關於綿羊化(山羊化)兔化牛瘟病毒(簡稱綿羊化兔毒)的保存性,沈榮顯、蘇麟等曾在青海報告新鮮淋脾病毒組織在6~10℃最長可保存7日,在0—4℃最長可保存9日;彭匡時等報告凍乾毒在0~4℃保存兩個月後,毒力並未消失。  相似文献   

15.
北京松花(彩蛋)是以鴨蛋為原料,用溶液浸漬製成。剝掉蛋殼,外層蛋白呈透明的深紅褐色,鑲有灰白色松枝狀結晶形花紋,故名松花。由於松花切開後可分為鮮艷的五層,所以又稱五彩皮蛋,簡稱彩蛋。松花的製造起始於120年前,由通縣張辛莊程某,在北京前門內西城根興發號(後改名為永興德),參照江、浙等省皮蛋的製法而創製。北京松花的優點在於加工時間短,一般祇要40—45天(皮蛋要三個月左右),並且蛋黄柔軟,不會發硬和發乾,蛋白軟而透明,色澤和滋味均佳,故而馳名國內外。  相似文献   

16.
猪霍亂桿菌係屬於沙氏桿菌屬,在1885年由Salinow及Smith發見,當時以為是猪霍亂的病原體,所以命名為猪霍亂桿菌,後來(1904)證明滤過性病毒以後這種桿菌發生猪霍亂的說法已被否定,不過這種細菌名字未加更改,因此很容易使人將「猪霍亂」和「猪霍亂桿菌」聯系起來以致發生一種錯覺,(有人仍認為猪霍亂過程中,桿菌與病毒混合感染,因而發生腸的真症和壞死)。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猪瘟、猪丹毒及猪肺疫三病,是發展養猪業中危害性很大的猪疫。以往在此等疫病流行時,對圈舍的消毒,所用消毒藥劑及其濃度不一,普通對猪丹毒与猪肺疫两病,多用石灰作消毒劑,對猪瘟多用草碱或草木灰水,由於種類繁多,且濃度不一,故在效果上亦不一致。如有的用石灰的濃度很大,甚至用單純的石灰粉末,普通宣傳為用20%,在效果上固然很好,但往往因猪隻舐食石灰以後,因濃度過大,往往發生減食、停  相似文献   

18.
我場從1957年3月中旬到12月中旬,先后在離乳猪群中小猪發生眼臉浮腫、全身共濟失調、體温不高、食欲廢絕,病程5—26小時死亡。剖检以胃壁水腫最明顯,腸系膜水腫,腸系膜淋巴出血性炎症為主的病变。發病情况、病狀、解剖病變等都同1938年秦克斯(Shanks)氏在英初次報告以及以後一部分國外文獻所報告  相似文献   

19.
乳牛姙娠期間,子宮常能發生捻轉;捻轉後,又不表现明顯的徵候,往往要至分娩時刻陣縮已見頻繁而子宮頸仍不開放時,經檢查後方始發現子宮捻轉,子宮頸好似一隻捻緊的口袋,如順着捻轉方向觸診每可觸及胎兒,這時不可强行拉出,因為這樣會發生子宮體,子宮頸部破裂,造成嚴重的內出血,產牛終於死亡。為挽救子宮捻轉症的臨產牛,主要還是藉助產人員由腹外側加壓力使子宮順回原位,或是固定胎兒兩肢藉捻轉胎兒而導致子宮位置回正;如果一般方法使用無效時,必須施行剖腹手術,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為了早期能發現子宮捻轉症,牧場獸醫應對乳牛在姙娠期間進行直腸檢查及開膣檢查來診斷子宮位置、子宮頸和陰道壁的組織形狀是否正常,俾免於在姙娠  相似文献   

20.
‘草地”位於四川西北部,與甘肅、青海接壤,黃河上游第一曲折台地,水草豐富,為我國著名產馬地(三河馬)之一,我區某部自53年進駐草地以來,每年均發生胸疫,如55年發生81匹,佔14.46%;56年發生116匹,佔21.9%,以57年流行最嚴重,先後發生633匹,發病率高達79%强,我們在防治過程中蒐集了一些資料,提請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