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番茄晚疫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提取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内测试了20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对番茄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黑麦培养基上番茄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程度达13.75%~100%;其中黄芩、菊花、大黄和五倍子3种提取物抑菌效果与化学药剂甲霜灵3 000倍达到同一显著水平,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测试.结果表明:五倍子提取物稀释到1 000倍时对番茄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另外3种提取物,与甲霜灵3 000倍液达到同一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平板抑菌法测定大生M-45、杀毒矾、金雷、世高、克露、凯克灵、进富等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世高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防治效果最好,在40 000倍时对菌丝的抑制率达到42.25%,因此,建议使用的稀释浓度至少为40 000倍。而大生M-45、杀毒矾、金雷、克露、凯克灵、进富在40 000倍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效果一般,建议使用稀释浓度至少为20 000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β- 氨基丁酸(BABA)、苯并噻二唑(BTH)、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J)4 种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最佳药剂和适宜浓度,将抗病诱导剂与杀菌剂混合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4 种抗病诱导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无抑制作用;盆栽试验中,4 种抗病诱导剂处理能够导致马铃薯植株晚疫病病情指数下降和产量增加,且随浓度增加,晚疫病抗性增强,其中BABA 诱导抗病效果最好,适宜浓度为50 μg · mL-1,防效为64.83%。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化学杀菌剂相比,BABA与杀菌剂混合处理效果更好,晚疫病最终防效高达81.28%,产量为2 911.08 kg ·( 667 m2-1。以上结果说明:BABA 能够较好地诱发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病性,田间防治推荐将化学杀菌剂与抗病诱导剂BABA 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菊科植物鬼针草浸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滤纸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鬼针草提取物对3种果蔬致病菌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黑根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鬼针草乙醇浸提物在抑制菌丝生长方面比水提取的效果更好;水提物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也小于乙醇提取物的;综合抑菌活性均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比较而言,同一提取物对黑根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囊萌发法测试了KC提取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赤霉病菌、山药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KC提取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囊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赤霉病菌、山药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行提取法,研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水6种溶剂对辛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辛夷6种平行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的提取率最大为25.71%,石油醚最小为9.63%;辛夷6种平行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372.15、206.83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 318.92、591.78mg/L,抑菌效果较好;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6 024.25、3 532.13mg/L。说明辛夷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且辛夷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较易被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提取。  相似文献   

7.
以烟草赤星病菌为供试靶标,采用孢子萌发及生长速率测定法,对华山姜、毗黎勒、团花树和金钮扣的95%乙醇粗提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终浓度为200μg/mL下,华山姜对该菌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2%、53%,其次为毗黎勒。团花树和金钮扣只对该菌的孢子萌发有低抑制活性。因此,华山姜对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另外3种提取物,与75%百菌清WP阳性对照在相同浓度下达到同一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菊科植物蓬蒿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菊科蓬蒿属蓬蒿为试材,研究了水、50%乙醇和100%乙醇3种蓬蒿浸提物对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和黑根霉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蒿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和黑根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于灰葡萄孢菌,蓬蒿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水提物;黑根霉表现与其相反,水提取物比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郑玉艳 《北方园艺》2011,(22):124-125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试了不同浓度苦参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及生物碱对辣椒枯萎病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苦参提取物对辣椒枯萎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供试质量浓度40 g/L时,对辣椒枯萎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4.48%、89.01%;并且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显著高于生物碱.  相似文献   

10.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野葛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某一值后,抑制效果又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另外,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最适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0.2500、0.2500、0.2500、0.5000 g/mL,其中番茄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应大于0.0625g/mL.因此,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的良好剂型.  相似文献   

11.
细辛精油对5种木本花卉病害的离体抑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木本花卉叶部病害的5种病原菌(牡丹炭疽病、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月季黑斑病、肉桂链格孢叶斑病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EC50分别为120.43 mg/L和110.66 mg/L;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牡丹炭疽病菌和肉桂链格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辛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活性物质主要是挥发油.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苹果病害的6种病原菌(灰斑病菌、褐斑病菌、斑点落叶病病菌、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4种病原菌(灰斑病菌、褐斑病菌、斑点落叶病病菌、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两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90仅为397.37mg/L;对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90仅为276.77mg/L.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瓜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靶斑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以30℃左右最适。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以25~30℃最适;同时要求90%以上的相对湿度,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孢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紫外线对孢子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离体条件下比较了胡椒科荜茇、假蒟、黑胡椒、白胡椒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发育各阶段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胡椒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007 9 g·m L~(-1),其次为荜茇、黑胡椒和假蒟;当浓度为0.5 g·m L~(-1)时,荜茇和假蒟的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产孢量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2.8%和92.0%;黑胡椒和白胡椒乙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荜茇和假蒟;4种植物粗提物浓度高于0.062 5 g·m L~(-1)时,均能完全抑制灰葡萄孢菌核产生。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 ℃,pH 7,暗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4 ℃,10 min;担孢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0 ℃,pH 6,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明显,担孢子致死温度为52 ℃,10 min。该菌产孢的培养基配方为燕麦15 g、琼脂15 g、葡萄糖10 g、甘氨酸2 g、CaCO3 0.5 g、NaCl 2 g、水1 000 mL,pH 6。相对湿度95%以上,光暗交替及低温诱导均有利于产孢。离体果实接种的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A. bombacina除侵染梨果实外,还可侵染苹果、草莓、樱桃、油桃、杏和枣等果实,但不侵染蓝莓、葡萄、橙和猕猴桃等果实,对山楂、橘和柚果实的侵染能力较弱,且对橘和柚的侵染仅限于果皮,不深入到果肉组织中,A. bombacina对梨、苹果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霞 《长江蔬菜》2014,(20):48-52
以北农青贮30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生物活性水稀释10、25、50、100、200、400、800、4000倍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比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值、贮藏物质转运率、生物量、根长、芽长、叶绿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除稀释10倍处理外,不同浓度生物活性水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苗期的长势和叶绿素的含量,其中稀释100倍的生物活性水最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稀释50倍的生物活性水在苗期对壮苗和促进株高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选6种药剂对从板栗中分离的污染率较高的板栗疫霉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既能较强地抑制菌丝生长,又有较强地抑制孢子萌发,是防治板栗霉变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8.
光照条件及外源物质对蕨菜孢子萌发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蕨菜孢子培养成苗率, 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及外源物质(GA3 、6-BA、腐殖酸等) 对孢子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孢子萌发及生长发育速度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以试验中所设最高光强1 800 lx 连续光照下的孢子萌发及成苗最好, 而光强低于1 000 lx 时孢子萌发速度极慢且不能成苗; 无光照时孢子不能萌发; GA3 对孢子萌发及生长发育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0. 2 mg/L GA3 处理成苗率最高, 达61. 42 %。光照条件与外源物质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牡丹花链格孢菌叶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不同碳、氮源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D-木糖,氮源为NH4Cl;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D-木糖、麦芽糖、D-果糖,氮源为Ca(NO3)2、尿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