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耕地质量的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存在片面追求优质耕地、忽略“优质集中”耕地保护方针中的“集 中”管理方式。为判别前后不同年份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应用GIS 相关分析工具,在耕地质量分 等定级的基础上,设计了创建近邻表法和最临近分析法两种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方法,并以广东省云 浮罗定为例,研究了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前后基期2010 年与规划2020 年空间连片性程度的 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显示罗定市基本农田调整后空间连片性程度有所提高,优质基本农田连片性程度 明显低于整体基本农田的连片性,整体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忽略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定义中耕地质量 的范围,降低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准确度,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更能准确地表达基本农田 空间连片性程度。通过分析对比两个时期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提 高基本农田空间连片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基本农田划定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从基本农田量化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界限、与经济建设关系和生态功能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基本农田划定存在的问题,并从基本农田划定标准,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和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臧妻斌  王宇  李明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53-7555
分析了我国基本农田产权制度的现状;指出了合法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促使农户不断对基本农田实施保护性的投资;认为构建我国基本农田质量保护机制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创新,要明晰基本农田产权,积极探索基本农田租赁制度,建立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的利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建成大面积连片的基本农田,就必须考虑基本农田的空间连片性.该研究针对目前区域基本农田存在的基本农田调整后其空间连片性无从评价的问题,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并以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前后的连片性对比分析为例,引入基本农田连片性指数概念,提出了较为高效、简便的基本农田连片性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价基本农田连片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改进熵权系数法在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从控制下级行政区域基本农田减少量出发进行基本农田指标分解的方法,避免了直接对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造成的分解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通过改进熵权系数法.可以直接确定各行政区域基本农田减少量控制指标占上级行政区域基本农田减少量的比重,进而得到各行政区域基本农田保有量.以湖北省成宁市为例.对改进的熵权系数法在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进行基本农田指标分解具有直观、科学和客观的特点,克服了以往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中主观性较强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李晓华  南小康  封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204-206,240
结合咸阳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践,阐述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和意义,对可调整园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做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对永久基本农田成果图件编制提出了新方法,为永久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定和有效保护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7.
贺延伟  丁忠义  李钢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1984-1987
煤炭开采使我国煤粮复合区内的基本农田破坏严重,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可以分析其减少的去向和增加的来源。探讨煤粮复合区内基本农田的特征,把区内基本农田的演变过程分为基本农田规划态、基本农田破坏态、基本农田战备态和基本农田恢复态,分析了各个状态基本农田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将基本农田提升为永久基本农田,标志我国基本农田的永久保护正式进入新时代。如何在国土规划进程中合理有效地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我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成效,成为当前时期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重点问题。概述了我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工作动态,分析了我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本农田保护事关国计民生,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为例,简述了遥感与GIS技术结合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在现有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及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杨家泊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二调现状地类数据,通过建立杨家泊镇基本农田数据库详细分析了镇域内基本农田现状,结果表明:杨家泊镇域内基本农田所占比重较大,总面积为1 168 hm~2;被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图斑现状地类为水浇地、水田和果园,以水浇地为主;13个行政村基本农田面积大小不一,杨家泊村基本农田面积最大,其次为高庄村,辛庄村基本农田面积最小;各村基本农田所占比重中,杨家泊村基本农田比重最大,且集中连片分布在村域滨唐路北侧,李自沽村基本农田比重最小,零星分布在村北养牛场附近。多措并举实现了对基本农田实时、科学、高效的管理,为基层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本农田规划问题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市B区为例,在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础上,评价规划划定基本农田的质量。分析表明,不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本轮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利用等为16.82等,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后基本农田利用等提高了0.08等,但仍比上轮规划降低了0.11等。最后,分析了本轮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定位对基本农田保护考虑不足;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对基本农田质量的检查;三是土地整理后优质耕地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四是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不及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加强对基本农田质量的考虑;将土地整理后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及时进行农用地分等更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纳入"一张图"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