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育苗专家许传森经多年研究,研制出一种新的育苗容器—“微型可降解育苗容器”,是当前育苗技术新的突破和大胆创新。最新研制的“微型可降解育苗容器”工艺独特,技术先进。是可降解的微型容器,无废料、废水、废气,安全、生态、环保,每平方米可放置20002500株。这种育苗容器结合全光雾扦插设备的使用,生根速度更快。在用于农业生产时,可完全降解,不会污染农田土壤。“微型可降解育苗容器”可用于多种植物的播种育苗、扦插育苗、组培育苗,可广泛用于蔬菜、花卉(包括兰花)、  相似文献   

2.
正育苗专家许传森经多年研究,研制出一种新的育苗容器一"微型可降解育苗容器",是当前育苗技术新的突破和大胆创新。最新研制的"微型可降解育苗容器"工艺独特,技术先进。是可降解的微型容器,无废料、废水、废气,安全、生态、环保,每平方米可放置2 000~2 500株。这种育苗容器结合全光雾扦插设备的使用,生根速度更快。在用于农业生产时,可完全降解,不会污染农田土壤。  相似文献   

3.
正育苗专家许传森经多年研究,研制出一种新的育苗容器—"微型可降解育苗容器",是当前育苗技术新的突破和大胆创新。最新研制的"微型可降解育苗容器"工艺独特,技术先进。是可降解的微型容器,无废料、废水、废气,安全、生态、环保,每平方米可放置2 000~2 500株。这种育苗容器结合全光雾扦插设备的使用,生根速度更快。在用于农业生产时,可完全降解,不会污染农田土壤。  相似文献   

4.
压缩育苗营养块是本中心主任许传森研究丹发成功的,现已批量生产。用途本产品是供播种育苗.芽苗移植或扦插育苗的一体化的基质和容器,可直接培育优质商品容器苗,供移植和造林用,也习用于组培、水培和插花及绿色蔬菜育苗,并且已用于学生“生命树”环保活动中。配台本中心研制的获国家发明顶目“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胃苗装置”,用不产品扦插育苗,效果好,尤真是可以扦播出带花蕾的矮化花卉苗,生产组台式盆花。成分及特点本产品因植物纤维、腐檀质及轻体矿物质等结成,吸水膨胀后,压缩胄苗营养块形成良好的气相\液相\固相的微生态结…  相似文献   

5.
杂交松扦插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扦插基质、育苗容器、育苗地设施、扦插用激素、消毒与扦插方法、扦插季节和扦插后管理以及扦插苗出圃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松的扦插容器育苗技术,并综述了杂交松的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与规划、整地、苗木选择与运输、栽植和抚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育苗容器是林业容器育苗的基础,其能否满足林业容器育苗技术要求,符合苗木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条件,则是衡量育苗容器优劣的关键。国内外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树种、育苗期、容器材料来源等情况研制了多种林业育苗容器,用于育苗生产。我省各地群众也制作了多种容器用于育苗,规格不一,均为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为推进容器育苗这一技术的应用,1979年省科委下达我所“容器育苗工厂化”课题,育苗容器的研究是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所搜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育苗容器及有关容器育苗的技术资料,先后进行了组合式方格育苗箱、育苗钵、塑料薄膜袋及对各种截面形状的硬塑料育苗怀的设计、制作和育苗试验工作。经过三年的试验分析,截面  相似文献   

7.
红豆杉枝插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豆杉大规模育苗的优选方案是枝插容器育苗 ,技术关键包括苗床设置、扦插基质、容器选择与装钵技巧、插穗选择与处理、扦插方法、扦插时期、插后水肥与光照管理及幼苗培育等 ,其中水分和光照管理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是鄯善县得天独厚的名特优林果资源。葡萄常用育苗方法有硬枝扦插、硬枝嫁接、枝蔓压条等,但这些方法受季节、外界气候以及种条等因素的限制,育苗周期长,繁育系数低,很难满足全区林果业发展的新形势。轻基质网袋容器绿枝扦插育苗技术是一种新的育苗方式。鄯善县应用该种方式进行葡萄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9.
刘金江 《沙棘》2003,16(4):21-22
在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网袋状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较普通全光雾沙床扦插对照(CK)提高5.75%,主根数、虚根数均较对照(CK)增加1.02条,5.86条,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增加4.33cm,0.07cm;容器扦插苗用于造林,其成活率较对照(CK)增加25.0%,当年株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CK)增加18.70cm,0.30cm;而且容器苗便于运输,可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移栽。  相似文献   

10.
龙脑樟容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龙脑樟容器扦插育苗技术,以黄心土为基质,选择较大容量的容器和合适的扦插季节,生根率可达63%,可以实现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1.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林业的一项先进苗木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各种容器装入配制好的基质或营养土进行育苗,我国现在主要采用塑料薄膜育苗袋育苗,采用这种方式培育的苗木容易造成窝根、卷根,影响树木未来生长;一种新型育苗容器即无纺布育苗袋,现在越来越受到广大育苗户的青睐,它是采用特殊的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具有非常好的透气透水性,根系的穿伸无阻碍,不会造成缠根现象,同时能够起到空气切根的效果。同时,无纺布可自行分解,不存在容器回收环节,易于移栽,节约育苗和造林成本,也规避了"白色污染"。由山东省林科院研发的平衡根系无纺布育苗容器成型机可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无纺布育苗容器杯,机器使用轻基质和无纺布为生产原材料,自动完成焊接布缝、装填基质和切段成型,高质高效生产出大量透底无纺布育苗容器杯,可直接用于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实现了容器育苗的自动化、机械化、工厂化。  相似文献   

12.
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叶石楠是一种优良的美化和绿化苗木。本文通过对红叶石楠扦插苗圃地建设、容器扦插育苗、炼苗、移植以及出圃后的栽培管理等技术环节进行试验,掌握了红叶石楠扦插快繁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油茶扦插育苗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基本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回顾和总结了油茶扦插苗培育技术及其造林应用的发展现状,概述了油茶研究工作者对油茶扦插苗栽培的一些争议,阐述了油茶扦插容器育苗具有育苗周期短、繁殖系数高、全年穗芽资源利用率高、成苗率高、育苗成本较低、不易出现季节性劳力紧张等优势,提出了今后我国油茶扦插育苗的发展策略:以华南为发展区,实行容器化、基地化、标准化育苗.  相似文献   

14.
从育苗地选择、苗床整理、营养土配制、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育苗及苗期管理等环节提出了刺柏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日本落叶松扦插育苗采用“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设备”及其它相应的措施而形成的完整的实用配套技术。这套扦插育苗技术解决了落叶松扦插育苗批量生产问题,使生产单位可随时培育出大量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RZT-60000型筒式蜂窝育苗纸容器制作机,于去年12月7日在南宁通过国家验收和鉴定。专家教授认为该机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该机生产的筒式蜂窝育苗纸容器为一种新型的育苗纸容器,可用于工厂化育苗、容器育苗、快速培育优质壮苗。对加速我国速生丰产、短周期用材林基地建设,促进我国传统的生产工艺改革,使农林种植业向现代化技术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关1号黄栀子嫩枝扦插容器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关1号黄栀子的春、夏、秋三季嫩梢均可用来扦插、移植培育容器苗,其生根率、幼苗移植成活率均达95%以上。分关1号黄栀子移植容器苗在不同育苗基质中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不同季节移植容器苗与育苗基质存在交互效应。嫩枝扦插培育容器苗比硬枝扦插育苗优势明显,表现为嫩枝扦插育苗节省插穗成本,提高苗木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同河北省承德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科研人员,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于2015—2019年历经5 a时间对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与移植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章对可降解无底容器育苗与移植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总结阐述,以期为提高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良沙旱生植物工厂化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旱生植物工厂化快繁技术包括繁殖方式、育苗时间、容器与设施选定、育苗基质的配制及消毒、繁殖材料处理、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苗木的移植及定植等,该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保证品种纯度、防御植物病毒病、缩短育苗周期等方面的优势.以优良沙旱生观赏植物互叶醉鱼草和金叶莸为例,从组织培养、嫩枝及硬枝扦插、微型扦插、现代化育苗设施和灌溉系统应用、科学管理等方面归纳沙旱生植物快繁技术.已繁育各种优良沙旱生灌木苗250余万株,向各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沙旱生植物工厂化快繁技术包括:繁殖方式、育苗时间、容器与设施选定、育苗基质的配制及消毒、繁殖材料处理、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苗木的移植及定植等,该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保证品种纯度、防御植物病毒病、缩短育苗周期等方面的优势。以优良沙旱生观赏植物互叶醉鱼草和金叶莸为例,从组织培养、嫩枝及硬枝扦插、微型扦插、现代化育苗设施和灌溉系统应用、科学管理等方面归纳沙旱生植物快繁技术。已繁育各种优良沙旱生灌木苗250余万株,向各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