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区分别在阳坡、半阳坡、半阴破、阴坡4个坡向按照上、中、下3个坡位,1 cm、5 cm、10 cm、15 cm等4个栽植深度梯度进行油松营养杯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关,栽植深度达到10 cm以上,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阴坡造林成活率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因此,在造林绿化时,根据对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阳坡深栽、阴坡适当浅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适当浅栽,可以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干旱阳坡、半阳坡、半阴坡3个坡向和坡上、中、下部3个坡位对杜松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虽有差异,但均无大的影响。整地方式对杜松干旱阳坡造林影响不大。杜松在干旱阳坡造林只要提前整地,苗木不修枝、趁雨季栽植即可获得8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南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造林措施和林龄对宁夏六盘山南部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各坡向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其对造林干扰的敏感程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在阳坡半阳坡,造林10年后的幼龄林0~45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96.33t·hm-2)仍低于灌丛(122.12t·hm-2),造林20年后的中龄林(189.27t·hm-2)已高于灌丛,说明土壤碳库已得到恢复;在阴坡半阴坡,幼龄林和中龄林的土壤碳密度分别为192.37和222.03t·hm-2,均低于天然次生林(256.64t·hm-2),说明造林20年后土壤碳库仍未恢复;阳坡半阳坡林地在造林后第8年0~45cm土层有机碳含量降至最低,相对阳坡灌丛(32.13g·kg-1)的降幅为3.72g·kg-1,需在造林后第16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的灌丛水平;阴坡半阴坡林地在造林后第16年降至最低,相对阴坡次生林(66.30g·kg-1)的降幅为22.77g·kg-1,需在造林后第32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次生林水平;阴坡造林后,其土壤有机碳比阳坡损失量大,损失期长,恢复较慢,但阴坡土壤碳库的绝对值在任何林龄阶段都高于阳坡,说明阴坡森林土壤的碳储存能力高于阳坡;在阳坡半阳坡灌丛采用扰动较弱的稀植造林时,造林后第10年0~45cm土层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1.05g·kg-1,虽仍低于灌丛(35.55g·kg-1),但却远高于扰动较强的全面整地后常规密度造林(23.17g·kg-1)。  相似文献   

4.
采用竹柏5年生大苗在青冈栎林冠下进行了不同坡向(半阴坡、阴坡、阳坡)种植效果比较试验,造林2年的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的竹柏造林成活率、胸径、高度、冠幅、分枝数5项指标均以半阴坡最高,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2.2%、平均胸径达2.40cm、平均高达244.6cm、平均冠幅达134.7cm、平均分枝数达40.1条;5项生长量指标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半阴坡﹥阴坡﹥阳坡。  相似文献   

5.
直播造林在辽宁北票市山地丘陵、干旱地区是十分重要的造林方式。该文在北票白石水库公路东西两侧的石质山上,进行了总面积为176.2hm^2的直播造林试验,其结果表明:出苗率达77.31%,其中坡下的出苗量高于坡上的,阴坡的出苗量远远高于阳坡;坡下的苗木生长量高于坡上,阴坡的生长量高于阳坡。并进一步探讨了在该地区要适时播种,提高出苗率;做好抚育管护工作等对于提高绿化效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一般说,提前整地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但太行山石灰岩区侧柏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阳坡,提前整地反不如不整地成活率高。1987年以来,我们在辉县太行山低山石灰岩区开展了(冬季)整地与不整地造林试验,试验结果:①阴坡整地比不整地土壤含水率高3.07%,阳坡整地比不整地低3.18%;整地阴坡比阳坡高6.23%,不整  相似文献   

7.
浅谈不同立地条件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形。地形部位、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不同,其水分条件有很大的差别。黄土高原沟壑区大多数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区,因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常常发生伏旱,尤其阳坡上部,十分干燥,造林成活率很差。而阴坡的中下部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苗木保存率好。梁坡和沟坡相比,因沟坡的坡度大,地势陡,效果一般不如梁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接坝山区陡坡地段不同坡向油松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阳坡的油松存活率最高,阴坡最低,大小排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2)阳坡的油松人工林地径最小,阴坡最大,大小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3)阳坡的油松树高最小,阴坡最大,大小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  相似文献   

9.
我区地处秦岭南麓,是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中心分布区的南缘。前几年,我们在高、中山(1,000—1,600米)和低山的阴坡、半阴坡进行油松造林,成效很大。但在低山的阳坡、半阳坡则成效很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松在幼苗期喜欢蔽荫,而低山阳坡、半阳坡的植被差,日光强,地温高,蒸发量大;加之春旱严重,空气湿度小,土壤含水量低,油松初值苗蒸腾强度过大,失水过多,根部吸收机能的恢复很慢,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以致造林成活率很低。为了扩大油松造林范围,提高油松造林成效,加快荒山绿化速度,改善我区森林的  相似文献   

10.
厚朴与日本落叶松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应用厚朴与日本落叶松混交模式在高寒山区的不同地类、不同坡位和坡向造林后三年生幼树生长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地类、坡位和坡向等因子对造林成活率、幼树的高生长和地径粗生长影响显著。在造林地类中,以坡耕地造林的幼树生长明显优于荒山荒地的;在荒山造林中,坡位和坡向对幼树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在阴坡的山下部环境中厚朴生长最好,阳坡的中、下部环境中日本落叶松生长效果最好,其它坡向坡位次之。  相似文献   

11.
十余年来,我场在海拔1800米的太行山上造林,保存面积达10万多亩,其中阳坡造林占65%。阳坡土层薄,贫瘠干旱,给造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实行科学造林,成活率均在80%以上。现已郁闭成林。我们总结阳坡造林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采用外高里低的鱼鳞坑,造成人为小阴坡,改变大阳坡的土壤、气候条件,含水量大大提高。我们进行了五种规格的鱼鳞坑整地试验,结果以中型和小型鱼鳞坑效果较好,既省工又保证了成活率。中型鱼鳞坑规格是:长3尺、宽2尺、深1.2尺,坑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干旱河谷封山育林区域与未封山育林区造林苗木生长状况和灌草群落特征对比,开展封山育林对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成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坡向和海拔梯度上,封山育林区造林苗木平均保存率和树高净生长量均极显著性高于未封山育林区,其差值变化幅度分别为21%(阴坡Ⅰ)~31%(阴坡Ⅲ)和42.7%(阳坡Ⅰ)~59.7%(阳坡Ⅱ);灌草平均盖度和高也表现为封山育林区高于未封山育林区,灌木和草本平均盖度差值变化幅度1.1%(阳坡Ⅰ)~26.7%(阳坡Ⅱ)和2.2%(阳坡Ⅰ)~18.5%(阳坡Ⅱ)之间;灌木和草本平均高度差值变化幅度8.2%(阳坡Ⅰ)~53.5%(阴坡Ⅲ)之间和17.9%(阴坡Ⅲ)~28.9%(阴坡Ⅱ)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辽西山区不同坡度、坡向和坡位开展油松直播更新造林试验,对造林3年后的幼苗保存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在阴坡直播更新效果较好,阳坡直播更新效果较差,达不到直播更新规定标准.在阴坡的不同坡位中,下坡位和中坡位直播更新效果较好,其中下坡位最好,而上坡位较差.在阴坡的下坡位,坡度越小直播更新效果越好,坡度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4.
研究3种育苗方式培育的2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无纺布营养袋苗、塑料杯营养袋苗、裸根苗)在杉木林下套种的初期效果,及不同坡位、坡向对2年生无纺布营养袋苗在杉木林下套种的初期效果。结果表明:无纺布营养袋苗在杉木林下栽植成活率和当年抽高明显大于塑料杯营养袋苗和裸根苗,无纺布营养袋苗的成活率和抽高分别比塑料杯营养袋苗、裸根苗高出7.7%、43.3%和45.4%、58.3%;不同坡位对无纺布营养袋苗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抽高有极显著影响,南方红豆杉抽高大小依次是下坡>中坡>上坡,下坡的抽高分别比中坡、上坡高15.1%、63.2%;不同坡向对无纺布营养袋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抽高有极显著影响,红豆杉抽高大小依次是阴坡>半阴坡>阳坡,阴坡的抽高分别比半阴坡、阳坡高出6.2%、57.8%。初期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杉木林下套种,以采用无纺布营养袋育苗,在中坡、下坡、阴坡和半阴坡种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影响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油松飞播造林成效的因素,结果表明,从幼苗保存和生长发育情况来看,以蒿属植物群落最好,乔木次之,自羊草、黄菅草群落较差,灌丛最差;单位面积幼苗数和有苗面积比例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坡中部〉梁峁顶部〉坡下部。  相似文献   

16.
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的坡向和苗木类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向是影响南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造林以选择阴坡或半阴坡为优,并且以2年生幼苗造林效果较好。此处,宿土苗春季造林成活率和秋季造林成活率都极显著高于裸根苗造林。  相似文献   

17.
在干旱的陡坡造林一直是造林绿化的难点,但随着绿化水平的提高,许多地区已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绿化成果与效益都十分明显,现总结为六要点,简介如下。1先易后难,选好林地 陡坡可细分为陡坡、缓坡和阴坡、阳坡。一般阴坡和缓坡,上层较厚,土壤湿度较大,与阳坡相比,具有较多的造林优势。因此,一般在规划中应坚持先阴坡、缓坡,后阳坡、陡坡的原则,采取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造林的办法,在雨量较大的年份,则应抓住有利时机,重点主攻向阳坡、陡坡,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造林效果。2修聚水槽,积水造林 过去在土壤瘠薄的干…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荒山造林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造林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过去是阴坡荒山造林多,而阳坡荒山造林少。阳坡荒山主要是因为干旱,造林成活率极低,难以成林。因而大面积阳坡荒山仍然一片黄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直接危害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也不符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如何克服阳坡荒山造林不易成活这一难关,是摆在我县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9.
经杉木与南酸枣混交林在不同坡向和坡位的生长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经营措施和立地质量等级相同下,生长量最高的坡向为阴坡,较高为半阴坡,最小为阳坡;生长量最高的坡位在下坡,较高在中坡,最小在上坡;杉木与南酸枣混交林营林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中下部为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冀北山地造林树种短缺的问题,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毛棶(Cornus walteri)、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栌(Cotinus coggygria)6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胡桃楸、毛梾、华山松和花楸5个树种均适宜在阴坡宜林荒山造林,黄栌适宜在阳坡宜林荒山造林,可作为本区宜林荒山人工造林树种。黄檗在半阳坡宜林地造林虽然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但生长量与健壮程度显著低于阴坡造林地,因此水肥条件差的半阳坡宜林地不宜营造黄檗林。胡桃楸在石质沟谷地造林虽然生长量与保存率低于阴坡造林地,但保存率在85%以上且生长较好,为该立地条件较佳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