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的用途主要是产仔,而如何能够使得母猪产仔数升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一方面是提高母猪每一胎所产的仔猪数,另一方面是提高母猪每一年所产的仔猪窝数。在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中,经过摸索总结,得出几点经验,供参考。1预防母猪难产和子宫炎的发生有了健康的生殖系统,才能为提高母猪的每一胎产仔数提供有力的保证。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母猪在生下第一头仔猪后半小时,按人工授精方法向子宫深部灌注"宫炎净"(主要成分为益母草)100毫升,以增强子宫的自净功能,有利于子宫复旧,能镇痛止血,这样处理以后母猪一般在90~120分钟之间顺产结束,胎衣、恶露不会残留;第二步在母猪产仔过程中用“佐特星”(氧氟沙星)20~30毫升,“牲力源”(主要成分为多种B族维生索)20毫升,“鱼腥草”(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20毫升肌肉注射,采取这个做法对母猪子宫炎的预防效果非常好,很少再有子宫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有机硒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养殖者主要通过配种、管理和营养手段使母猪每窝的活仔猪数增加,尤其对优良的“高产”母猪。另一个方法是引进西方的新品种提高窝产仔数。由于胚胎存活率的增加,西方和中国品种杂交母猪的窝产仔数有所提高,而所产仔猪的肉品质量却下降了。过去的10年,窝产仔数已经增加了大约1~2头仔猪/窝。  相似文献   

3.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7,(4)
选择能哺育更大窝产仔数的超高产母猪以提高产仔数,但是综合考虑这些现代母猪产奶量、采食量和体动员相互之间联系的研究还很有限。试验旨在研究什么样的母猪产奶量高、窝产仔数多,不同胎次有何影响,以及哺乳期生产性能对下一胎繁殖性能有何影响。选择565头1~4胎母猪,试验期从产前7 d至断奶。产后第2天每窝仔猪统一调整为14头。产前7 d、产后第2天和断奶时测定母猪体重和背膘厚度。产后第2天和断奶时称取仔猪窝重。计算变量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模型。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6.1±1.1)kg,仔猪每天窝增重(2.92±0.53)kg,每头母猪的平均断奶仔猪数(13.0±1.1)头。总的来讲,与2~4胎母猪相比,1胎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和产奶量更低,下一胎总产仔数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初产母猪相比经产母猪会动用更多体储。仔猪每窝平均日增重与母猪的采食量、窝产仔数和体重损失呈正相关。1~4胎母猪整个哺乳期日采食量每提高1 kg,仔猪窝日增重提高220~440 g,母猪哺乳期体重下降6.6~13.9 kg。但是每天平均产奶量提高1 kg,第4胎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减少4.3~21.0 kg。下一胎总产仔数与上一胎产仔数呈正相关。总之,高采食量和高体动员是高产奶量的先决条件。母猪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他们身体饲料摄取的生理极限,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优化哺乳期超高产母猪的饲粮能量和营养浓度以及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母猪产仔率 1、添加维生素A(美国):维生素A能增加母猪产仔数,当母猪在断奶时注射5000国际单位维生素A,可使母猪下一胎分娩的仔猪数增加18%,成活率提高35%。特别是在配种日或配种后第7天给母猪注射5000国际单位维生素A,均能增加母猪下一胎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6.
董树仁 《猪业科学》2016,(8):119-119
疫病防控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的基础保障,特别是妊娠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例如猪细小病毒病(PP)、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乙型脑炎(JE)及猪瘟(CSF)等不仅可以造成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同样会造成母猪窝产仔猪数的减少;同样近年发生的病毒性腹泻病毒(PEDV、TGEV或RAV)感染同样也会造成下一胎母猪窝产仔猪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性能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母猪所产的活仔猪数,正常断奶(即三周龄以上)时,成年母猪每窝的产仔成活数应该为10~12个,青年母猪为9~10个。虽然引起窝产仔数减少的原因很多,但一般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大多不是由于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5,(5)
研究分析了陆川母猪产程对当胎繁殖性能、断奶后发情配种情况及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陆川母猪产程的长短与当胎的产仔数有关,产仔数高,则产程相应延长;母猪产程越长,产死胎母猪比例增加,产程后期产死胎几率越大,窝产死胎数相应提高;前一胎产程长,则下一胎产程相应较长;产程过长(4 h)其返情比例亦高于群体均值。陆川母猪产程过长与其限位饲养导致母猪体质下降有关;此外,陆川母猪比较敏感,接产不当会加重其紧张状态,致使产程延长。  相似文献   

9.
黄蓓 《畜牧与兽医》2001,33(5):36-37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病程短 ,死亡率高 ,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及部分育肥猪 ,春季是猪水肿病的高发季节。笔者于 2 0 0 0年 3月至 5月间对涟水县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式及内容重点调查饲养母猪较多的涟水县陈师乡、红窑乡、时码乡及周边地区。沿各村组随机调查。调查内容 :①养殖户的存栏母猪数 ;②产仔胎数及最近一胎的产仔数 ;③近产仔猪日龄 ;④水肿病病史 ;⑤发病胎次 ,每胎仔猪发病数及死亡数 ;⑥养殖户的饲料来源及配方 ;⑦饲料的处理及饲喂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后备母猪不同初情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法,将738头后备母猪按照初情日龄的早晚分为4个处理组(初情日龄200 d为Ⅰ组;200 d≤初情日龄220 d为Ⅱ组;220 d≤初情日龄≤240 d为Ⅲ组;初情日龄240 d为Ⅳ组),检测母猪第1胎、第2胎、第3胎及综合6胎的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仔猪初生均重、哺乳仔猪断奶均重、哺乳仔猪日均增重等指标。结果表明:(1)母猪头胎,Ⅱ组与Ⅰ组相比,母猪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断奶均重、哺乳仔猪日均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2)母猪第2胎,Ⅱ组、Ⅲ组与Ⅰ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均显著提高(P0.05);(3)母猪第3胎,Ⅱ组与Ⅰ组、Ⅲ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均显著提高(P0.05);(4)母猪综合6胎,Ⅱ组与Ⅰ组、Ⅲ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日均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后备母猪初情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影响,最佳初情日龄为200 d~220 d。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基于经济效益相关指标的种猪选育,虽然提高了产仔数,但仔猪成活率和母猪利用年限却在降低,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高产哺乳母猪的营养摄入不足引起的。母猪是猪场主要的生产资料,猪场经营的好坏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性能。目前评价母猪繁殖性能的指标主要有每胎的性能(母猪每胎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母猪的年生产力(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和终身生产力(母猪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提供的全部断奶仔猪数)三种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的窝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成绩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体现了整个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对养猪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母猪的窝产仔数可根据关注的目标不同,分为:总产仔数,是指总的产仔猪,包括死胎、木乃伊;活产仔数是指除了木乃伊和死胎外的所有活仔数。有效产仔数则是指活仔中,除了弱仔的仔猪数。要想确保猪场的生产成绩,就要争取提高母猪一窝中的活仔数。1提高母猪的排卵数和卵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猪繁殖性能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母猪所产的活仔猪数,正常断奶(即三周龄以上)时,成年母猪每窝的产仔成活数应该为10~12个,青年母猪为9~10个。虽然引起窝产仔数减少的原因很多,但一般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大多不是由于疾病引起。1品种猪的排卵率遗传性很高,而且可能对选择发生反应,但随着排卵率的增加常常会出现胚胎或胎儿存活率降低。如果能同时提高排卵率和胚胎存活率,则增加窝产仔数很容易。据报道,虽然有些品种的窝  相似文献   

14.
一头母猪每年能产多少仔猪,对于饲养种猪来说,是最具有经济意义的,但在这方面改进很慢。有些措施,能增加母猪年产仔数,例如:提早仔猪断奶,缩短产仔间隔期,增加受孕率,减少产后和断奶前较常见的仔猪死亡,以及增加产仔数等。但根据母猪的排卵数来看,每窝产仔数的潜力,比实产仔数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5.
深县母猪乳头数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深县猪母猪乳头数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收集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2013年1月-2016年3月的深县猪的母猪正常分娩记录,随机选取83头深县母猪。结果表明:母猪乳头数达到18个时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乳头数与其每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呈现正相关;母猪乳头数为16个和18个时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和17个的仔猪初生个体重(P0.01),且显著高其断奶个体重(P0.05);母猪乳头数为16个其仔猪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P0.01);即母猪乳头的对称性对仔猪的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有一定的影响。说明适当增加母猪的乳头数有可能使母猪的繁殖性状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白色品系母猪具有较高的产仔数和泌乳量,这一点已经很清楚了。很多猪场已经能够实现较高的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并且断奶仔猪体重较大。随着母猪窝产仔猪数的不断提高和哺乳期长度增加到21 d左右,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其泌乳量以满足较大体重仔猪不断  相似文献   

17.
冯发明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2):57+60-57,60
母猪是属于一胎多产,多胎高产的动物,产仔数的多少与品种、胎次、配种技术、饲养管理、个体品质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高母猪的养殖效益,使得母猪多产仔、产壮仔,降低断奶仔猪的成本,促使母猪和仔猪健康成长。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产房管理     
产房管理的目标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它要求在产前、产中和产后能提供相应的管理,主要包括提高母猪的活产仔数,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降低哺乳期的死亡率。不仅如此,产房的管理还要求能为今后的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断奶重并使母猪为下一胎提供一个好的体况。  相似文献   

19.
论提高规模猪场母猪生产效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基础.而影响母猪生产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创造超级好母猪;养好仔猪,不使仔猪输在起跑线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母猪的生产性能指的主要是母猪的繁殖能力,主要受到母猪的利用年限。生产仔数(每胎产仔数。年产仔胎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均匀度等指标构成。综合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就需要做好母猪选种。配种技术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早起断奶,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做好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