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行距对青海扁茎早熟禾无性繁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根茎切割机切取种植3年的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 anceps草皮,以行距(30、40、50、60、70 cm)及未切割(CK)为处理,进行其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无性繁殖当年即能收获籽实,不同行距对其植物学性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及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主要表现在,30~70 cm行距处理早熟禾的成熟期比对照晚2~6 d;返青期-孕穗期,各行距处理早熟禾的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叶面积显著小于对照(P<0.05);孕穗期,各指标增加迅速,其中行距50 cm的各指标均达最大值(P<0.05);孕穗期-成熟期,各处理根茎长度、根茎分蘖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加比对照小(P<0.05),成熟期后,增加迅速;50 cm行距处理的扁茎早熟禾种子产量最高(383.6 kg/hm2),30 cm行距的种子产量最低(233.0 kg/hm2)。得出,行距50 cm为青海扁茎早熟禾无性繁殖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
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高寒地区对生长2年的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积累季节动态进行研究,探讨其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主根、根茎、毛根及地下总生物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U"型变化,枯黄期各器官生物量最大,分别为158.07g/m2、288.36g/m2、251.64g/m2、698.07g/m2.主根和根茎积累的关键时期分别为种子成熟后1个半月和牧草进入枯黄前的1个半月,毛根在整个生育期增长比较平缓.枯黄期,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根茎长度、分蘖芽数最大,分别为257.18m/m2和6430个/m2,其增加的关键时期为成熟期至枯黄期.青海扁茎早熟禾主根、根茎、毛根和地下总生物量与返青后天数间符合一元三次函数变化,分蘖芽和根茎长与返青后天数间分别符合一元二次和一元五次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5龄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Gaud.cv.Qinghai)为研究对象,在开花期进行不同梯度磷添加试验,探讨施磷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开花期施磷,增加了穗干物质转运和穗部生物量,进而提高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产量(3%~28%)。施磷量在60kg/hm 2(P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大,为255.08kg/hm 2。开花期施磷显著影响青海扁茎早熟禾繁殖分配,施磷量在P2时,繁殖分配达到最大,为5.47%。建植5年的青海扁茎早熟禾在繁殖策略上倾向于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因此,试验区域种子生产最佳施磷(P 2O 5)梯度为60kg/hm 2,以提高种子产量和繁殖分配,为高寒地区根茎型牧草种子增产稳产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区四种栽培禾草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质膜相对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内源保护酶系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三江源区引种栽培的4种禾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和无芒雀麦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指标判定,4种牧草的抗寒能力为青海草地早熟禾最强,然后依次是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无芒雀麦的最弱。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通过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草甸和干旱两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自然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无芒雀麦种群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繁殖潜力。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在两种生境中均以最低的两个龄级占优势。种群生殖分蘖株有3个龄级,营养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均有4个龄级;根茎分蘖节最多繁殖4个世代,最多可存活5个生长季。种群的分蘖株数量、芽数量和根茎长度为草甸生境>干旱生境,冬性苗数量为草甸生境<干旱生境。营养分蘖株和冬性苗数量为1龄>2龄>3龄>4龄,芽数量为0龄>1龄>2龄>3龄。两种生境下,无芒雀麦种群分蘖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等构件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6.
将采集的二十五种当地禾草成熟种子与消毒处理的7.5cm耕作土壤相拌合,并装入埋在土壤中的圆筒内。不久,多数禾草的种子均可萌发,但这些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耕作土壤中的持续性因种而异。约1/3的种(包括不实雀麦,大麦状雀麦,多年生黑麦草,燕麦草,草原看麦娘等)在初期萌发阶段过后,便极少再萌发。其它象丛生发草、绒毛草,粗茎早熟禾等被认为是草原土壤持久种子库(Seed bank)播后第二年也会大量萌发。具很强持续性的禾草有耕地杂草(野燕麦,早熟禾)及湿生禾草(折状甜茅,巨甜茅),它们在土壤耕翻后便可由贮存状态转入萌发。但某些种象早熟埃若禾,野燕麦、燕麦,仰卧扁芒草的种子萌发却有一定的季节规律,这可能与土壤中种子萌发生理要求周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原根茎型优质草种“青海扁茎早熟禾”的驯化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青海湖地区野生采集的扁茎早熟禾为材料,以适应性强、抗寒、耐旱、饲用价值较高、生产性能好为驯化选育目标,经多年混和选择,驯化选育而成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var. ancepsGaud. cv. Qinghai)。选育的青海扁茎早熟禾根茎发达、抗寒、耐旱、适应性强、饲用价值较高;与野生栽培扁茎早熟禾相比,具有产量高、成熟早、青绿期长、种子脱落少等优点;青海扁茎早熟禾适宜在青藏高原海拔2000~4200 m,年降水量400 mm的高寒地区旱作种植,且能安全越冬,青海扁茎早熟禾营养丰富、草质柔软,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开花期平均风干草产量达4484.8 kg/hm2,成熟期平均种子产量达422.1 kg/hm2。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麦草地在分蘖数、产草量和根茎生长等性状方面都强于无芒雀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降低速度较无芒雀麦缓慢;该类草地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一种长寿命的优良禾草草地。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麦草地在分蘖数、产草量和根茎生长等性状方面都强于无芒雀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降低速度较无芒雀麦缓慢;该类草地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一种长寿命的优良禾草草地.  相似文献   

10.
摘要: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cv.Qinghai)具有根系发达、适口性好、抗寒、耐旱等特点,通过对青海扁茎早熟禾栽培种群的冬眠构件、种群的地下生物量特征、生殖方式和种内竞争的分析和讨论得出,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第1-4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4年达到最大值(1 014 g/m2)后逐渐降低,第2年增长速度最快。冬眠苗和冬眠芽第1年数量最高,分别为185.8±25.34和137.67±28.97株,之后逐年降低。亲株数量第4年达到最大值(672.3±37.74株),呈先增多后降低的趋势。地下生物量最符合的曲线拟合模型为“S”曲线:y=e7.355-1.939/t(P<0.01),“S”曲线的时序为,第1年为调整期,第2年为对数期,第3年、第4年和第5年为稳定期,第6年后为衰退期。第1年和第2年进行无性繁殖,第3年和第4年进行有性繁殖,第5年和第6年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能力都衰退。草地植物的有性繁殖可能是导致无性繁殖衰退及栽培草地衰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盆栽单株种植方式,对甘肃境内11个不同生境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根茎扩展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根茎扩展能力强的材料。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草地早熟禾(肃南)单株分蘖数最多;草地早熟禾(榆中)根茎扩展距离、地上植物量、根茎植物量、根茎直径、根茎体积和根茎表面积最大,茎节最长;午夜草地早熟禾单株覆盖面积最大、根茎数量最多。地上扩展性与地下扩展性成显著正相关;根茎综合扩展性强弱依次为:草地早熟禾(榆中) > 午夜草地早熟禾 > 草地早熟禾(秦州) > 草地早熟禾(肃南) > 草地早熟禾(清水) > 草地早熟禾(灵台) > 草地早熟禾(渭源) > 草地早熟禾(康乐) > 草地早熟禾(西和) > 草地早熟禾(天祝) > 草地早熟禾(夏河) > 草地早熟禾(安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田间持水量的80%、60%和30%)新疆地区天然草地3个优势牧草种(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和鸭茅)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片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以探讨不同优势牧草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加剧,3个牧草种的Ci日平均值呈上升趋势,Gs、Pn、Tr 、Pn/Ci日平均值和日平均耗水量呈下降趋势,但物种间各参数变幅存在差异;草地早熟禾日平均生物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鸭茅和无芒雀麦无明显变化(P>0.05);鸭茅的WUEi日平均值和WUEET无显著变化(P>0.05),无芒雀麦和草地早熟禾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3个牧草种的WUEET均与其日平均累积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草地早熟禾的WUEET与其Tr日平均值和日平均耗水量亦显著正相关(P<0.05)。3个牧草种的叶片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预示着3个物种对干旱生境的适应不仅取决于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还可能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3.
草本植被过滤带在控制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北方地区其生长易受春季干旱的影响。为了筛选农田氮磷截留草地过滤带适宜草种,本研究通过室内水分控制试验对9个多年生候选草本植物的耐旱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个植物材料的生长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分蘖能力最强,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两个品种生长速度最快;2)干旱胁迫下9个植物材料的分蘖能力和试验初期的茎生长速率受到了限制,因而生物量受到了影响,但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京草1号偃麦草和京草2号偃麦草分蘖数显著高于其它植物。3)干旱胁迫下,京草1号根系长度显著高于对照,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根长与根表面积较对照均呈现增加的趋势。4)9个植物材料耐旱性能顺序为狼尾草京草2号柳枝稷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京草1号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黑麦草新麦草。  相似文献   

14.
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生产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行距(30、50、70和90 cm)与播种量(0.46、0.77和1.08 g·m-2)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群体株高、生殖蘖数、营养蘖数、总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旨在为无芒雀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行距对无芒雀麦群落特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行距的增加,株高和PAR呈上升趋势,其余指标呈下降趋势。30 cm行距处理的生殖蘖数、营养蘖数、总分蘖数和LAI显著高于70和90 cm行距处理(P<0.05),而PAR显著低于50、70和90 cm行距处理(P<0.05)。播种量对LAI和PAR的影响显著,对株高、生殖蘖数、营养蘖数、总分蘖数和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生殖蘖数、营养蘖数、总分蘖数与LAI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R呈显著负相关(P<0.05)。12个播种组合处理可聚合成窄行距类与宽行距类两类,类之间群落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光稃茅香实验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及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稃茅香是长根茎型禾草, 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芽库在整个生长季有25.9%~32.0%输出成分蘖株, 芽库储备与输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而又没有种间竞争的风沙土生境,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在一个生长季内所占据的空间面积平均为1.238 m2.在生长季末期, 光稃茅香无性系根茎的干物质贮量比分蘖株的生物量平均高9.7%.不同无性系在分蘖株和根茎的生长、生产及物质贮藏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每条根茎的长度及节间长度的生态可塑性则相对较小.在一个生长季内,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分蘖株数量呈指数生长.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择客土回填后的山地荒沟,在已建植的雀麦属禾草草地设置试验区,连续2年研究禾草种植对客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得出:自然条件下,春季播种雀麦属禾草,可以加速山区荒沟植被恢复,改善客土理化性质,播种后2年,地上生物量可达3018.0kg/hm^2,0~10cm土层中pH值明显降低,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达0.562g/kg和30.89mg/kg;播种后3年,植株密度与草地覆盖度达到最大,0~10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减小,达1.282g/cm^3,总孔隙度显著增加,0~25cm土层土壤紧实度明显降低,同时,0~10cm土层速效磷含量下降速度相对减缓,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达到9.603g/kg和189.20mg/kg。  相似文献   

17.
中原地区多年生禾草物候期特点与分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孝  陈二秋 《草业科学》2002,19(6):35-38
研究了中原地区3种主要禾本科牧草(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无芒雀麦)在1年内的物候期特点以及分蘖动态。结果表明,禾草在生长期内都在进行不同程度地分蘖,分蘖速度在1年内有3个高峰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果后营养),1个平缓期和1个负增长期,分蘖速度最快的为分蘖期,物候内单株分蘖数和全年分蘖总数在果后营养期中达到最大。另外,与直根系的豆科牧草混播有利于禾草秋季分蘖。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秋慧 《草地学报》1998,6(2):133-138
通过对96份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及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供试草种对当地气候(主要是低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潜力以及可持续利用时间等三项指标衡量其生态适应性。其中耐低温者有无芒雀麦、新麦草和羊草等月份材料。耐干旱者有新麦草、羊草和草地早熟禾等10份材料。5年内持续生产力较高者有无芒雀麦、紫羊茅、诺丹冰草等14份材料。持续利用时间较长者有无芒雀麦、羊单。草地早熟禾等17份材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在典型草原区的生态适应度,从高到低分成三个组:①无芒雀麦、雀麦和紫羊茅。②野大麦、老芒麦、诺丹冰草、杂种冰草、新麦草、羊草、草、草地早熟禾与蒙古冰草等。③冰草、中间冰草、长穗偃麦草和碱茅。  相似文献   

19.
王晓军 《草业科学》2010,27(11):33-36
针对草坪草苗期腐霉枯萎病菌(Pythium spp.)可由土壤和种子携带的特点,以恶霉灵、甲霜灵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为原料研究草坪种衣剂,并在黑龙江省进行了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药物型和药肥复合型草坪专用种衣剂对草坪草安全无害,不仅对草坪草苗期腐霉枯萎病防效在80%~97%,而且能促进草坪草生长,与对照相比,2号和5号种衣剂处理的植株增高了1.63~2.73 cm,根长增加1.5~2.5 cm,根质量增加了1.54~1.81 g,分蘖数增加了1.33~2.0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