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漯珍一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和河南农业大学等于1991年从偃师86117(即黔丰1号///山前/偃师4号//小偃5号)白粒品种中选育出变异黑粒材料,经数年定向培育成稳定的珍稀黑粒小麦新品种。1997年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组推荐备案,...  相似文献   

2.
1999~2004年对河南省育成的460份小麦推广品种、优良品系等材料,在河南省漯河市进行了田间综合抗病性鉴定,分析病害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害与产量的关系成负相关,其中纹枯病对产量的影响最明显。另外,从参试的小麦品种(系)中选出了41份综合抗病性较好且产量较高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漯优7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于1996年以豫同843/周九的F1作母本,以豫麦2号/千斤早的F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旱地冬水组区域试验,2006-2007年进行生产试验,2007年10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7011)。  相似文献   

4.
<正>漯河市召陵区地处河南省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常年种植小麦37万亩左右,占召陵区耕地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受小麦品种的盲目引进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立春后冷暖气候骤变、除草剂使用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农事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豫麦 57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小麦育种室利用豫麦 18× 80( 6)-3-3-10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 1999年 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年 9月通过国家审定.经多年示范推广,该品种普遍反应较好,深受农民欢迎,被总结为"丰年增产、平年高产、灾年不减产"型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 133万公顷.  相似文献   

6.
漯麦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漯麦8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培育的半冬性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5—2006年国家黄淮区试结果,平均单产7657.5~7833.6kg/hm^2.增产显著;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8。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漯河市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加入WT0后对小麦产业的影响及优质专用型小麦的生产技术,对入世后漯河市小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1)漯河市必须重视优质小麦的生产;(2)改进常规的栽培方法是发展优质小麦的关键技术措施;(3)优化优质小麦品种布局;(4)发展优质小麦必须有政府牵头,采用“订单”农业。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选育的豫玉31号原名漯单6号,组合为漯12×丹340.2000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1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同年获漯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是目前河南省推广势头较旺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出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介绍了部分适宜河南省生产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近两年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及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地指导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采用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对河南省2007-2008年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丰99515、W3242、花培87-8综合性状较好,适应性较广,应当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通过与品种区域试验联合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进一步证实了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切实可行,对于小麦品种科学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因此河南的小麦生产和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与供求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对河南省1949年以来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表明:58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1.24%,总产量增加了8.8倍,单产提高了7.1倍。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优质小麦面积和总产也不断增加,2006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1.75%,总产量占到河南省小麦总产的39.32%。近年来,随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河南省小麦高产、超高产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河南省小麦单产平均水平还不到6000 kg/hm2,不同区域之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较大,品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资料投入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作者认为今后应该要大力推广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今年河南省小麦生长期间,先后经历了暖冬、倒春寒、干旱和干热风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对小麦生长极为不利,但同时又为在特殊气候条件下了解品种在大田中的表现、鉴定及筛选品种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为河南省秋播合理利用小麦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漯芝16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从漯芝12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特点是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茎点枯病较强,2006年6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的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芝麻2006001.并获得漯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适宜在湖北、河南、安徽芝麻生产区及江西中北部芝麻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小麦超高产品种筛选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37  
王绍中  赵虹 《作物学报》1998,24(6):870-875
根据区域试验多年资料、系统分析了大穗型,大粒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成产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产量表现,认为河南省中北部小麦超高应当以三要素比较协调的多穗,中等穗型品种为主,目前较好的代表品种是温麦6号,提出了河南省今后小麦育种应当以逐步提高多穗型品种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要素协调发展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郑麦366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属优质强筋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种业导刊》2007,(8):8
河南省既是小麦生产大省,也是全国小麦良种繁育大省,预计今年全省小麦秋播面积将保持在7700万亩左右,常年需种量约6亿公斤.2007年全省小麦种子生产基地面积394万亩,预计产种量12亿公斤,除满足本省需求外,并可支援周边省份.今年河南省秋播小麦种啥品种好?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汤其林结合全省各地实际情况,对各麦区的小麦品种搭配提供了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论证,提出2016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河南省各市(县)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河南省2014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品种布局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14,(8):68-68
2014年5月20~28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种子系统,邀请“三农”专家。在各地适时进行小麦品种考察和种子田抽查的同时,就201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品种利用与表现情况,  相似文献   

20.
漯麦6010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利用系谱法以原阳1号为母本、自选品系漯604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的弱春性、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经多年多点检测,其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指标,且高产稳产。2013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