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正>一、杉木专用肥湖南省林科院对杉木新品种培育及优质化栽培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持续至今。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已形成湖南本地不同土壤下杉木施肥的基本配比、施肥量、施肥方法。杉木专用肥广泛用于新栽杉  相似文献   

2.
<正>1、杉木专用肥湖南省林科院对杉木新品种培育及优质化栽培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持续至今。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已形成湖南本地不同土壤下杉木施肥的基本配比、施肥量、施肥方法。杉木专用肥广泛用于新栽杉木林及幼龄期杉木,具有促进生根、抗倒伏、抗逆性、促进成活、改良土壤等特性。根据湖南实际和杉木生物学特性,拟定了杉木专用肥基本配方和施用方法。具体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一、杉木专用肥湖南省林科院对杉木新品种培育及优质化栽培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持续至今。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已形成湖南本地不同土壤下杉木施肥的基本配比、施肥量、施肥方法。杉木专用肥广泛用于新栽杉木林及幼龄期杉木,具有促进生根、抗倒伏、抗逆性、促进成活、改良土壤等特性。根据我省实际和杉木生物学特性拟定了我省杉木专用肥基本配方和配制施用方法。具体标准如下:杉木基肥:以促进生根、改良土壤、促进苗木成活为目标,我们  相似文献   

4.
采用裂区区组设计,以肥料品种为主处理,以施肥量为副处理(不同肥料相应的施肥量按等有效养分量计),对杉木开展螯合型复合专用肥与通用型复合肥施肥效果对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不论是未成林还是幼林,施肥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杉木幼树的生长,而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产效果明显;专用肥与等有效养分量的通用型复合肥相比(基本等价投入),施专用肥后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而且长势旺盛,未成林地树高生长量平均可提高3.5%~9.6%,幼林树高、胸径平均可分别提高7.1%~27.3%和14.6%~22.9%;Ⅰ型专用肥(N∶P2O5∶K2O=12∶12∶6)较适合未成林地施用,Ⅱ型专用肥(N∶P2O5∶K2O=15∶9∶6)更适合幼林施用,适宜的施用量为450~600 g/株.  相似文献   

5.
以杉木为例,研究了林地施肥对人工林幼树期生产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杉木连续施肥5年,并进行观察,分析了其生长情况,确定施肥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寻找杉木施肥品种和施肥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从而得出了适合永安杉木栽植的最佳肥料品种和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提高杉树的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施肥与不施肥的差别越大,杉木树枝、树干、树叶、树根、树皮生长量得变化幅度依次减小,杉木生长成效结果为:磷酸一铵复合肥有机肥不下肥。通过研究,为今后杉木及其他人工林幼树期的抚育管理提供参考,希望在今后人工林种植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杉木人工林施肥研究进展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杉木人工林施肥研究现状,更好地指导当地杉木人工林施肥,分析了有关杉木营养诊断和施肥研究的文献,并结合当前杉木生产实际,提出了一些杉人工林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施肥是林木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 ,我国对林木经营越来越集约化 ,许多树种都在进行林木施肥的效益研究 [1~ 3]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作为我国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 ,对它的研究也相对较多[1,4,5] ,但其研究对象大多只限于混种实生苗 ,对杉木家系间特别是杉木无性系间的施肥效应研究较少 [5]。而林业发达国家在培育主要造林树种优良家系、无性系的同时 ,开展了不同遗传基因型对环境条件要求 ,特别是对营养要求的试验研究[6,7] 。本文是以杉木无性系为施肥对象 ,研究杉木无性系幼林施肥效应及特点 ,为杉木无性…  相似文献   

8.
粤北山地杉木人工林施肥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粤北人工用材林以杉木林为主。文章在阐述杉木施肥理论和杉木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山地立地情况,对杉木人工林的施肥技术进行总结,内容包括肥料种类、用肥量、施肥方法等,还着重阐述了对施肥效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牛坡荒山采用穴状整地、全垦整地2种不同整地方式和施肥与不施肥2种施肥处理进行试验发现,不同的整地方式及施肥处理对杉幼林生长影响较大。其中全垦整地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胸径的生长与穴状整地施肥、穴状整地不施肥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穴状整地不施肥与穴状整地施肥对杉木幼树树高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杉木幼树胸径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全垦整地造林后第二年进行施肥,对杉木幼树树高及胸径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穴状整地造林后第二年进行施肥,对杉木幼树树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胸径生长的促进效果不明显。结果表明:全垦整地施肥处理效果最好,且与穴状整地施肥、穴状整地不施肥2种造林方式相比,全垦整地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专用肥配方选优试验结果表明,1号、2号茶叶专用肥配方施用后对茶叶鲜叶产量、茶园收益等方面的影响均优于习惯性施肥。大田示范推广测产点测产结果显示,施茶叶专用肥的收益高于习惯性施肥茶园。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钙肥添加对杉木幼苗人工培育的影响,开展野外造林地氮、磷、钙肥施肥试验,测定自2021年4月末(T0)施肥后至7月末(T1)、7月末至10月末(T2)、10月末至次年4月末(T3)等3个生长期的杉木幼苗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T0—T1生长期,采用低磷施肥处理时杉木苗高及地径生长量均随钙肥配施量的增大而提高,而高浓度钙与磷肥配施对杉木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T1—T2生长期,不配施钙肥时大量的氮、磷肥施用对杉木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性,而配施钙肥后,杉木幼苗苗高及地径生长量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T2—T3生长期相比于其它处理,配施钙肥量的提升对低氮高磷施肥处理下的杉木幼苗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适量的钙肥配施可减少氮、磷肥施用量并有利于杉木人工幼苗的生长,研究可为南方杉木人工林抚育经营施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泡桐是世界上最速生的3大用材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它材质优良,深受广大林农喜爱。然而,泡桐在中亚热带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泡桐地力和蓄积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湘阴县新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泡桐专用肥,普通商业肥和对照3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重复3次,连续10年观测,分析了造林以来不同施肥处理对桐林蓄积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连续10年的观测表明:(1)施肥能显著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造林后第1~3年,泡桐专用肥与普通商业肥的增产效果间无显著差异,但从第4年开始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到造林的第10年,施用专用肥的泡桐蓄积量明显优于商业肥,比施用商业肥的蓄积量提高了28.27%,比对照提高了127%。(2)施用专用肥和商业肥土壤地力贡献率在泡桐种植10年后分别下降了57.4%和35.5%,并于造林第5年后,泡桐人工林土壤地力贡献率和土壤肥料贡献力变化趋于稳定。(3)不同施肥对泡桐蓄积量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差异显著,其中施用专用肥后有利于泡桐蓄积量的稳定和持续性增长。(4)与商业肥和对照相比施用专用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全氮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施肥能有效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泡桐专用肥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商业肥。泡桐专用肥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料的贡献率,泡桐蓄积量稳定和可持续性增长以及土壤部分养分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12块杉木人工中龄林标准地试验所得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了施肥、抚育间伐、施肥 抚育间伐3种抚育措施对杉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中龄林的生长量影响最大,是杉木人工中龄林经营管理的较佳措施,从而为杉木人工中龄林的集约经营管理模式选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三种处理下(BNP毛竹增长剂、毛竹专用肥和不施肥)毛竹林的发笋数量、成竹率和新竹胸径以及立竹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毛竹新分株数量,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即BNP毛竹增长剂专用肥不施肥。施肥提高了毛竹林新竹成竹率,施BNP增长剂(50.48%)和专用肥(46.18%)的毛竹林成竹率均显著高于不施肥(25.57%)(P0.05),但BNP毛竹增长剂与专用肥间无显著差异(P0.05)。施肥可促使胸径变大和竹林结构年轻化,施BNP毛竹增长剂的毛竹林成竹胸径(10.40±0.17 cm)显著高于不施肥毛竹林成竹胸径(P0.05),且其Ⅰ度竹比例(37.56%)也分别是专用肥的1.27倍、不施肥的2.59倍。  相似文献   

15.
洛南县核桃专用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洛南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核桃林,进行了核桃不同生长发育期专用肥肥效试验,结果显示核桃幼树期不同处理新梢长度、粗度生长量分别为24.02~28.95cm、0.82~0.91cm,Ⅰ型专用肥普通化肥不施肥,Ⅰ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7.5%和20.5%,粗度生长量提高7.1%和11.0%;初果期不同处理核桃树新梢长度、粗度生长量、单株产量分别为13.35~17.85cm、0.73~0.82cm、1.01~1.08kg,盛果期分别为12.4~14.9cm、0.76~0.86cm、2.13~2.53kg,初果期和盛果期新梢生长长度和产量都是Ⅱ型专用肥普通化肥不施肥,新梢生长粗度Ⅱ型专用肥不施肥普通化肥,初果期Ⅱ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3.5%和16.3%、粗度生长量提高12.3%和2.5%、单株产量提高8.3%和16.8%,盛果期Ⅲ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12.9%和20.2%、粗度生长量提高13.2%和4.9%、单株产量提高11.0%和18.8%;不同专用肥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分别对树体生长和产量形成都有综合、协调促进作用,建议幼树期为促进树体生长可施用普通化肥和Ⅰ型专用肥,但应优先选用Ⅰ型专用肥,在初果期和盛果期应分别选用Ⅱ型专用肥和Ⅲ型专用肥,以促进提高产量和树体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6.
杉木用材林低产林分改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黔东南州杉木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研究,通过土壤改良试验、施肥试验、土壤改良与施肥的综合试验等三项措施的试验研究分别就它们对中、幼林材积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并进一步对方差显著的试验用q法进行多重比较。通过试验及分析,提出了杉木低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改善杉木中、幼林低产状况:提高杉木用材林低产林分单株材积41%以上,提高杉木商品材等级0.5~1.0以上。低改实施后投入效益预计可提高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将磷肥、尿素和桉树专用肥3种肥料分为3个水平,对4个不同初植密度广林9号桉树幼林进行施肥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及不同初植密度对桉树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及施肥量对广林9号桉幼林生长差异显著,桉树专用肥的影响极显著,尿素影响显著,磷肥影响不显著,其中尿素随施用量的增加对苗木生长存在抑制作用;桉树专用肥随施用量的增加对苗木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初植密度的1年生广林9号桉幼林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林木施肥,是人们有意识地根据林木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及土壤的供给能力,将某种有机或无机的营养物质施入土壤或者喷洒在植物体上,对其进行营养补充,以满足林木健康生长的需求,维持土壤养分平衡,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的营林目的。介绍林木施肥、桉树专用肥、桉树平衡施肥的概况及施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杉木中龄林为供试对象,采取N、P、K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和协方差分析、回归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林地施肥效应进行研究.试验分析表明,氮肥对杉木中龄阶段的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施肥对杉木中龄阶段的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无显著差异,杉木中龄林的材积生长速度依赖于进入中龄阶段前的生长速度,施肥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杉木种子园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四年来成年杉木种子园施肥,评价了种子园的施肥效果,并筛选出肥料配比,施肥量,施肥次数及时间,对提高成年杉木种子园产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