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适宜收获期,进一步探索玉米增产潜力,为"双晚"(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省农技人员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河南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最佳收获时期应在比常规收获期晚10天,此时收获的玉米产量较高,又不影响小麦的播种。  相似文献   

2.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并实现小麦节水。“玉米晚收七八天,提高品质粒饱满;农民只要按此做,增产一成也不难。小麦晚播七八天,造墒播种保苗全;冬前好管育壮苗,节水节本能增产。”  相似文献   

3.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不增加生产成本,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并达到小麦节水的目的。2007年9月3日河北省农业厅在石家庄召开了《全省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4.
张利 《现代农业》2010,(12):53-53
<正>一、玉米推迟收获的意义玉米推迟收获增产技术是一项不需要增加任何物质、劳动力投入的增产增效技术。根据玉米籽粒灌浆成熟规律,临泉县玉米生产存在的过早收获问题非常突出。早收玉米籽粒  相似文献   

5.
伊川县属豫西丘陵地区,近年来,夏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收获偏早的问题,使玉米不能充分成熟,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小麦播种偏早易形成旺苗、假旺苗。应合理采取夏玉米适期晚收增产技术,合理搭配品种,合理安排玉米收获期及小麦播期、  相似文献   

6.
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是一项利农惠民的好技术,推广应用玉米晚收技术,正确掌握玉米收获期,延长灌浆时间,是增加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所谓"两晚",简单讲就是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期晚播. 1 "两晚"技术的优点 这项栽培技术具有四大好处:一是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不需要增加投资和用工,只需把玉米收获时间和小麦播种时间向后适当推迟几天即可;二是可以提高玉米籽粒的品质和商品性,增加玉米产量,玉米推迟到完熟期收获,晚收7~10d,亩产可增加35~50kg;三是有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提高抗寒性和抗逆性,建成合理的小麦高产群体结构,有利于小麦高产;四是可达到节水节支,在足墒播种的前提下,小麦可免浇一次冻水,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正夏玉米适期晚收技术是近几年来玉米上推广的一项增产技术,即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期,使玉米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玉米适期晚收的好处(一)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玉米产量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一般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的增产效果和适应性,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中国主要玉米产区(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的41个试验点,设置推迟7d和14d两个时间收获,分析适时晚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推迟7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0%和4.94%;推迟14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9%和7.92%。玉米晚收增产效果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推迟7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8%.d-1和0.06%.d-1;推迟14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6%.d-1和0.07%.d-1。玉米适时晚收提高了对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迟7d和14d收获,有效积温分别增加了109.5℃和194.5℃,日照时数分别增加了44.55h和83.38h。【结论】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适宜的晚收时间与当地生态条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增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不增加生产成本。我地从2007年开始推广该项技术,农民在不增加任何投入和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玉米平均增产525kg/km^2,小麦增产675kg/km^2,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期晚播,优化麦玉茬口衔接,利用常年玉米收获与小麦播种之间光热资源,在保证小麦不减产的基础上,使玉米增产。玉米晚收14 d增产7%~16%,同时机械直接收获籽粒每亩较早收减少运输、机械脱粒、人工等50~70元费用。  相似文献   

12.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13.
刘世杰 《河南农业》2014,(19):36-36
<正>当前,河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普遍推广,产量逐年增加,但适时晚收技术却很难得到实施,成为玉米增产的瓶颈。要想大幅度、大面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必须发挥"木桶效应",实施玉米晚收技术。一、玉米收获现状河南省中部一般在9月中旬收获,此时,玉米苞叶发黄,籽粒变硬,灌浆完成90%,早收10d左右,减产10%。二、玉米晚收标准玉米成熟后不存在养分向茎秆倒流的问题,只要不影响小麦播种,收获越晚越好。因此,一定要改变早收  相似文献   

14.
在三河市,晚播小麦主要是指在10月5-10日左右播种的小麦,该项播种技术适合三河市的气候环境,能够与夏季玉米晚收技术相适应,实现在不影响小麦生长的情况下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晚播小麦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前茬作物收获时间和土壤墒情影响下而不得不推迟小麦播种时间。晚播小麦栽培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是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一些地方群众玉米收获期偏早、"砍青"的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装备不断提升,秋收种麦时间大大缩短,为此技术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一般可使玉米收获期普遍推迟6~8 d。9~10月份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玉米灌浆是最为有利的气候环境。试验资料显示:在玉米苞叶刚开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播期应适当推迟,同时玉米收获期推迟也能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为进一步摸清玉米晚收对产量的影响。为玉米、小麦两晚技术推广提供依据,进行了玉米收获期试验。  相似文献   

17.
<正>辛集市常年种植小麦玉米60余万亩,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一项适合本地小麦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即"两适、两配套、两抢、两增、两节、两灭"技术。实施此项技术后,每亩增产小麦30~40 kg,增产玉米50~60 kg,亩节水80 m3,共增收节支150~170元/亩。1"两适"即玉米适期晚收、小麦适期晚播玉米收获期应为10月1~5日,小麦播种期在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玉米轮作平衡增产技术是在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区,将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优化组合,相互补充,以合理利用热、光、水、肥资源,实现二者平衡增产的生产技术。它合理利用了小麦/玉米轮作区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一段空闲时间的光热水资源,克服了这一地区农民提前收获玉米、提前播种小麦、肥料利用不合理等缺点。两种作物可累计每亩增产50公斤克左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平衡增产增效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在我县小麦/玉米轮作中  相似文献   

19.
玉米晚收能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延长玉米生长期,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便于群众接受和应用。当前,玉米正处于生育中后期,将进入成熟收获期,推广应用玉米晚收技术,正确掌握玉米收获期,延长灌浆时间,是增加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环节。1大力宣传玉米晚收的好处,让农民切实  相似文献   

20.
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是在不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的前提下,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从而增加粒重并提高玉米品质的一项省工、省时、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措施。该技术是当前安阳市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措施。该文系统阐述了安阳市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以及进一步推广的对策建议,对全面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