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秋冬季节棚室黄瓜栽培中,烂头现象很多。黄瓜烂头指植株顶部的"龙头"新叶出现腐烂,不指遇到低温冻害造成生长点水烂死亡。引起黄瓜烂头的原因很多,笔者总结出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引起。一、黑星病是引起黄瓜烂头的主要原因1.症状识别黄瓜黑星病主要危害黄瓜的生长点,且发病迅速,几天内即可造成心叶枯萎。识别上注意三点:一是叶片病斑形成星状穿孔,症状明显,其他病害穿孔没有此现象;二是茎部病斑龟裂,往往有胶质物流出;三  相似文献   

2.
李瑞波 《中国农资》2013,(50):25-25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既为害叶片、茎蔓,又为害瓜条。棚室黄瓜防治黑星病应提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半知疮痂芽枝霉菌侵染所致。近几年来,已成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温室大棚黄瓜、露地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率可高达90—100%,产量损失轻者20—30%,重者达78%。与我省邻近的山东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北京市已有个别地区发生。因此,应提高警惕,防止延及。一、田间症状识别黄瓜黑星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嫩瓜条、叶、茎蔓,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受害,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形斑点,后逐渐腐烂。成株期染病,叶片上病斑初为退绿的近圆形湿润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黑星病、黄瓜枯萎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为主,兼有冷害沤根发生。其中黑星病、灰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新发生的重要病害,细菌性角斑病在早期发生且比较普遍。枯萎病在连作的棚、室内发病较重,霜霉病是生产后期危害较重病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及检疫检验技术的研究表明:在天津气候条件下,田间(保护地)调查最佳时间即发病高峰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文中重点描述了黄瓜植株不同部位黑星病的症状特点;探讨了黄瓜黑星病室内病原鉴定技术;摸索出种子检疫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棚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大棚黄瓜的生产。为此,介绍黄瓜黑星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黄瓜种质资源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280份黄瓜材料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黄瓜对黑星病的抗性在症状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抗病和感病;根据抗性表现将黄瓜材料分为高抗、高感、中抗和中感4种类型。基本明确了我国种质资源材料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的总体情况;鉴定筛选出部分高抗黑星病的抗病材料,为资源的利用和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萍  蒋建宇 《农村科技》2007,(11):27-28
一、真菌性病害 常见黄瓜种传真菌性病害有:黄瓜疫病、黄瓜炭疽病、黄瓜枯萎病、黄瓜蔓枯病、黄瓜黑星病等.这些病害多数都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也有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附着于种子外表.  相似文献   

9.
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探讨黄瓜抗病材料鉴定和选择的分子方法。【方法】以黄瓜抗黑星病和感黑星病亲本组合(Q6×Q12)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AFLP引物组合E20M64在抗病池和感病池间约130 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抗病个体中扩增出了约为130 bp的特异片段,而感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黑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83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125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SCAR标记。【结论】提供了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0.
黄瓜黑星病化学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有效控制黄瓜黑星病的药剂,本试验选择了8种药剂,在田间试验的同时,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人工接种条件下的黄瓜黑星病苗期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均对黄瓜黑星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世高10%水分散颗粒剂和福星40%乳剂防效较高。  相似文献   

11.
黑星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除为害黄瓜外,还可为害西葫芦、甜瓜、南瓜等。我县2003年在温室黄瓜中就有发生,现将黄瓜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症状1.幼苗染病时,真叶较子叶敏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薄而脆,容易破裂,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后期不明显。后  相似文献   

12.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危害,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危害严重。目前已遍及全国,成为保护地黄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以北方危害较重。近几年来,我县棚室黑星病有发展蔓延趋势,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黄瓜枯萎病和黑星病是危害中国黄瓜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明确黄瓜品系WIS2757对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抗性基因遗传与连锁关系,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黄瓜材料WIS2757和感病材料津研2号为亲本,获得98个F3代株系,分别对双亲、F1和F3代株系进行苗期抗枯萎病和黑星病接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枯萎病与黑星病的抗性遗传及两个抗病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亲本WIS2757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津研2号高感两种病害。F1群体抗两种病害。根据F3株系对两种病害的抗病表现推断F2对应株的抗病基因型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表明,F2群体对枯萎病和黑星病的抗性分离均符合1﹕2﹕1的理论比例,而两对等位抗病基因的遗传不符合9﹕3﹕3﹕1的理论分离比例。连锁分析表明,黄瓜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连锁群,两者的遗传距离为17.5 cM。【结论】WIS2757对枯萎病和黑星病的抗性均由单显性基因控制,将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的基因暂定名为Foc-4。Foc-4和抗黑星病基因Ccu间存在遗传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诱导发病的条件下,对288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从中鉴定筛选出4份高抗黄瓜黑星病的种质资源,9个抗黑星病黄瓜种质资源,与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用分子标记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对部分材料再有针对性的做人工苗期接种鉴定,可以大大提高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获得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15.
黄瓜黑星病是山西省重要的检疫对象。1997年,我县水秀乡郭家堡村郭奋新种植的0.13hm2大棚黄瓜受黑星病为害严重,植株发病率达90%,病瓜率达85%,85%的植株出现龙头症状。此病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生,没有现成的防治经验,我们在查阅有关资料后,结合以往防治梨黑星病的经验,通过采取人工摘除病叶、病瓜,药剂防治以及加强健身栽培等措施,有效地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物组织浸出物对黄瓜黑星病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杏叶、黄芩、白藓、苦楝、茵陈、鸡血藤、地肤子和苦参8种植物组织的水或石油醚浸提液为材料,研究其对病原菌的菌丝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初步探索不同植物组织浸出物对黄瓜黑星病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组织的浸提液对黄瓜黑星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筛选出的用量为0.8mL的银杏叶石油醚浸提液能够完全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用量为0.3mL的银杏叶石油醚浸提液对病原菌孢子的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银杏叶可作为防止黄瓜黑星病的杀菌性植物资源。通过筛选对黄瓜黑星病具有高效杀菌、低毒作用的植物性资源,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农药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7.
棚室黄瓜种植是龙城区棚室主栽蔬菜之一,近年来,由于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危害,严重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导致农民种菜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有效控制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危害,保护棚室蔬菜生产安全,经对棚室黄瓜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生条件做初步研究,并针对其发生  相似文献   

18.
铁岭是我国黄瓜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市保护地面积的40%左右。主要茬口是冬春茬,11月末播种,翌年2月初定植。这个时间段是黄瓜黑星病的高发期,据笔者调查,黄瓜黑星并的发病率在30%以上,严重年份可达40%~50%。由于种植户不能及时准确判断黄瓜黑星病症状,所以盲目使用农药,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防治黄瓜黑星病的适宜药剂,以黄瓜品种为试材,对黄瓜黑星病用12.5%烯唑醇WP、12.5%腈菌唑EC、50%福美双WP以及20%腈菌唑.福美双WP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35 g·667m-2的剂量下,施药3次,间隔7d,可有效地控制黄瓜黑星病的危害,防治效果明显,最高可达84.48%。且通过试验过程中对黄瓜生长的监测,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0.
黄瓜黑星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市场销售的杀菌剂,防治黄瓜黑星病有效的有抗菌素(科生霉素BO-10等)、取代苯类(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有机硫类(福美双、代森锰锌等)。其中防果突出的为自行研制的复配剂灭星宁可湿粉。此外,本课题组还研制出防治黄瓜黑星病种子带菌的种子处理剂93-1、94-1以及土壤消毒剂灭菌星2号水剂。并提出了系列药剂防治黄瓜黑星病的新方法。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药剂对作物无药害、药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