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珊 《河北农业》2015,(1):54-55
<正>近年来,滦县以蔬菜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和基地、增加产业科技含量、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市场监管等措施,加强流通领域建设,完善产业链条,蔬菜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一、生产现状1、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在蔬菜产业开发中,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不断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2013年,全县瓜菜生产总面积  相似文献   

2.
徽州区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徽州区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发展;强化科技兴菜,提高蔬菜无害化生产水平;建立技术标准,严格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检验检测,全面提高无公害蔬菜品质;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服务体系,确保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13,(19):44
2010年农业部确定的全国设施蔬菜标准园。在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民安路设施蔬菜产业带核心地段,涉及长子营镇北蒲洲、永和庄、罗庄和南蒲洲4个村,蔬菜种植面积121.67公顷,设施面积100.00公顷,其中:日光温室66.67公顷,钢架大棚33.33公顷。园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采取园区+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特色园区注册"凤河源"商标,实现定点供应:每天向家乐福等50余家超市配送;每天供应海底捞等连锁饭店的叶类菜1万千克。  相似文献   

4.
贺州市八步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八步区蔬菜生产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八步区蔬菜生产存在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蔬菜产品加工业滞后,品牌少,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引进粤商港商、抢占粤港澳市场份额,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发展"一村一品"、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促进和发展八步区蔬菜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化隆县近年来从实际出发、立足冷凉性和多样性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发展重点,强化各项措施,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县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1现状1.1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十二五"以来,化隆县依托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围绕无公害蔬菜产品品牌培育,以地理、区域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蔬菜产业开始初具规模,各类专业村达到27个,涉及各种类别产品9个,形成了7个蔬菜专业合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围绕特色蔬菜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专业组织、探索出了"生产基地+专家大院+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路,奠定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同时在蔬菜产业发展中也面临技术、市场、产能提升等现实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培育新型产业主体、提升职业农民素质、打造维护特色品牌、创新市场营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措施加快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化、优势产品规模化的基本要求,耿马县蔬菜产业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已成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孟定镇、勐简乡为代表的冬早蔬菜基地和以耿马镇、勐撒镇、勐永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丰县小林洋葱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7月16日登记成立,先后被授予丰县"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徐州市"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江苏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省农产品营销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合作社现有社员107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名,建有自己的专业网站,注册了"润林"牌商标,制订了无公害洋葱生产技术规程。订单洋葱面积发展到2万亩,建设农产品生产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通过培育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资源和对俄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现已建成1万公顷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年初以来,已累计出口蔬菜12多万吨,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篮子"。截至目前,全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131个,带动专业大户800个,全市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35个,年可生产蔬菜40万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遂昌县各乡镇正在以创新的精神、改革的态度,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紧紧围绕我县主导产业茶叶、竹业、高山蔬菜三大产业,以现有地方优势的农产品为依托,多层次多部门地全力推进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大发展大提高。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大力提升,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我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家,其中县级8家,乡镇级15家,分别有高山蔬菜合作社,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社,食用菌专业产销协会,小竹笋专业合作社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西乐平市把做大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莺要举措,大力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确立了蔬菜种植特色产业,把"土特产"做成了"名牌菜",在全市建设了10多个无公害蔬菜产业示范村,并采取"公司+农户".  相似文献   

12.
榆中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中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也是兰州"高原夏菜"的主产区。蔬菜生产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消费的需求,而且使蔬菜成为榆中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今后应在蔬菜产业延伸上做文章,做大、做强、做高蔬菜产业。作者在阐述榆中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生产环境十分优越。近两年来,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个中心,发展了大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统计已超过2.5万个。这些组织,上连市场,下连农户,融产、供、销于一体,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新世纪农业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一、组织形式1.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兴办我省和县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正是围绕无公害蔬菜这一主导产业,以乡为单位组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2.依托经济技术部门兴办供销社系统创办…  相似文献   

14.
加强政策引导,增加资金投入,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质量监测点,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蔬菜产品质量认证,大力培育蔬菜产业,积极开展蔬菜育苗,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技推广》2004,(2):21-21,28
为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部决定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北京市顺义区新特新葡萄产销合作社等5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授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名单如下:北京市顺义区新特新葡萄产销合作社;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奶牛合作社;天津市宁河县天祥水产协会;河北省遵化市广野农产品合作社;河北省清苑县农林高优专业社;山西省定襄县绿色食品协会;山西省吉县桥南农民苹果营销专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神农草业合作社;辽宁省北宁市大棚蔬菜技术协会;辽宁省盖州市九龙葡萄产业联合总会…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5,(7):38
<正>近日,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抢抓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组织2014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生产经营型蔬菜专业学员赴吉林市丰满区无公害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参观学习。本次考察学习是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开展2014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课程安排中的重要环节,重点考察了吉林市丰满区无公害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听取了合作社法人王伟对产业结构调整、品种特性、栽培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最近几年,我县按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促使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了产、加、销的基本框架,新兴重点产业正在以此模式启动运行,进一步加强了农业与工业、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效连结,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龙丽竹 《广西农学报》2011,26(2):85-86,100
近年来,融水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把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富民"的战略重点,明确发展方向,保障措施落实,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全面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市场,以效益求生存的发展思路,推进融水县蔬菜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融水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融水县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蔬菜产业,尤其是无公害的绿色蔬菜,近年来已成为河北省种植业的新兴产业,成为河北省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在介绍河北省蔬菜种植产业发展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发展绿色蔬菜产业所具有的优势,最后指出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无公害蔬菜技术推广问题的一些解决措施,为河北省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