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 闹羊花,别名黄杜鹃。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羊踯躅的花。含有侵木毒素、杜鹃花素和石楠素等有毒成分,对牛的呼吸循环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我县地处丘陵山区,每年2~4月都会出现少数牛发生闹羊花中毒,若不及时确诊治疗,易造成死亡。笔者自1988年先后治疗此病15例,死亡2头,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1闹羊花中毒 闹羊花又称“黄牯牛花”、“黄杜鹃”。花、叶、根均有强烈的麻醉性和胃毒。4~5月(即清明到小满季节)、未开花前的闹羊花和花落后的嫩芽与枝叶易被放牧耕牛误食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3.
牛闹羊花中毒董均达(贵州省盘县特区农业局,561600)闹羊花即羊踯躅(RhododendronmoleG.Don.)为杜鹃花科植物。每年冬春枯草期后,由于长期缺乏鲜嫩饲草,春季放牧时,耕牛喜欢采食幼嫩的灌木枝叶,所以容易误食闹羊花。小兴地村共发生耕...  相似文献   

4.
闹羊花又名黄杜鹃,为杜鹃花科的野生落叶灌木,春天抽新时,开黄花,形似喇叭。山羊误食后即可引起中毒。据调查,闹羊花在四川省茂县部分乡均有分布,在清明到小满期间,本地山羊误食后最易引起该病的发生,误食少量者可以治愈,多量者可致死。安哥拉山羊发生闹羊花中毒在茂县尚属首次。1994年4月10日茂县饲养的一只  相似文献   

5.
耕牛闹羊花中毒的治疗闹羊花,别名黄杜鹃。是杜鹃科杜鹃花属植物羊踯躅的花。含有木毒素、杜鹃花素和石楠素等有毒成分,对牛的呼吸循环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我县地处丘陵山区,每年2~4月都会出现少数耕牛发生闹羊花中毒,若不及时确诊治疗,易造成死亡。笔者自1988...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浙南山区,天暖雨多,牧草茂盛,但每年清明前后,山区到处长有闹羊花,羊易误食中毒。笔者走访各地民间老兽医,收集了他们抢救闹羊花中毒羊的方法(有的是祖传验方)。现介绍几方,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缙云县地处浙南山区,牧草资源丰富,饲养草食动物牛、羊较多,每年春季常有山羊闹羊花中毒病例发生。闹羊花又称“黄牯牛花”、“黄杜鹃”。花、叶、根均含马醉木素和杜鹃花精,具有强烈的麻醉性和胃毒。清明到小满季节,特别是闹羊花在尚未开花前和花落后,其嫩芽或枝叶易与青草混淆。常在放牧或割草时混入草中被山羊误食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8.
<正> 一、治耕牛闹羊花中毒验例介绍:1983年4月26日,海会乡海会村八组伍明秋一头五岁水母牛因吃闹羊花中毒,症见:患牛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口吐白沫,呼吸困难,角弓反张,浑身肌肤颤抖,步行不稳。验方:笔者先用鲜鲫鱼1000克(用刀切成碎段)生灌服,两个小时后再用鲜鸡蛋10个(除去蛋亮)灌服。效果:我在三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治疗的牛只  相似文献   

9.
耕牛闹羊花中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闹羊花老茎、叶(含根)对4头乳牛进行了人工发病试验,结果表明与闹羊花嫩茎、叶具有相同的致病作用,4头试验动物全部发病,临床症状与自然病例相同,应用中草药(方)对2例人工发病病例及17例自然发病病例进行了治疗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松针汤治疗家畜闹羊花中毒吴寿连俞镇戎(浙江省仙居县家禽研究所317313)(仙居县郑桥乡兽医站)闹羊花又名黄牯牛花。生于山坡荒野,其花清明盛开,它的根、茎、叶、花都含有麻醉木素和杜鹃花精,有毒,牲畜食之则会中毒。该病在山区、半山区常有发生,但往往因求...  相似文献   

11.
栀子治疗牛闹羊花中毒潘银顺(安徽省黟县高级职业中学245500)闹羊花(又称黄杜鹃)系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生长在低山、丘陵灌木丛中,每年4~5月间发出鲜叶,开似喇叭状黄花。牛在早春放牧时误食嫩叶或黄花而引起中毒。笔者自1988~1994年止,诊治多...  相似文献   

12.
一忌到毒草地放牧 夏秋季节,有的树丛、山坡或石缝中会生长出“闹羊花”等毒草,家畜吃后会中毒死亡;有的低洼地区或河床上生长的水草带有襄蚴,羊吃  相似文献   

13.
甜茶又名蜀漆,主要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性苦寒,味微甜。我县兽医经多年实践,用其解牛闹羊花中毒,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治疗水牛闹羊花中毒35例,亦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典型病例例1 1981年4月30日下午5时左右,船步头5队一头水牛在牧归途中,先运步如醉,后倒地难起,呼吸急促,空口咀嚼(磨牙),口流白沫,呕吐,体温37.5℃,全身肌肉痉挛,有轻度角弓反张,诊为闹羊花中  相似文献   

14.
牛闹羊花中毒的诊治黄龙宪(安徽省太湖县大石乡农技站,246420)闹羊花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灌木,每年4-5月间发出新叶,开似喇叭状黄花。牛在早春放牧时误食其花和嫩叶后4-6小时引起中毒。1985-1989年笔者诊治38例,死亡2例,报道如下。一、症状...  相似文献   

15.
陈文标 《兽医导刊》2020,(6):146-146
闹羊花又名“黄牯牛花、黄杜鹃”,其花和叶中含马醉木素和杜鹃花精,具有强烈的麻醉性和胃毒。每年的清明至小满季节,牛羊有误食闹羊花的情况,临床上呈酒醉状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诊疗措施,中毒严重的可引起死亡。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供大家参考。同时提醒养殖户应引以为戒,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闹羊花又称黄杜鹃、映山黄等。属杜鹃花科植物,为山地自生灌木,广泛分布于我省各地,尤以黔西北一带的黔西、大方、织金、纳雍、赫章等县最多.每年谷雨前后开花,花呈喇叭形,淡红色。在开花的同时,枝的顶端丛生嫩叶,其叶和花皆含有闹羊花毒素,耕牛采食一定量后,可引起血压降低和呼吸困难,并出现神经症状等。  相似文献   

17.
<正> 闹羊花(Rhododendron molle GDonl)又名羊踯躅、映山黄、黄杜鹃、羊断肠草等。它喜生于400米以上的山谷灌木丛中,山坡的菅草地上,植株高0.5~3米,花期约5月16日至6月15日,花呈淡红色,有臭味,花  相似文献   

18.
闹羊花又名羊踯躅、惊羊花、黄杜鹃等,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花、叶和根都含有毒素(木毒素、杜鹃花素、石楠素),羊误食会发生中毒。笔者在宁德曾遇见15只羊发生闹羊花中毒,中毒羊多为外来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因本地羊不食闹羊花。采取常规解毒方法施救,除2只波尔山羊因中毒较重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外,其余中毒羊只经处理后均恢复健康。现将临床症状及解救措施报道如下:1中毒症状中毒羊表现腹泻、呕吐、肌肉震颤,全身发抖,不断磨牙、流涎,站立不稳,严重时卧地不起、昏迷。2急救措施2.1吸附毒素用蛋清或蛋清+活性炭2…  相似文献   

19.
闹羊花,俗称老虎花,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灌木,每年4~5月间发出新叶,枝、茎、叶象映山红,开似喇叭状黄花,故又称映山黄,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其花和叶中含有棂梅素、杜鹃花素等有毒成分(特别是花中含毒最多),对家畜有强烈的毒性,若挽救不及时,易造成死亡,养羊户顺引起注意。 羊在彩食闹羊花后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就发病,主要病状是:精神失常,全身发抖,惊叫,口吐白沫,磨  相似文献   

20.
<正> 闹羊花(Rhododendron molle)通称羊踯躅,又名黄花杜鹃、映山黄、惊羊草等,为杜鹃花科落叶灌木,高1~2米,分枝稀疏,枝条直立。每年3~4月开花,6~7月结果。花黄色似喇叭状。常见于我市郊区山坡、石缝、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