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正> 近年来,水貂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又称肉毒梭菌病)不断发生。由于肉毒梭菌(B.botulin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饲料卫生条件不能保证,又缺乏冷藏的情况下,则很难避免发病。该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病程急(一般经几小时至2—3天),死亡率高,难以抢救。因此,采用人工免疫来预防本病是最理想的方法。关于肉毒梭菌C型菌苗对水貂人工免疫的安全性和效力的试验结果,已在本刊1981年第二期中报道。1981年11月底,我们利用取皮的时机观察了水貂注射菌苗后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并测定了注射菌苗后142  相似文献   

2.
<正> 肉毒中毒(Botuisnus)即肉毒梭菌病。该病由肉毒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一旦暴发,动物大量倒毙,损失极为严重。根据肉毒梭菌所产生毒素的不同,可分为A、B、C、D、E、F六个型。在我国,牛、羊的肉毒梭菌中毒症由C型引起。水貂对C型毒素极为敏感,食入含有C型毒素的饲料,一般经10—96小时发病,可造成大批死亡。例如:1971年黑龙江省某养貂场发生肉毒中毒,在2—3天内死亡水貂4000余只;1980年内蒙某养貂场发生肉毒中毒,3天内死亡水貂近2000只。国外曾有过因肉毒中毒使全场水貂死亡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正> 肉毒中毒是养貂业上的一种多发病,国内外曾多次报导过,其病原体是C型肉毒梭菌。在自然条件下,水貂常因吃了含毒素的饲料而造成大批死亡。为了确定水貂对C型肉毒菌素的敏感性,我们进行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进行了水貂犬瘟热Vero细胞弱毒与肉毒梭菌(C型)二联混合苗的研制和免疫研究。经3年多实验室和田间免疫试验,以及二联苗中试生产,水貂CDV—Vero细胞传代毒,肉毒梭菌(C型)二联苗已通过30多万只水貂的免疫观察;效果可靠、使用安全、并减少了接种次数、剂量。  相似文献   

5.
肉毒中毒是水貂重要疾病之一,以C型外毒素中毒最常见,此病一旦发生对貂群将造成毁灭性打击,损失严重。例如1971年我国某貂场发生一次肉毒中毒,病死貂达4000余只。1980年某场发生此病,死亡约2000余只。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已规定水貂必须接种C型肉毒梭菌菌苗,这一规定在水貂饲养场中已普遍应用,从而使此病的发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 为快速、特异诊断水貂肉毒中毒,我们进行了水貂实验性肉毒中毒的反向间接血凝诊断试验.一、实验性水貂肉毒中毒(一)C型肉毒毒素:为内蒙兽医生物制品厂提供的冻干C型肉毒素.因水貂对C型毒素特别敏感,且在肉毒中毒中C型占绝大多数,所以采用C型肉毒素作实验性的水貂肉毒中毒.(二)实验水貂:选择临床健康的水貂15只分成3组(每组5只),其中一个组为对照组.(三)接种霉素:将C型毒素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试验前测定C型毒素对水貂的最小致死量:腹腔注射为10~(-3)稀释1毫升.分别以1个和0.5个致死量腹腔注射各1组,余下的1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7.
·试验一写研究· 。 一一,一 j 水貂阿留申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1—1) 仔貂的生长与发育……“………………一·…………一…………………………一(1—3) 肉毒梭菌c型菌苗对水貂人工免疫的安全性和效力试验………………………(2—1) 疑似水貂病毒性肠炎初报…………………………………………………………(2—4) 水貂的系统解剖(五)………………………………“·…j…………·一………”(3一1) 水貂胚胎吸收向题的讨论…“……………………………………………………。(3—6) 水貂肾膨线虫病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据Sterne等报导用透析培养法制备C型肉毒梭菌类毒素,其抗原效价比常法可提高500—1,000倍(结合力测定)。三年来青海兽医生物药品厂用“青透型培养器”制备C型肉毒梭菌透析菌液获得成功,在相同菌种与培养基的条件下,透析培养毒素毒力比常法提高30倍,毒素纯度提高115倍。以透析菌液制成的透析菌苗对绵羊最小免疫量为0.008ml(可耐10个MLD的C型毒素攻击);对豚鼠注射0.1ml作安全试验,其结果轻于常规法菌苗的反应。将本透析培养菌苗以生理盐水稀释,使每ml含菌苗0.02ml,每批四只绵羊作1ml皮下接种免疫。经六批效力检验为100%保护。本菌苗已于1984年4月  相似文献   

9.
水貂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肉毒梭菌中毒三联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PV弱毒、CDV弱毒和肉毒梭菌C型疫苗研制成功了水貂三联疫苗。该苗安全可靠、免疫原性强、免疫期达6个月以上,同各单苗相比抗体产生期及效价相近,室温可保存3天;4℃可保存2周;-20℃可保存6个月。该苗的免疫剂量为2ml,其中CDV和FPV弱毒滴度分别为10~(3.0),肉菌梭菌C型疫苗为2mg/ml。现场应用26000余只水貂,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择“新贝奥”、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3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高寒草甸栖息的青海田鼠进行防控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灭鼠饵剂及其剂量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饵剂投放7 d和10 d后,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71.02%和76.41%,显著优于“新贝奥”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饵剂投放第15 d, C型肉毒梭菌水剂的防效为87.78%,显著优于其他两种饵剂;在投饵4个月后,“新贝奥”饵剂的防效显著大于其余两种灭鼠饵剂。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在短期内对青海田鼠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一水貂养殖场的水貂食用了变质的毛蛋所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事件,从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动物试验等各方面阐述了肉毒梭菌中毒的一些特征,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个完整的肉毒梭菌诊治的案例,并为肉毒梭菌的防治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水貂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吸收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以呈现运动中枢神经麻痹和延脑麻痹的症状为特征。1983年7月初,我场养貂户张喜丰饲养的33只水貂发病。笔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和死后病理剖检的观察。确诊为水貂肉毒梭菌中毒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D型肉毒梭菌菌苗及诊断用血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国内首次从动物体内分出的D型肉毒梭菌,研制了D型肉毒梭菌菌苗及诊断血清。结果表明:采用透析培养技术制备的D型肉毒梭菌磷酸铝苗,免疫性良好,对家兔和豚鼠的免疫保护力均为100%;制备的诊断血清每毫升可中和10000 MLD毒素,可用于肉毒梭菌菌型鉴定。  相似文献   

14.
肉毒梭菌中毒是肉毒梭菌外毒素引起的水貂急性中毒病。以肌肉松弛和四肢麻痹为特征。1 病原 肉毒梭菌中毒是由肉毒梭菌外毒素引起的 ,肉毒梭菌是一种厌氧性的大杆菌 ,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A、B、C、D、E和 6种外毒素 ,其毒力一致 ,但抗原性不同。多数研究者证明 ,水貂多由C型毒素引起中毒。2 流行特点 本病没有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水貂肉毒梭菌中毒的传染源主要是被该菌污染的饲料。当肉、鱼饲料被肉毒梭菌污染后 ,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外毒素 ,水貂吃了这种饲料 ,就会发生中毒。含有毒素的饲料外观无异常变化 ,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15.
·试验与研究一生长期水貂饲喂颗粒料与湿拌料的对比试 验…………………………………….….….(I~1 1水貂组织ES同工酶与酶活性测定初报………(:~1)1、淋巴细胞的醌酶标记在水貂临r束上的虚用探讨………………………….i…………(2~4)幼貂前期生长不良后期进行补偿的试验……(2~8)水貂膨化颗粒饲料的研制及其对幼貂生长 发育影响的观察……………………………(3~1)水貂肉毒梭菌(C型)透析培养菌苗………(3~4)应用激素提高水貂产仔数的试验……………(4~1)黑色十字貂(BlackCr00s)的血液组织,丫·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气肿疽梭菌致弱培育的研究基础上,我们用“G. E. 4412”作菌种,试制出六批气肿疽弱毒菌苗,试验结果证明,是一种比较好的菌苗。现将试验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试制菌苗用的菌种,是我厂自己致弱培育成功的“G. E. 4412”。 (二)培养基:系采用一般常用的厌气肉肝汤,其主要成份除肉肝各一份和水四份外,尚加蛋白胨1%、氯化钠0.5%、葡萄  相似文献   

17.
旨在评价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对高原鼠兔的防治效果。在青海省共和县开展不同投饵量(1.0、2.0、3.0 g/洞)的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对高原鼠兔的防治效果研究;观察人工饲养条件下高原鼠兔对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的适口性;探讨常温条件下不同保存期(10、20、30 d)对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投饵量为3.0 g/洞时校正防治效果最佳,为93.22%,其防治效果优于标准药剂;高原鼠兔对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的摄食系数为1.51,优于对小麦基饵的适口性;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的药效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综上提示,C型肉毒梭菌毒素饵料剂对高原鼠兔的防治效果良好,且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在该地区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黑疫、肉毒中毒、破伤风和气肿疽等八种干粉菌苗。前七种菌苗对家兔的免疫剂量分别为:3~5mg,2mg,1~2mg,0.1mg,0.5mg,0.25mg,和0.1mg。对绵羊的免疫剂量分别为:4~8mg,1mg,2mg,2mg,≤10mg,20mg,≤10mg。气肿疽菌苗对海猪的免疫剂量为7.5mg。对于前七种菌苗,每毫升培养基可分别制造2.68~1.31,24.1,5.7,13.1,≥2.84,1.51,和≥1.43头剂(绵羊)。四只免疫绵羊血清等量混合,0.1ml分别中和腐败梭菌毒素1MLD以上;魏氏梭菌B型毒素2MLD以上;C型毒素1MLD以上:D型毒素2MLD以上;诺维氏梭菌毒素200MLD;肉毒梭菌毒素1MLD;破伤风梭菌毒素1,000MLD,各该菌苗即可达到有效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发病情况我省某水貂场共养貂20群,其中6小群(1650只)喂颗粒饲料,14大群(3849只)喂鲜料.鲜料中肉、肝、肺生喂,胃肠煮熟喂.1988年9月30日上午给食后,当天下午4时在喂鲜料的大群中发现5只死亡.18时检查时死亡88只,10月1日上午死亡2874只,2日上午死亡178只,3日上午死亡53只,以后逐日减少,至10月8日基本停止死亡,累计死貂3214只,经济损失严重.发病群中有25只水貂曾于8月上旬注射了水貂肉毒梭菌C型菌苗(青海牧科院制)虽吃了同一饲料,但无一死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用鱼肉胃酶消化汤为主要成份的培养基制成C型肉毒梭菌明矾菌苗。以4毫升的剂量给绵羊皮下注射,一个月以后能抵抗10个最小致死量的毒素攻击。菌苗保存期二年以上,免疫期为一年,在发病地区使用以后,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