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樟子松容器大苗耐严寒、干旱,抗逆性强,造林成活率高,是内蒙古敖汉旗地区抗旱造林的主要树种。结合目前内蒙古敖汉旗地区樟子松的培育现状,提出了樟子松容器大苗培育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蒙古地区以及全国各地樟子松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容器苗在山西中部地区生态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从樟子松育苗的容器准备、圃地准备、基质准备、容器装填与摆放、播种苗培育、移植苗培育、苗木出圃和运输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对半干旱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02年至2008年,和林格尔县在全县7个乡镇的广大黄土丘陵和平原沙地推广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容器苗造林和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几年中累计培育樟子松容器苗4000多万株,樟子松人工造林12.85万亩,其中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2万亩,樟子松大苗造林0.85万亩,占到了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5%。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辽西干旱地区的樟子松造林质量,开展了樟子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樟子松2年生的裸根苗植入容器杯后在苗圃地培育2—3a的容器苗造林,保存率提高30%左右,林相整齐完整,提前进入高生长速生期,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黑松。近年来,随着容器制作技术的提高及其容器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容器苗造林已成为干旱山区、沙化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容器苗栽植后没有缓苗期,生长快,扎根好,抗旱、抗寒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现将自己多年来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西县南门外治沙林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培育樟子松苗木,近几年又组织培育樟子松容器苗,通过实施容器苗造林,提高了成活率,延长了造林时间,降低了营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容器苗人工造林是一种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生产技术,对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利用大棚对樟子松进行容器育苗,出圃后再进行人工造林,旨在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耐贫瘠等优良生物学特性,是我国北方珍贵的、优良的造林树种。文章从樟子松的采种时间、采种母树的选择、球果脱粒,育苗地选择、育苗过程及管理,樟子松容器苗的培育、出圃以及樟子松大苗、容器苗造林等几个方面介绍、总结了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容器育苗技术的普及推广,容器苗的需求量和育苗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造林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因对苗木保护、栽植方法等技术环节把握不当,而导致的造林成效不高甚至完全失败的现象。2005年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积极进行樟子松造林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工作,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5%以上,保存率为90%左右,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一、容器苗造林的关键环节1、炼苗与墩苗苗木是造林的基本材料,容器苗造林同样要求优质壮苗,不同规格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1.
沙地栽植樟子松容器苗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伦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东南部,属栗钙土、风沙土,土壤贫瘠,质地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樟子松容器苗生长。文章从栽植樟子松容器苗时的整地、栽植经验和技术出发,总结出了樟子松容器苗沙地抗旱造林技术成效。  相似文献   

12.
王思慧 《山西林业》2023,(S2):50-51
樟子松是同朔地区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为荒漠化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了樟子松容器苗培育及容器苗造林技术,为樟子松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计单一条件不同的对照试验,对比容器苗试验组和非容器苗试验组的各植物组织水势,分析了营养袋培养方式对3a生樟子松幼苗的植物水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苗的根、茎和叶相对非容器苗的相应部分组织水势都有明显提高,其中,根、茎、叶的组织水势分别提高46.15%、27.27%、50%,说明容器幼苗对培养基的水分保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陕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指导樟子松容器育苗工作 ,提高经济效益 ,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 ,我们在陕北定边县毛乌索沙地通过育苗试验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樟子松容器苗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全森 《防护林科技》2016,(12):109-110
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大苗的成活机理、容器苗造林应用技术要点,对比分析了容器苗造林的优势,指出了培育大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20世纪70年代在榆林引种成功,现已成为榆林市造林的主要常绿树种。樟子松大面积造林用的主要是三年生容器苗,因此苗木的培育直接影响造林的成功。樟子松容器育苗是一项投入大、工序多、技术性很强的育苗技术,要大规模稳定生产樟子松容器苗必须要熟练把握种子的质量、苗圃地选择、营养土配置、苗床整理、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先育苗,再移植到容器定植培育一段时间后再用于造林.介绍了左云县樟子松容器苗培育和造林技术,旨在为山西省北部地区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提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5a生樟子松移植桶苗、容器苗及2a生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根系生长及树高生长的调查、分析得出,用移植桶苗及容器苗造林,比用裸根苗成林速度快2~4a,成活率及保存率也明显提高;经ABT生根粉、HRC保苗剂等处理过的2a生樟子松,成活率与用容器苗及移植桶苗的成活率相近,造林成本比较低。因此,提倡因地制宜,在不同的立地条件及生产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苗木造林。  相似文献   

19.
在北票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油松、樟子松和桧柏3种针叶树雨季容器苗造林试验,分别以春季裸根苗造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北票干旱和瘠薄立地条件下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造林成活率超过95%,春季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65.4%~74.6%。3个针叶树种容器苗雨季造林比对照能够明显提高苗高生长量、主根长、侧根多,与对照相比,油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8.97%,地径提高29.9%,主根长提高40.78%,侧根长提高40.76%;樟子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7.59%,地径提高31.69%,主根长提高16.89%,侧根长提高20.90%;桧柏苗高生长量提高27.49%,地径提高34.56%,主根长提高18.90%,侧根长提高35.71%。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从容器苗营养土的配制、苗木的选择、整地方法、造林时间等方面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