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红松S1-0播种苗进行正交施肥试验,研究基肥、追肥(氮、磷)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探讨苗木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各肥料因子对苗木生长影响排序为追肥尿素﹥基肥﹥追肥过磷酸钙,促进红松S1-0播种苗木生长最佳肥料用量为每平米以腐熟猪粪2 500 g、过磷酸钙22 g、尿素3 g或腐熟猪粪2 500 g、过磷酸钙22 g、尿素3 g、硫酸钾12 g作为基肥,108 g或78 g过磷酸钙和44 g尿素为追肥,分四次追施。  相似文献   

2.
<正>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红松主要采用种子育苗,苗木普遍存在再生长现象。再生长苗木越冬时易受冻害,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为了弄清红松再生长原因,找出抑制再生长的措施,我们于1980—1985年间对红松苗再生长进行了观测研究。一、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地设在带岭林业实验局苗圃。以红松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西部风沙区红松果林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红松异砧嫁接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要点,阐述了黑龙江西部风沙区红松引种历史、生长表现、苗木类型情况。结合该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提出了该区发展红松果林苗木类型,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优势树种,也是营造果材兼用林的主要珍贵树种,发展红松商品林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林业产业调整的方向。建设高标准的红松商品林基地,苗木质量是关键因素,抓好红松苗木生产,加速红松育苗体系建设,对辽宁省生态环境和山区林业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柳河县在开展红松阔叶林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成功经验,详细阐述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通过红松营养钵育苗,既能缩短红松苗木培育周期,又能有效地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业生态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柳河县在开展红松阔叶林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成功经验,详细阐述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通过红松营养钵育苗,既能缩短红松苗木培育周期,又能有效地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业生态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丛健 《绿色科技》2020,(3):163-164
针对辽宁省人工商品用材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红松,结合其生长特性,对红松在辽宁省的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对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造林、抚育、林地管理、采伐等系列营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形成辽宁省红松人工商品用材林建设技术规程,以期为辽宁省建设红松人工商品用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a生红松换床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 a生红松换床苗进行了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的顺序依次为A、C、B。促进苗木生长的较佳施肥组合为A3B2(3)C4,即施肥的较佳配比和用量为尿素30 g.m-2、二铵40或60 g.m-2、硫酸钾60 g.m-2。  相似文献   

9.
红松育苗不同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是东北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多年来,红松育苗一般采用播种留植作业,近年开始试行移植育苗。虽然在圃培育期和育苗成本略有差异,但造林效果明显不同。积极推广红松移植育苗,对建设现代林业,提高苗木质量,促进红松造林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布的苗木标准规定红松苗在苗圃培育4年,生产苗龄型2—2年生苗造林。红松苗正常的年高生长后期,在形成新顶芽的过程中,顶芽又伸长,长出新梢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苗木年高再生长。在全光育苗中常出现这种现象而使苗木遭受损害。为了探索导致红松苗年高再生长的生态因子和抑制红松苗年高再生长的方法,笔者于1985—1986年在铁力林业局建设、二股两苗圃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处理、不同肥料配方的高山松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0年在迪庆州小中甸国有林场中心苗圃进行了不同基质和不同肥料配方对高山松苗木高生长影响的育苗试验,结果为:该地区高山松年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基质处理方式和肥料配方对出苗期并无太大影响,温度是决定出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基质的营养成分和物理结构对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是决定速生期苗高生长的关键因素;就当地泥炭而言,保持其原始结构对苗木前期生长更为有利;T肥和T K肥配方是最适合高山松生长发育的肥料配方;脱盐处理与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废弃菌袋微生物处理后在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废弃菌袋作营养基质,使用有机肥发酵剂,通过堆积有氧发酵,获得微生物菌肥,采用不同的用量应用到蓝莓和西伯利亚红松苗木的生产试验上,取得了初步的试验效果,能够促进苗木生长,生长量增加27%。为今后选择本地低温菌株和研发复合菌肥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容器育苗氮肥、磷肥施用量和基质配比的最佳组合.[方法]以秦岭北坡华山松天然分布区为试验地,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华山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与氮肥、磷肥施用量和基质配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华山松苗高的因素主次为:磷肥>氮肥>基质配比;地径:氮肥>磷肥>基质配比;针叶数: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14.
An N-P-K fertilizer trial with Pinus elliottii was analysed to provide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height and dry mass on soil nutrient levels. Response surfaces and isoquants were plotted. The techniqu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derivation of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aising of seedlings to predetermined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5.
对1年生海岸松轻基质容器苗进行不同的水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A1B1组合(每天浇水1次,施史丹利控释复合肥0.1g·盆-1)处理时,海岸松轻基质容器苗质量最好;水分为海岸松容器苗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6.
苗木施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于苗木施肥的主要理论, 从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等方面对苗木施肥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并指出平衡施肥、计算机推荐施肥、研制苗木专用肥、苗木定向培育施肥研究等是今后苗木施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制定科学的苗木施肥方案、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完善林木抚育管理技术等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氮肥对松树苗木生长的影响,以油松和樟子松为试验材料,对这2种松树的高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及转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油松和樟子松高度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依次为高氮中氮低氮;低氮肥处理的地上生物量最高,中肥和高肥处理的生物量向根系转移量降低,3种施肥处理均以高氮量处理生物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对半干旱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几年山地和平地红松育苗试验,概括地总结了不同育苗地点、不同播种量、不同肥料种类对红松苗木的生长量及产量的影响,从试验结果看出,山地繁育红松苗比平地在生长量和苗木产量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不同的肥料种类对红松苗的生长量有较大的差异,三元复合肥和腐熟鸡粪较单一化肥和不施肥的试验对照育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营养基质对红松容器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草炭土、腐殖土、马粪、有机肥、锯末、河沙等作为营养土的基本原料,进行了红松容器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土+腐殖土、腐殖土+马粪(鲜)、草炭土+马粪(鲜)是适合红松生长的3种最佳基质配方,同时还观察了不同播种时间对红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