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是我市解放以来蚕桑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丝绸市场十分疲软,丝绸行业处境艰难,蚕茧大量积压,茧价大幅度下跌,加上遭受了春、秋两次严重的干旱袭击,蚕桑生产效益明显下降,蚕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蚕桑生产遇到的困难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1995年全市生产蚕种81万张,同比减少19.8%,发种1118902张,同比减少3.1%,产茧21813290公斤,同比减少11%.蚕桑生产虽然面临极大的困难,但经过各级领导、科技人员和广大蚕农的艰苦努力,仍取得了明显成绩.1995年桑树基础建设进展较大:全市共组织  相似文献   

2.
2004年安康市蚕桑生产在全国绝大多数蚕桑产业仍处于萎缩的状态下,实现了安康市蚕桑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市增建高产优质桑园及低产桑园改造共1万hm^2,同比增长为0.47万hm^2;生产合格蚕种51.2万张,同比增长6.2万张;养蚕43.26万张,同比增长2.3万张;蚕茧产量达14892t,同比增长1702;全市蚕农蚕桑综合收入达2.5亿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达1041元;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 武隆县长坝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3年发种888张,产茧525担,蚕农收入30.56万元,1994年发种1465张,产茧924担,蚕农收入53.83万元,1995年发种2344张,产茧1500担,蚕农收入80万元。1995年发种、产茧、蚕农收入分别比93年增长163.9%,185.7%和162.3%,保持了全区蚕桑生产增长第一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丝绸行业困难,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1996年春发种比95年同期增长25%,蚕茧产量增长24.8%,蚕农增收23%,养蚕单产超30公斤,全镇蚕桑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4.
2007年浙江省蚕桑生产略有下降,蚕农收入减幅较大。预计全省桑园面积7.8万hm^2(117万亩),其中蚕桑规模小区达3.4万hm^2,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44%,同比分别提高0.73万hm^2和9个百分点;全年蚕种饲养量221万张,同比基本持平;蚕茧产量9万t,减3%;  相似文献   

5.
《蚕桑通报》2005,36(1):66-66
2004年浙江蚕农增产增收显著 2004年浙江省蚕桑生产呈现较快的恢复性增长,据初步统计,全省饲养蚕种188.59万张,产茧80553t,同比分别增长8%和14%;全年收购均价870.5元/50k,较上年提高15.3%,蚕农茧款收入14亿元.户均2076元,同比增长31.4%。  相似文献   

6.
<正>在蚕桑生产处于低潮时期,蚕农思想情绪低落时,海安县各级政府由于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并向群众反复做好“行情”解释工作,全县蚕桑生产比较稳定.1996年春蚕、中秋蚕发种量分别为16.57万张、15.89万张,分别占全省总饲养量的1/9、1/6,比过去几年发种量占全省比例提高45%左右.在全省桑园面积急剧减少,发种量不及往年一半的情况下,海安县发种量及产茧量在全省减幅最小.全县蚕桑生产之所以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格局,与近几年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蚕桑通报》2009,40(1):65-65
2008年江苏省蚕茧市场低迷、茧价下跌、效益下降、生产规模萎缩,全省去年养蚕264万张,同比减少18%,全年产茧9.7万t,同比减产7%,蚕茧平均收购价940元/50kg,同比下降6%,蚕农茧款收入18亿元,减少13%,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学珍 《蚕学通讯》2003,23(4):58-60
1 我县蚕业现状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为我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初步统计 ,自 1 983年组建县丝绸公司至今 ,全县累计养蚕 83.74万张 ,收茧1 6 2 7.89万kg ,蚕农收入茧款 1 3587.89万元。 1 995年是 2 0世纪蚕桑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 ,养蚕 7.6 6万张 ,产茧 1 4 5万kg ,农民茧款收入 1 336万元。但近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2 0 0 2年发种 2 .3万张 ,产茧 6 0万kg ,蚕农茧款收入 6 0 0万元 ,分别是最高年景的 30 %、4 1 .3%、4 5% ,蚕业的发展步入困境。1 .1 产业模式落后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 ,说明…  相似文献   

9.
《蚕桑通报》2009,40(1):65-65
据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2008年全区桑园面积13.44万hm^2,与上年基本持平;饲养蚕种471.02万张,同比减少15.98%;蚕茧产量17.09万t,同比减16.70%;蚕茧收购均价809元/50kg.同比下降4.03%;蚕农售茧收入27.65亿元,同比减少20.06%。全区29家蚕种场全年共生产一代杂交种381.3万张,同比减少186.7万张,减32.87%。  相似文献   

10.
<正> 自1988年以来,我县蚕茧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至今仍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1996年,全县桑树已发展到了1亿株,发种10万张,产茧2500吨(5万担),蚕农茧款收入2500万元(加蚕桑其它收入共3200万元),与大发展前的1980年全县有桑树1780万株,发种50000张,产茧1250吨,蚕农茧款收入1200万元;桑树增长8.9倍,发种增长1  相似文献   

11.
丰都县社坛镇长兴村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已成支柱产业.1997年发蚕种1990张,蚕农收入66.7万元,人平收入426.5元,占全村全年收入的39%,10%的农户占家庭全年收入的50%.1998年发种2100张,单产38公斤,高出全县单产17公斤;蚕农收入达70余万元,比1997年人平增收21元.栽桑养蚕已成为该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经济项目.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忠县重拳出击,狠抓蚕桑,走出了一条桑蚕兴县的农业特色之路.全县发放蚕种93332张,产茧1336.5吨,实现产值1514.36万元.虽然蚕种较1997年减发7465张,但是,蚕茧产量比1997年增收45.43万公斤,增长51.5%;蚕农增收472.89万元,产值增长45.4%.丝绸公司上交税金134.8万元,较1997年54.6万元增缴80.2万元,实现了财税收入大幅度上升.1998年蚕茧生产出现了恢复性的发展,单产提高,效益增加,蚕农的收入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  相似文献   

13.
江津市石门镇不断充实完善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坚持蚕农就是上帝,切实为蚕农解决后顾之忧.近三年来.蚕桑生产呈现出“打滚翻”的好势头.今年春夏两季发种近5000张,收入150万元,是1992年同期的两翻.该镇地处丘陵,气候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立足服务,把引导蚕农发展“三高”蚕业作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实壮大了蚕桑科技队伍,健全了镇、村、社蚕桑技术服务网络,一支由25  相似文献   

14.
程锦发 《中国蚕业》2006,27(4):35-36
桐乡市蚕桑产业具有历史悠久、面广量大及比较效益较高之特点,是浙江省的重点蚕桑产区,全市共有蚕农12万户,专用桑园面积10667hm2,年产鲜茧1.25万t,占全省蚕茧年产量的16%。蚕桑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农民蚕桑收入占总收入的15.56%。蚕桑收入占农业收入的49.8%。桐乡市生产的蚕种除了供本地区蚕农使用外,还销往云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省(市)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年销售蚕种量30多万张。所以,提高蚕种质量,生产优质蚕茧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们主要在提高蚕种无毒批…  相似文献   

15.
李政 《四川蚕业》2006,34(1):56-57
2005年,武胜县蚕桑局根据县委、县府的工作安排,紧紧围绕蚕农增产增收的总目标,在蚕桑生产中,大力推广科学新技术,使蚕桑生产获得了增收。全年全县发种40906张,比2004年增发蚕种2441张,同比增长6·3%;全年产茧1301449kg,比2004年增产茧16281kg,同比增长12·5%;张种单产31·8kg,  相似文献   

16.
《蚕桑茶叶通讯》2003,(1):38-40
浙江 2 0 0 2年浙江蚕桑生产 ,受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茧丝价格大幅度下降、异常气候和局部蚕病暴发的影响 ,春蚕增种减产 ,夏秋蚕减种减产 ,全年效益明显下降。预计全年饲养蚕种 2 39.2万张 ,产茧 9.34万t ,同比分别减 7.7%和 10 .6 %。全省预计收购蚕茧 6 .6万t ,同比减少 1.0 9万t减 14 % ,平均收购价为 11.5 3元 /kg ,比上年的 17.6 5元降低 6 .12元 ,降幅达 34.7% ,投放茧款 7.6亿元 ,减少 6亿元减少4 4% ,由于减产和价格降低 ,蚕农的实际减收将更大。由于浙江经济发达 ,作物竞争和劳动力竞争激烈 ,蚕桑生产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目前…  相似文献   

17.
1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 蚕桑是桐乡农民的主要产业,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万多农户栽桑养蚕,2001年饲养蚕种54.9万张,生产蚕茧2.416万t,蚕茧总收入4.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蚕种生产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品质的好坏一直是桐乡蚕农关心的敏感热点,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丝绸企业的经济效益.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疫病,也是蚕业生产的重要检疫对象,蚕种场遭受微粒子病的危害,不仅蚕种场经济损失巨大,外地劣质蚕种也乘机流入,蚕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1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安吉县蚕桑生产出现严重滑坡,主要是递铺、梅溪、天子湖等传统蚕桑主产区相继实施农村整村整治,农民动迁,使蚕室荡然无存,从而导致农村蚕种饲养量急剧较少。2015年我县共饲养蚕种12155张,同比减少10245张,减45.7%;生产蚕茧596 t,同比减少395 t,减少39.8%;蚕茧产值1979.5万元,同比减少1687.3万元,减少46%。在蚕种生产方面,春期饲养原种蚁量1230 g,生产蚕种1.69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技术业务人员的努力,广大蚕农的辛勤劳动,我县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年产茧量已近6万担,属全市第三位,全省第15位,蚕农收入茧款2700多万元,工业产值达3260万元,成为农村中农民日常生活开支和维持农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成为我县财政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养蚕效益的差距,发展蚕桑费力的现状,困扰着蚕农和蚕桑技术人员,同样也使各级领导大伤脑筋,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质量竞争、效益竞  相似文献   

20.
<正> 宁南县大力发展蚕桑茧丝生产。1996年,全县育桑苗1750亩,栽桑3658株,人均养蚕0.5张,蚕茧总产量达55000担,蚕农总收入达2786万元,人均达174元。全县人均产茧量和茧丝收入,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蚕桑业成了宁南县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为了稳定和发展蚕桑茧丝生产,宁南县委、县政府加大科学养蚕的力度。全县建立了1200余人的科技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