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元     
《甘肃畜牧兽医》2014,(2):76-79
土元,俗称土鳖虫,地鳖,别名为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等。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可入药。  相似文献   

2.
<正>药用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1],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血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缺血等疾病的治疗。目前,缺乏对不同种质的土鳖虫进行系统评价的方法,因此在分子水平上开展对土鳖虫的种质资源研究对于土鳖虫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中药土鳖虫性寒味咸,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之功效,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1]。土鳖虫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2]、生物碱、挥发油和多种脂类成分[3]。临床上,土鳖虫在高脂血症、血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等方面被广泛应用[4]。随着其在医药方面的广泛应  相似文献   

4.
<正>土元,学名地鳖虫,俗称土鳖虫。属于鳖蠊科、地鳖亚科昆虫。该虫具有生存适应能力强、食料来源广、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易于管理等特点,是一种新型高效、药食兼备的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金边地鳖虫,又名池边水栉、山甲虫等。金边地蟞虫的形态特征是身体前部边缘上有橙黄色金边,呈半圆形。其地理分布主要是在南方沿海一带,以北回归线为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到"金边土鳖产于岭南",与中华地鳖虫不同,金边地鳖虫雌、雄均可入药。金边地鳖虫可大量出口,畅销于东南亚各国,在香港地区销售很快,华侨都喜用金边地鳖虫。1人工捕捉当气温较高时,金边地鳖虫活动能力强。广  相似文献   

6.
(一)饲养场地及陶缸的准备 农村的旧农舍经打扫消毒,只要能遮日避风雨的平坦场所都宜放置陶缸进行人工饲养金边地鳖虫。陶缸一般选择外口径49厘米、高58厘米的缸为宜。场地、陶缸选择好后,光将场地理平,放一水盆,水盆上放陶缸,再在陶缸内放置3~4层砖头(要留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日益严重,每年因此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有一些抗焦虫药物如贝尼尔、黄色素等有一定疗效,但大多都因毒性作用或治疗周期长,患病家畜康复较慢等原因而受到局限.笔者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抗血孢子虫病新药焦虫净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58例,治愈率达96.55%,结果证明,焦虫净是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高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8.
牛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传染病,对奶牛、水牛以及黄牛等多种牛品种有影响.焦虫以蜱虫为传播媒介,牛感染后会出现全身性症状,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降低、体重减退、体温骤升、反刍停止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牛死亡.牛焦虫病对养殖场的正常生产有严重影响.本文将对牛焦虫病进行详细论述,区域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畜牧兽医学报》2002,33(1):73-77
对分离自我国甘肃中部地区土种黄牛体的泰勒虫未定种作了鉴定.与环形泰勒虫(T.annulata)、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小泰勒虫(T.parva)、突变泰勒虫(T.mutans)、斑羚泰勒虫(T.tautotragi)、附膜泰勒虫(T.velifera)、水牛泰勒虫(T.buffeli)作了形态学上的比较研究,观察到该未定种除了泰勒虫所共有形态外,还有其它泰勒虫所没有的且难以描述的特异形态,尤其在染虫率高峰期,特异形态占虫体总数的20%左右.该种还具有出芽增殖的特性,可在除脾牛体内大量繁殖,染虫率可达52.69%的高峰,试验感染牛出现高烧、极度贫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导致个别牛只死亡,剖检观察到某些脏器有严重病变,表明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媒介蜱尚不清楚,但已证实,在我国传播家畜泰勒虫和巴贝斯虫的7种媒介蜱对该种无传播能力.传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种不同于已知牛泰勒虫有效种,系一新种.由于这一新种首次在中国分离到,因而被命名为中华泰勒虫(Theileria sinensis sp.nov.)(梨形虫亚目泰勒虫科).  相似文献   

10.
虫克星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虫药,该药对畜禽体内外寄生虫均有极强的驱杀作用.虫克星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使用量小,不产生交叉抗药性等特点.为进一步观察虫克星对鸡羽虱病的疗效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1.
肉牛巴贝斯虫病也叫做焦虫病、蜱热,是由于红细胞内寄生有几种巴贝斯虫而发生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常见病原为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等,需要通过硬蜱传播,病牛主要特征是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以及血红蛋白尿。由于该病的发生、流行与蜱的滋生和消失紧密相关,因此呈现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现对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地鳖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氧化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25 mg/L氢化可的松)和3个地鳖肽组[0.4、0.8和1.6 g/kg BW,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从第4天开始,3个地鳖肽组在饮水中加地鳖肽至第21天;从第8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饮水中加氢化可的松,连续5 d。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鳖肽组(P0.05)。2)1~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15~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3)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胸肌p H45 m in和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0.8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p H45 m in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21日龄时,与模型组相比,0.4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a*值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4)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模型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5)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肝脏和胸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g/kg BW地鳖肽组(P0.05),肝脏和胸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14和21日龄时,模型组的肝脏和胸肌丙二醛(M 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地鳖肽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应激反应,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犬吉氏巴贝斯虫病在我区时有发生,甚至有一定的流行性.对于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犬焦虫病)很少有病例报告.笔者自2001年以来在临床上先后筛选了咪唑苯脲、硫酸喹啉脲、三氮脒、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及中药等药物进行实验性治疗.通过治疗效果比较,应用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配合中药自拟"常槟汤"治疗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收到满意的效果.临床应用具有剂量小、毒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病后恢复快等优点.应用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配合中药治疗犬吉氏巴贝斯虫病21例,均获治愈.  相似文献   

14.
对分离自我甘肃中部地区土种黄牛体的泰勒虫未定种作了鉴定。与环形泰勒虫(T.annulata)、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小泰勒虫(T.parva)、突变泰勒虫(T.mutans)、斑羚泰勒虫(T.tautotragi)、附膜泰勒虫(T.velifera)、水牛泰勒虫(T.buffeli)作了形态学上的比较研究,观察到该未定种除了泰勒虫所共有形态外,还有其它泰勒虫所没有的且难以描述的特异形态,尤其对染虫率高峰期,特异形态占虫体总数的20%左右。该种还具有出芽增殖的特性,可在除脾牛体内大量繁殖,染虫率可达52.69%的高峰,试验感染牛出现高烧、极度贫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导致个别牛只死亡,剖检观察到某些脏器有严重病变,表明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媒介蜱尚不清楚,但已证实,在我国传播家畜泰勒虫和巴贝斯虫的7种媒介蜱对该种无传播能力。传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种不同于已知牛泰勒虫有效种,系一新种。由于这一新种首次在中国分离到,因而被命名为中华泰勒虫(Theileria sinensis sp.nov.)(梨形虫亚目:泰勒虫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对羊焦虫病的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使广大养殖用户对羊焦虫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因为该病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在新疆疫区牛感染的状况,从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和静县部分散养户采集了273份牛(牦牛)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和静县部分散养户被检牦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8.68%(17/91);被检牦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89%(9/91)。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被检奶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5.38%(28/182);被检奶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34%(17/182)。通过调查发现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均有混合感染的现象,其中和静牦牛混合感染率为6.59%(6/91);吐鲁番奶牛混合感染率为8.24%(15/182);不同品种牛均可感染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其感染程度及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结果可为有效防治新疆疫区牛梨形虫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血虫净又名贝尼尔,主要成分为三氮脒,是治疗动物血液原虫病的首选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马、牛、羊和犬的巴贝斯焦虫和锥虫。除治疗作用外,血虫净对动物梨形虫病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使用剂量过大,常发生血虫净中毒。病畜主要表现为肌颤、起卧不安、心搏加快和流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正犬巴贝斯虫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顶复器门、孢子纲、梨形虫亚纲、梨形虫目、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巴贝斯虫。可以感染犬、狼、豺、狐等,寄生于动物的红细胞内。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各省皆有发病报道。通常以蜱虫为传播媒介,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春、秋季节,空气潮湿、温热多雨易促进蜱虫的生长发育,多发本病。犬巴贝斯虫病临床典型症状为溶血性贫血与溶血性黄疸,临床可因黄疸引起肝昏迷和神经症状,可因严重  相似文献   

19.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我市自2001~2007年春季奶牛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对奶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对病牛及时治疗,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发病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西山虫茶传统制作技艺被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代表项目收录,社会各界对其关注也开始有所上升。对贵州息烽县西山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文化、历史、社会、经济和科学等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山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