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水田面积达2500万亩,水稻总产量100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并且水田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我省水田机械化整地程度较高,达90%。目前,水田整地是以三铧犁为主,水耙田以手扶拖拉机配水田轮耙地为主,其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油耗,提高经济效益,我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主要以水稻育苗机械插秧为主要模式。在水稻机械插秧环节中,整地质量是影响水稻机械插秧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水稻机械化整地技术及机具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中较关健的环节。应根据水稻产区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农业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使用水稻机械化整地技术及机具,满足后续机械化插秧环节对整地的要求及水稻秧生长农艺要求。论述了黑龙江省水稻机械化整地的主要技术及特点。阐述了水田整地机具的机型、分类、主要技术特点及在黑龙江省广泛应用并具有代表性的几类机型的技术参数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省水稻种植面积达433.3万hm2(6500万亩) ,水稻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量的93 %。因此 ,我省农业机械化主要应该围绕水田作业机械化发展 ;实现了水田机械化 ,也就实现了我省农业现代化。本文对我省水田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1与水田机械化发展和机具作业有关的因素水田机械化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综合反映 ,必须按照我省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有选择分阶段的发展。机具也一样 ,有它自身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如超出它自身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就不能正常作业 ,或者经济性能变坏。…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整种植机具的生产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拖拉机主要配套农具,在我国种植业机械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大中型耕整种植机具保有量约110万台,小型耕整种植机具约940万台。全国机耕面积占全国可机耕面积的60%,机械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20%。回.产品现状门)大中型与小型机具并存,小型机具占重要地位目前,南方水田地区机械耕整地主要靠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单散双晔犁和旋耕机,以及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水田耕整机。北方旱田地区,黑龙江、新疆垦区土地连片、道路畅通,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犁、圆盘耙、谷物播种机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辽宁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00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为490千公顷,产量达到396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1/6和1/4,水稻生产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在促进水稻生产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并向全程机械化方向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耕整地、栽植、收获和烘干,水稻栽植、收获和烘干机械化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辽宁省水稻生产过程中,栽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7%和17%,烘干机械化刚刚起步。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全省水…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万亩,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作为水稻生产大省,我省已基本实现水田耕地机械化及水稻种植机械化,但水稻收获机械化仍是我省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省地多人少、气候冷凉,收获时间短,所以研究我省水稻收获方式、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首要基础环节。介绍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现状,概述水田耕整地机械化作业的效果、要求、流程及配套机具,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及配套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耕整机产品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5%左右,水稻产量占全国粮食作物总产量的50%。水稻种植的主要区域在南方地区,由于南方水稻种植地区的地域特征为山丘区多、田块小,而湖泊地区水田泥脚深,传统耕作机械如拖拉机、旋耕机由于操作上的复杂和对作业条件要求的局限,对水田硬底层有一定破坏,加之价格相对昂贵等原因,让一些农户们望而却步,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推进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出发,分析了全省水稻生产状况,探讨了水田机械化生产模式及其配套机具,同时指出推进水田机械化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水稻种植水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配套机具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分析,随后从水稻插秧机械工作原理以及机械结构组成角度入手,对水稻配套机具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3133万hm2(4.7亿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谷物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4%和45%,是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可见,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在我国农机化工作中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而现实却是:由于水稻比小麦对收割机的要求更为苛刻,水稻的综合生产机械化水平在三大粮食作物中是最低的。2001年,全国小麦机收面积达1533万hm2(23亿亩),占收获面积的74%;而水稻机收水平仅为15.4%,南方双季稻地区的水稻机收水平更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潜山县是农业大县。水稻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11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40 171hm2,总产量24.8万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5 075hm2,总产量19.17万t,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量的87.3%和77.3%。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2004年以来,经过引进、试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陈建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0%和40%。水稻的主产区在我国南方,最近几年北方水稻面积也正在不断扩大和发展。1.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耕整地机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整地机具是最重要的田间作业机具。 建国初期,省内国营机械化农场都引进了国外机引犁,配套拖拉机耕作。60年代至7 0年代,随着机械耕作事业的发展,配套拖拉机的机引铧式犁和旋耕机、耕耙犁,在省内相继问世并投入生产使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现有水稻面积800万亩,遍及全省各地,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亩产平均在380公斤以上。水田机械化作业已初具规模,全省水田机械耕整地面积占水田面积的70%,盘育苗面积占50%,机插秧面积占30%,药剂除草已取代了中耕和人工除草,植保机械已被广泛采用,水稻脱粒全部实现机械化。吉林省的水田面积由解放初的182万亩,亩产140公斤发展到目前这个水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大面积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低成本"的途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支柱产业中的作用,我们对马铃薯生产不同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配套机具的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进行试验研究,以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效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结合甘肃省定西市近几年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实际,适合旱作农业比较成熟的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主要应用于播前整地、化肥深施、种植、中耕(包括松土、锄草、追肥、培土)、喷药、收获等环节上,其各环节比较成熟的配套机具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国内水田耕整地机械化发展瞻顾夏晓东,胡良龙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水稻是一种高产粮食作物,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35亿hm2栽培方式有移栽和直播两种。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稻国之一,有长达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0.34亿hm2占世...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实行的传统水田整地方法是:秋季浅翻或旋耕,来春泡田后反复耙耪,机具作业至少需要三遍以上,才能达到插秧要求;这种方法将被近期开始推广的水田整地新技术所淘汰。 水田整地新技术是免去秋季的翻族整地,而是在来春于水稻插秧整地前2~3天灌水泡田,在土壤耕层泡透的情况下,用机具一次完成水田的旋耕、碎土、灭茬、耙平及打浆等作业,达到插秧要求。据专家分析,水田整地新技术有四大优点:一是可减少机具作业次数,提高工效,节约水田整地资金投入40%左右;二是可降低水的渗漏,节水量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发展水稻移栽机械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水稻移栽机械化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 % ,总产量为世界的34 % ,居世界第一。水稻移栽一直是我国水稻的主要种植模式。解放后 ,我国首先研制出洗根苗水稻插秧机 ,后来由于其他技术不配套、综合效率低等原因未能推广。196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东风—2S型自走式水稻机动插秧机鉴定投产 ,在此以后 ,随着国家对农机的投入加大 ,水稻移栽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盘苗机插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 ,解决了育秧与机插秧的配套问题 ,在此基础上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经实现粮食总产量连续六年增长,其中近三年保持一万亿斤以上水平,在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传统粮食作物中,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2500万公顷,产量达14500万吨,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然而2009年全国玉米机收水平却不足5%,要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机械化收获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