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旌德县部分乡镇近年发生该虫危害,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分别在当年5月份和7月份对微红梢斑螟危害过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林实施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幼虫.结果表明: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与剪梢时间和树种有关.人工剪梢防治对马尾松、湿地松地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5月份剪梢的马尾松地径增长最明显,达14.87%...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危害湿地松的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测定马尾松毛虫取食湿地松针叶量、湿地松针叶蓄积量、人工模拟失叶对湿地松树高生长的影响以及林间调查松毛虫危害对树高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尾松毛虫危害湿地松的防治指标,2年生松树失叶20%、4~6年生松树失叶30%、8~10年生松树失叶50%时严重影响当年秋梢高生长,需要防治.  相似文献   

4.
1973年发现南京中山陵松干蚧危害马尾松林以后,引起了各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我所在有关地区、县领导支持下,对松干蚧危害开展了全省性的普查和防治工作。两年来,初步查明松干蚧在我省的发生范围,并普遍防治了一遍。目前,松林因松干蚧危害造成死亡现象已经煞住,松树生长普遍有所好转,部分地区松林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5.
一、分布及危害马尾松尺 (Abraxax sp)是马尾松林的一个主要害虫。以幼虫期进行危害,症状似松毛虫危害状,严重时可将大面积的针叶吃光。其危害盛期,正是马尾松抽生长时期,所以对林木生长影响极大,连年受害可造成林木死亡。  相似文献   

6.
岩野  周蓉 《云南林业》2002,23(2):17-17
松赤枯病是松树幼林的一种主要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的枯斑盘多毛孢所引起,危害云南松、马尾松、思茅松等。此病不但影响林木生长,病害严重时,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甚至导致林木死亡。该病的防治方法如下:1提高造林质量和管理水平在造林树种的选择、配置上,应按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生的阔叶树种与松树混交;在中幼林的管理上,应强化林间卫生管理和水肥管理、及时修枝、抚育间伐,必要时灌水、施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松树的抗病性。2清除侵染源一方面于冬春季节,在该病发生区,发动群众有计划、有组织地清除落叶和枯…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2009,(14):50-50
萧氏松茎象属鞘翅目、象虫科,是一种危害松树的新害虫,具钻蛀性,以幼虫蛀食松树根颈部位韧皮部、损伤和割断林木有机物输送途径为主,轻则影响林木生长,重则整株枯死。在贵州省仁怀市区域内发生的萧氏松茎象蛀干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危害部位多在距地面10厘米的树干基部的韧皮部。虫口密度一般每株1~6条,高的可达每株10条,严重的危害松林中有虫株率达40%以上,松树死亡率1%-10%。萧氏松茎象的发生对该市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松树的主要害虫,取食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松树的针叶,严重发生时将松树针叶吃完,导致松树死亡。在皖东地区发生较为普遍,皖东森林主要为松树,而且多为纯林,有利于该害虫的发生。严重发生年份平均每株达千条,单株多达三千条以上。自1981年国家林业部在皖东地区开展了“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试点”,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是华南的林业当家树种。目前危害松树的病虫害不断增多,但马尾松毛虫仍是松树的最主要食叶害虫,是防治的关键对象。近几年来,笔者在桂东南地区按照季节和林间害虫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特性,合理使用不同微生物制剂,做好了马尾松毛虫控制工作,停止了在林区使用化学农药,保障了松林的正常生长、松脂的产量和采脂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1:1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促进马尾松和红锥的生长,特别对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影响尤为明显,促进了马尾松胸径的生长。混交林分种问关系协调,马尾松生长尚未受到处于林冠上层...  相似文献   

11.
松干蚧属同翘目、珠蚧科,为刺吸危害松树枝干的害虫.由于此虫在苏州地区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已列为地区主要林木害虫之一.1981年在森林病虫普查工作中,着重对此虫的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取得了丰富资料,可为今后防治提供参考.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松干蚧的危害性松干蚧危害赤松、马尾松和黑松.在苏州地区以危害10—20年生的马尾松为主.轻者造成松树枯枝,严重的整株死亡.据观察,松干蚧寄生部位在主干裂缝、枝条向下一面皮层居多,其口器刺入皮层组织,吸取树液,致使枝条向下一面输导  相似文献   

12.
在我省马尾松林区,特别是解放后营造的幼林,常受多种钻蛀性害虫危害。每年春季正当松树嫩芽迅速向上生长形成新梢的时节;大量的松梢害虫开始蛀入嫩梢,受害的枝梢髓心被蛀空,梢头向下弯曲,呈现枯萎状。如主梢被害则会阻碍松树的高生长,形成矮小弯曲多枝的干型,严重的影响林木快速丰产,并大大降低了木材的质量。近年来根据各地的反映,对该虫的防治极为迫切,但无良好对策。为此我们于今年春季先后在本省的杭州、临安、昌化等地进行了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埃尺蛾是近年在苍梧县发现的危害马尾松针叶的重要害虫,它与沙弥绶尺蛾混合发生,1年发生4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成虫在翌年3月中旬羽化出土,主要危害方式是幼虫咬食松针叶,严重影响松树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根系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县位于皖南山区,为马尾松生长适宜地区,但是地形、土壤等立地条件的不同以及经营活动等因素的差异,影响到林木的生长。我们近年来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土壤性状对马尾松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与林木主干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萧氏松茎象越冬幼虫过冷却点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是一种重要的森林有害生物,在江西省主要危害国外松,在福建省宁化县则主要危害马尾松,以幼虫蛀食树干基部和根部韧皮部,造成大量流脂,影响松树的生长。该虫以幼虫和成虫越冬。明确其耐寒性对于成功预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而测定昆虫的过冷却点是研究低温极限的致死作用以及确定昆虫耐寒力强弱的主要手段和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引种和选育抗虫的松树良种,是防治松毛虫的措施之一,为了解火炬松、湿地松两种国外松的抗虫性能,我们于1975年第一、二代松毛虫发生时,在马鞍山市林场进行了试验观察。一内容及方法试验内容: 选用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三种松树的针叶,分别单独饲养马尾松毛虫,以马尾松为对照组,观察在无其它食料的情况下,松毛虫对各种松树的适应性,从而比较此两种松树的抗虫性能。分别选用马尾松针叶与火炬松针叶,  相似文献   

17.
松扁叶蜂在中条山林区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对林木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这几年的观察、防治,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时间、危害状况、生活史以及生态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松毒蛾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培智 《贵州林业科技》1992,20(1):64-65,67
松毒蛾(Dasychita axuthc Collenette)又名松茸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贵州省中部、南部地区近年来暴发成灾、危害较力严重的松树食叶害虫。大发生时松针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制约林木的生长,受害严重的则直接导致林木成片枯死。1989年贵阳市近郊的贵州省林科所实验林场八里屯工区因遭受松毒蛾危害,继而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9.
丘陵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室内、外饲养马尾松毛虫、松树针叶蓄积量调查以及人工模拟危害和自然状况下马尾松毛虫危害等试验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微机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损失达50%时,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影响显著。由此,求算出丘陵区马尾松毛虫对5、10、15、20年生马尾松危害的防治指标是,越冬代分别为7、15、32、52(条/株),第一代分别为7、16、34、56(条/林),第二代分别为9、17、40、61(条/株)。  相似文献   

20.
由于马尾松常规苗主根发达,侧根较少,造林成活率较低。1990年起选用了马尾松截根苗造林,以期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通过对马尾松截根苗造林13年生林分生长现状调查分析,试图进一步揭示截根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大力推广应用截根苗造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